更新时间:2024-07-08 11:18:32
赤芍,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干燥根。与白芍基源相同,但不同的是入药用的赤芍多是野生芍药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而白芍用的芍药多是栽培,加工时需要水煮并去皮。加工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白芍更白,赤芍留红。历史上赤白芍区分始于南北朝,兴于宋,定于明。由于本草记载混乱,芍药分赤白的方法各异,现在多沿用《图经本草》区分及炮制方法。
赤芍,顾名思义,红色的芍药。赤芍也是毛茛科(一说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的干燥根。您在阅读时,一定要参照白芍来看,因为它俩是同一植物,拉丁名字都一样。
芍药是耐寒的,草本的芍药冬天地上部分都会枯萎,但即便是寒冷的东北,室外的芍药仍可以顺利越冬,第二年春天发芽重生。
在广阔的野外及草原上,就生长着成片的芍药。远远望去,蔚为壮观!可惜,这些芍药可能正在面临着灾难!(图为内蒙古锡林格勒草药的野生芍药)
芍药的花由于多朵聚集,显得冗繁、妖娆,不似牡丹单朵,错落有致,也正因为此,唐刘禹锡叹到:“庭前芍药妖无格”。(上图左芍药,右牡丹)
图中这朵芍药花,是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繁荣@槑拍摄的,感谢分享。南药校园还有药用植物园,太让人羡慕了。
《药典》中规定,赤芍除了来源于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也作为赤芍入药。川赤芍和芍药近似,明显的区别在叶子上,川赤芍的小叶像羽毛,成羽状分裂。
入药用的赤芍多是野生芍药的根,经直接晒干而得,不像白芍那样还得经过煮一下。而且,入药用的赤芍,都不除去根皮。
芍药的本草考证
本草芍药分赤白之始
前文白芍已经说了,《神农本草经》只记载了芍药一种,未分赤芍、白芍。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首次提到芍药有赤白的区别,虽没有明确说到白芍药、赤芍药,但发现芍药有赤、白的区别。
本草经集注·芍药
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
白山、蒋山、茅山都是历史地名,今江苏境内,这些地方产的芍药质量最好,颜色白而且个头大;而其它地方产的芍药质量就差,颜色偏红,红的芍药“小利”,民间用它来止痛,不弱于当归……。其中,“赤者小利”含蓄的为赤芍的功效埋下伏笔,陶弘景认为白补赤泻,这点在该书茯苓条下有所体现:“白色者补,赤色者利”,这也便是白茯苓、赤茯苓功效的肇端。
方书芍药分赤白之始
陶弘景对芍药的论述直接影响了后世医家。到了唐朝,药王孙思邈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开篇第一卷论述汤药剂型(论合和)时便写到:“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须赤者。”由此可见,本草的传承,孙先生已经接受了陶先生的观点。
不过《千金方》的原文并不是如上说述,经方论坛的汤一笑经考证发现,《医心方》卷一论述合药料理时写作:“凡茯苓勺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医心方》是日本丹波康赖(912-995年)所著,汇集了大量中国医籍,其中这段文字就是直接引自《千金方》。
《医心方》之后的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朝廷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命掌禹锡等人对宋以前医书校正重新刊行,所校医书包括《伤寒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由掌禹锡参与编撰的宋朝《嘉佑本草》开篇论合和时亦提到“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
由此推断,“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是宋人后加的。《医心方》未受宋校正医书局的影响,保留了《千金方》原文。“凡茯苓勺药,须白者”隐含的含义是:茯苓、芍药还是白色最好;赤色的“小利”。值得肯定的是,《千金方》已经有了白芍药、赤芍药的名字了,该书中虽然大多数仍沿用芍药二字,但在小续命汤中则标明用白芍药,在朴硝荡胞汤中标明用赤芍药。
芍药正式分为赤芍药、白芍药
唐朝《千金方》可以看到白芍药、赤芍药的影子,说明当时医学界已经对芍药进行了区分,但未达到普及。到了宋朝芍药分赤、白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年)所载方剂中,涉及芍药就会直接写为:白芍药或赤芍药,有的写作芍药(白者),未标明赤白的大多默认为白芍药。
不过,同时期的本草著作《证类本草》(1082)中所收录的只有芍药一种,尽管芍药条中提到了有白芍药、赤芍药,但却未将二者分而述之。由此也证实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民间应用在先,方书记载在后。本草往往滞后于方书。
明朝兰茂的《滇南本草》(1436)不再使用芍药一词,最早分述赤芍、白芍,而且还将白芍药、赤芍药分别简化为白芍、赤芍。明朝的另一本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1505年)中,也明确将芍药分白芍药、赤芍药两种,可惜该书未得刊行,对后世影响不大。到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却仍在沿用宋朝的芍药名称,未对白芍药、赤芍药单列。这也间接说明李时珍可能不太懂临床,只能算是一个文献家吧。到了清朝的本草著作中,基本上都将白芍、赤芍分别立项论述,或者在芍药条下,分别论述白芍、赤芍。
历史上芍药如何分****赤白
按照根的颜色分赤白
陶弘景最早就是按照根的颜色,提出了颜色偏白的芍药质量好,而质量不好的颜色偏红。这是芍药分赤白的初始。值得提出的是,自《神农本草经》至《名医别录》,关于芍药的产地,称“生川谷(或中岳)及丘陵”,可以推断当时的芍药为野生。五代十国时期的《日华子本草》(约970)记载“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此便芍药花根。海、盐、杭、越俱好。”记载的功效虽遭人质疑,但肯定的是芍药以根分赤白,海、盐、杭、越是今天的陕西、江苏、浙江等地。
图经本草·芍药
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白二色。
宋朝的《图经本草》(1061)也是根据芍药根分赤白,值得一提的是,原本野生的芍药,在宋朝变得非常广泛,安徽一代的芍药比较好。“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这时候的入药的芍药已经大多来源于人工栽培。
本草别说·芍药
谨按《本经》芍药生丘陵川谷,今世所用者,多是人家种植。欲其花叶肥大,必加粪壤,每岁八、九月取其根分削,因利以为药,遂曝干货卖,今淮南真阳尤多。药家见其肥大,而不知香味绝不佳,故入药不可责其效。
宋朝的《备用本草》(1249)引《本草别说》(1092),留下了上边这段话。很多芍药(白芍)都是人工种植,为了品相好,多加肥料,追逐利益,但药效难能保证。话说当时芍药药效再差,用的也都是绿色肥料啊,和现在用化肥、农药种植的草药不可同日而语。
本草衍义·芍药
芍药,全用根,其品亦多,须用花红而单叶,山中者为佳。花叶多即根虚。然其根多赤色,其味涩苦,或有色白粗肥者益好。余如《经》。然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北宋寇宗奭的《本草衍义》(1116)认为单瓣的野生芍药入药最好,这一点与寇先生对牡丹皮的叙述近似。《本草衍义》虽没有明确分赤白,但却最直接的描述了赤芍的来源,“山中者……其根多赤色”,也就是说这种野生的芍药,根以红色居多。
根据花的颜色分赤白
宋朝的《开宝本草》(974)记载:“(芍药)此有两种: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其花亦有红、白二色。”本来芍药是按照根的颜色分赤白的,但该书关于芍药花分赤白的记载,却被后人误解,以致是非颠倒。
元朝王好古的《汤液本草》(1298)在《本草衍义》的基础上补充“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白花芍药是白芍、红花芍药是赤芍,太没有考证精神了,如果真的刨根看看,也不至于出现此类错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跟着附和“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真怀疑李时珍的考证精神。(图中栽培的芍药同株有白花、红花)
李时珍以后,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吴仪洛的《本草从新》(1757)、张秉成的《本草便读》(1887)、杨时泰的《本草述钩元》(1832)纷纷引用李时珍的话,误导一大片。不过,不是所有医家都像李时珍那么糊涂,比李时珍早一些的陈嘉谟在《本草蒙筌》(1565)中说:“开花虽颜色五品,入药惟赤白二根。”(图中野生芍药同株也有白花、红花)
根据炮制方法分赤白
其实,古代医家对芍药到底怎么分的赤白也不清楚。医药分家自古有之,种药、采药、贩药是一个很独立的产业,绝大多数医生不会参与到其中,对其中的潜规则自然不熟悉。也正因为此,历史上才出现了党参、太子参等新药,这些药是药商追逐利益的结果,后来慢慢被医生接受,才写入本草。芍药分赤白,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因为古代本草对芍药分赤白记载的很含糊,医家才开始了各种猜测。
本草乘雅半偈·芍药
(芍药)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
前人以李时珍为代表的,认为芍药开白花是白芍、开红花是赤芍,纯属胡说八道。不过也有实践派的。例如明朝卢之颐,他在《本草乘雅半偈》(1647年)中提到,赤芍、白芍根都是白色的,但用火酒浸根过夜,白芍变白,赤芍变红,就能区分了。不过,清朝赵其光经过实验,发现根的颜色有的变了,有的没变,并参考刘潜江、张志聪、高世拭的文献,对卢之颐的方法提出质疑,记录在《本草求原》(1848)中。
本草求原·芍药
吾尝依法润之,同一根,有变者有不变者,以口尝之,味俱苦,而后带微涩,故刘潜江曰:赤白虽分,究不甚异。张隐庵、高世拭曰:赤芍白芍,花异根同。
与卢之颐同时期的明末科学家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1643)中,也记载了这种火酒浸根的方法,不过,书中还记载了当时中药界分赤白芍的方法:“今按山中种芍者,采根曝干即赤芍,刮其根皮而蒸乾为白芍。”即:芍药根直接晒干就是赤芍,刮去根皮蒸熟晒干就是白芍。方以智不是医药学家,这种从种药人处得到的信息,比起医生的猜想要可信的多。这就是明朝中药行业加工白芍、赤芍饮片的方法,这种方法至今仍有影响。
沈作喆·寓简
予官维扬,春暮纵观芍药,真一时胜赏。蕃厘祠殿之侧有老圃,业花数世矣。一日以花来献予,售以斗酒。因问之曰:“人知赏花耳,吾欲知芍药之根。所以赤白,有异种耶?”曰:“非也。花过之后,每旦迟明而起,斫土取根,洗濯而后暴之,时也遇天晴,日色猛烈,抵暮,中边皆燥,断而视之,雪如也。傥遇阴云,表里滋润,信宿然后乾,色正赤无疑矣。盖得至阳之气则色白而善补,医家用之以生血而止痛;其受阳气不全者则色赤而善泻。功用不侔,自然之理也。医家未有能知此者。”
其实,明代以前,宋朝还有独特的芍药分赤白的方法。宋代的沈作喆也不是医生,他在《寓简》中记载了一个故事:他曾遇到一个世代养花人,于是向他问到:芍药分赤白,是种植(品种)有区别吗?养花人答到:非也!芍药花根晒干过程中,如果遇到晴天,晒出来的就是白芍;如果遇到阴天,晾干则变成了赤芍。文后,养花人还说到“医家未有能知此者”,蛮有讽刺的。
您还记得牡丹皮吗?(回复151查看)牡丹皮本来是白色的,如果晒干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或沾水,白色的牡丹皮就会发红,即便放置时间长的牡丹皮也会变粉。这与沈作喆遇到的养花人观察到的白芍遇水晾干变红是一个道理,是因为遇水氧化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的颜色变化。宋朝药商可能真是通过这种加工方法为医家提供赤芍、白芍的。(图中左侧为变红的牡丹皮)
现在芍药如何分赤白
白芍就得让它白
本草历史上,对中药起到推动作用的除了医家,更重要的是药商。中药的炮制,不仅为了增加临床疗效,还有很大一方面为了品相,说白了:好看,好卖。本草记载了:芍药,须白者。实际刨出来的芍药根是黑褐色的,那就刮去根皮。
但刮去根皮以后,切片晒干的芍药,看上去根本不白,反而偏红,如果晒干过程中沾水,颜色还会变的更红。于是药商便偷偷把这种芍药当成赤芍来卖。(左图:新鲜白芍堆汗后,断面是紫红色;右图:白芍直接切片晒干,看上去根本不白,反而偏红)
怎么能让白芍白呢?在反复的摸索中,药商发现了蒸煮的方法。芍药根在水煮之后,原本泛红的根就会变得洁白,而根内原有的红颜色就会被驱赶出来,聚集在断面周围。这样的白芍就彻底变白了。临床医生哪懂这些,抓过饮片来一看:这白芍真白,好!(图中白芍根经水煮后,端头有明显的紫红色物质堆积,而里面断面已呈牙白色)
水煮白芍的炮制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白芍原有的药效,与早期本草直接晒干的记载相去甚远。实际上是自欺欺人,话说回来,中国人啥时候不自欺欺人啊?!就像以前的硫熏草药一样,药商追求品相,都明目张胆而且理所当然的把草药用硫磺熏一遍。目前,尽管有《药典》的约束,但由于中草药行业的诸多历史问题,很难短期规范,中药这个不透明的行业,水还是太深。(左图为水煮晒干的白芍、右图为直接晒干的白芍)
红颜色的就是赤芍
白色的是白芍,那红色的就是赤芍。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出现了很多赤芍的替代品。如前所述,本草史上,宋朝晒干过程中沾水变红的白芍就被当做赤芍来用。明朝人工栽培的白芍直接晒干因颜色泛红,也被拿来当赤芍用。
就连现在,这种现象还存在。在白芍的产区,人工栽培的芍药,长得粗壮的芍药根则经水煮去皮加工成白芍,而长得细小的芍药根,就会连皮直接晒干切片,当赤芍来卖。这种做法,当然是有别《药典》,未得到官方认可,但实际流通中却普遍存在;原因还是因为这个行业不透明,水太深。傻呵呵的医生,抓一把这样的赤芍饮片一看:赤芍真红,好!
药典规定的赤白芍
《药典》规定的赤白芍,虽然都来源一种植物,拉丁文都叫Paeonia lactiflora,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来说,白芍多是人工栽培,产于南方,以杭州地道。赤芍多是野生,产于北方,以东北居多。而在炮制上,沿用了古法,白芍去皮水煮晒干,赤芍带皮直接晒干,这种炮制方法,其实还是为了白芍更白,赤芍留红。
安期生·服炼法
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 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若欲服饵,采得净刮去皮,以东流水煮百沸,出阴干。停三日,又于木甑内蒸之,上覆以净黄土,一日夜熟,出阴干,捣末。以麦饮或酒服三钱匕,日三。满三百日,可以登岭。绝谷不饥。
其中《药典》中的芍药分赤白方法,早在宋朝已经应用。《图经本草》引安期生的服炼法,描述的就是今天药典白芍、赤芍的分类法。安期生相传是秦汉时期的得道之人。不管他是谁,《图经本草》所引用描述的金芍药,其实就是今天的白芍。起初小永对金芍药不解,如果您看了前面那几张图:晒干的芍药泛红、水煮后的芍药根一端紫红,也就明白为什么叫金芍药了,这种芍药确实“色白多脂肉”。
相较而言,野生的芍药确实“瘦多脉”,而且颜色偏红,这种野生芍药根木质明显,所以得名木芍药吧(不可与木芍药牡丹混淆)。不过,彼时仍推崇白芍,不用这种赤芍(救病用金芍药)。《图经本草》的这段话也未引起后世医家重视,才弄出了那么多种赤白芍的分类方法。
那么,现今的赤芍究竟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呢?汤一笑考证发现是唐朝。唐代杜佑《通典.卷》(801)卷六食货篇记载各地进贡情况:“榆林郡(贡青鹿角两具 徐长卿十斤 赤芍药十斤 今胜州)。”榆林郡就是今天内蒙准格尔旗一带,当时进贡的赤芍与今日内蒙盛产赤芍相符,类似记载也见于《新唐书》。由此可见,野生芍药做赤芍由来已久,只是历代本草记载混乱而已。到了宋朝,野生芍药还曾集中在陕西、山西等地。也可能是因为野生赤芍稀少,人们对其缺乏认识,才有了那么多的误解。民国的张锡纯还曾对野生赤芍有过误解呢。
请保护野生资源
芍药入药需单瓣
和牡丹皮一样,芍药入药也需要用单瓣的。因为花弱而根盛。这种单瓣的芍药观赏价值不高,正如王观《芍药谱》所写“……单叶,不入名品之内,其花皆六出,维扬之人甚贱之”。
这种情况下,芍药入药能保证根部发达生长,而且这种栽培的入药用的单瓣芍药,通常还需要打顶,即掐尖,不令其开花。
芍药入药尚野生
虽然有人工栽培的单瓣芍药,但医家还是推崇野生的芍药。如《本草衍义》所说:“须用花红而单叶,山中者为佳。”这种野生的芍药毕竟有限。
陶弘景时代原本江苏境内白山、蒋山、茅山的野生芍药早就采光了,后来才有了那么多栽培芍药。到后来陕西、山西境内的野生芍药也消失了。
野生芍药北迁
民国初年《药物出产辨》记载“赤芍原产陕西汉中府,今所用者俱产自北口外。”到现在,野生芍药主要产自河北北部、内蒙、东北,以东北为多。民国的张锡纯曾在沈阳行医,并建了一个立达医院,还招收了很多学生,这些学生的佼佼者成了辽宁中医的建院元老。张锡纯在沈阳期间,写成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介绍了东北赤芍。
医学衷中参西录·芍药
芍药原有白、赤二种,以白者为良,故方书多 用白芍。……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赤芍出于北方关东三省,各山皆有,肉红皮赤,其质甚粗,若野草之根,故张隐阉、陈修园皆疑其非芍药花根。愚向亦疑之,至奉后因得目睹,疑团方释,特其花叶皆小,且花皆单瓣,其花或粉红或紫色,然无论何色,其根之色皆相同。
从张锡纯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因为野生芍药北迁,明清时期,因大多数医家居住关内或南方,写本草的医家没有亲眼见过野生赤芍,因此对入药用的赤芍产生种种误解,以致于在明清阶段芍药分赤白的说法最混乱。
请保护野生资源
时至今日,赤芍仍多是野生采挖,淘宝有赤芍采挖的图片,看到这种野生药材,自然非常喜爱,但喜爱之余,却有更多的可惜。
随着中医中药的侵入,越来越多的野生资源濒危,而且还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植物学家不知有多痛恨中医。真是一种无奈。即便是药效减弱,也希望赤芍早日改为人工栽培。
赤芍的药用价值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赤芍的功效,还延续《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其中的“除血痹”“破坚积”“疝瘕”“止痛”等与赤芍相关。主要体现了活血散瘀的功效。
虽然张仲景时代芍药没有分赤白,但现在普遍认同《金匮要略》里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温经汤等所用芍药当为赤芍。用赤芍以“除血痹”“破坚积”“疝瘕”“止痛”。
赤芍清热凉血的功效,可见犀角地黄汤,常常和牡丹皮同时出现,不过牡丹皮可以清虚热,而赤芍以清血分实热为主。后来的仙方活命饮也用到了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治疗疮疡肿痛。
赤芍活血化瘀的功效被王清任好好的挖掘出来,五个逐瘀汤,除了身痛逐瘀汤外,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隔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均用到了赤芍。除此外,补阳还五汤、癫狂梦醒汤等也都用到了赤芍。
赤芍的****应用方法
白补赤泻
再补充一下白芍和赤芍的功效区别。陶弘景的“赤者小利”已经为赤芍定性,对赤白芍最早的方书记载,除《千金方》外,还有唐朝的另一本著作:《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书中多次用到赤芍药,治疗跌打损伤;而唯一一次明确用到白芍药,是四物汤,原文称“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白芍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这是四物汤的首次出场,白芍其实起到了养血和血的作用。
金元时期的医家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说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张元素称“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基本是对白芍、赤芍的最好定性。《药性赋》的总结很恰当:“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白补赤泻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到了清朝黄宫绣《本草求真》将白芍归为收敛剂,赤芍归为凉血剂,是现代《中药学》分类的雏形。(图中左赤芍,右白芍)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农本草经》: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日华子本草》:芍药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努肉。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
《本草图经》:仲景治伤寒多用芍药,以其主寒热、利小便故也。
《本草衍义》:芍药,然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曰: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
《汤液本草》:芍药,气微寒,味酸而苦。气薄味厚,阴也,降也。阴中之阳,有小毒。……《珍》云:白补赤散,泻肝,补脾胃。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衍义》云:然血虚寒人禁此一物,古人有言: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今见花赤者为赤芍药,花白者为白芍药,俗云白补而赤泻。
《本草纲目》:白芍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散邪,能行血中之滞。《日华》言:赤补气,白治血,久审矣。产后肝血已虚,不可更泻,故禁之。酸寒之药多矣,何独避芍药耶?以此。止下痢腹痛后重。同白术补脾。同川芎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当归补血。以酒炒补阴。同甘草上腹痛。同黄连止泻痢。同防风发痘疹。同姜枣温经散湿。昔人言洛阳牡丹、杨州芍药甲天下。根之赤白,随花之色也。今人多生用,惟避中寒者以酒炒,入女人血药以醋炒。
《本草求真》:﹝批﹞泻肝血热。赤芍专入肝。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故凡腹痛坚积,血瘕疝痹,经闭目赤,邪聚外肾为疝,腹内为瘕。因于积热而成者,用此则能凉血逐瘀,成无己曰: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酸以收之,甘以缓之,故酸甘相合,用补阴血收逆气而除肺燥。与白芍主补无泻,大相远耳。《大明》指为赤白皆补,其说不切。《日华子》指为赤能补气,白能治血,其说尤不切耳,不可不知。至云产后忌用,亦须审其脉症,及脏偏胜若何耳,不可尽拘。如脏阳脉症俱实者,虽在产后,亦所不忌;脏阴脉症俱虚,即在产前,不得妄施。凡治病以能通晓脉症虚实为是。
《医学衷中参西录》: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单煮之其汁甚浓)。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为其味酸,故能入肝以生肝血;为其味苦,故能入肝而益胆汁;为其味酸而兼苦,且又性凉,又善泻肝胆之热,以除痢疾后重(痢后重者,皆因肝胆之火下迫),疗目疾肿疼(肝开窍于目)。与当归、地黄同用,则生新血;与桃仁、红花同用,则消阏血;与甘草同用则调和气血,善治腹疼;与竹茹同用,则善止吐衄;与附子同用,则翕收元阳下归宅窟。惟力近和缓,必重用之始能建功。
芍药原有白、赤二种,以白者为良,故方书多用白芍。至于化瘀血,赤者较优,故治疮疡者多用之,为其能化毒热之瘀血不使溃脓也。白芍出于南方,杭州产者最佳,其色白而微红,其皮则红色又微重。为其色红白相兼,故调和气血之力独优。赤芍出于北方关东三省,各山皆有,肉红皮赤,其质甚粗,若野草之根,故张隐阉、陈修园皆疑其非芍药花根。愚向亦疑之,至奉后因得目睹,疑团方释,特其花叶皆小,且花皆单瓣,其花或粉红或紫色,然无论何色,其根之色皆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