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新产妇人,气血大损,诸事必须保重,切不可恃健劳碌,致内伤外感,六淫七情诸症,为患莫测。故产后症,先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或欲去邪,必兼补剂为当,不宜专用峻厉,再损血气也。

或问产后症,丹溪云∶当大补气血为主,虽有杂症,以末治之。又云∶产后中风,切不可作中风治,用风药。然则产后不问诸症,悉宜大补气血乎?曰∶详主末二字,其义自明。虚而无他症者,合宜大补气血自愈;或阴虚而感冒风寒者,补气血药带驱风之剂;或因脾虚而食伤太阴者,补气血加消导之剂;或因淤血,恶露未尽而恶寒发热者,必先逐其淤血,然后大补。经曰∶有本而标之者,有标而本之者。又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丹溪之主末二字,即标本之意也。

新产妇脉诀歌∶新产之脉缓滑宁,实大弦急死来侵;俱要沉重小者吉,忽然坚牢命不停;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审看此疾分明记,方知医者有神灵。

大凡新产之后,血气衰弱,脉必沉细缓滑为正,实大弦牢坚急不调为反。正则吉,反则凶。

产后切勿侧卧,免致败血流经。若流至膝,轻则无妨,重则生痈,其症难愈,岂可不慎也哉!

才生产时,切戒饮酒,脏腑皆虚,不胜酒力,多致眩晕,宜用黑豆炒出烟,同羌活入酒煎饮之,避风邪、养气血、下恶露、行乳脉也。

产妇胞衣不下,恶露不尽,攻冲心腹刺痛,或血晕神昏,眼黑,口噤,宜服黑神散。若临产难生,及胞衣不下,血晕不省人事者,败血冲攻,心腹刺痛,语言狂妄,困顿垂死,宜用琥珀黑龙丹。若败血攻心迷晕,或胞衣不下,胎死腹中,垂危者,但心头暖,急以童便调花蕊石散服之,不能服者灌之。若胞衣不下,寒热腹痛,以五个散去茯苓、麻、桔主之。

花蕊石散 花蕊石(一斤, 透,轻者为上) 硫黄(四两)

上二味拌匀,入瓦罐内,将泥固口,候干、放砖上,以炭火 经宿,候冷取出,为末,童便调服。

因堕胎,胞衣不出,及胎死腹中,宜牛膝散,或大黄醋熬成膏,为丸,醋汤下。

凡胞衣不下,稍久困倦,败血流入胞中,因血胀满,冲心喘急,疼痛危笃,先用物系住脐带,然后断之。否则胞上掩心,危在顷刻。须令产母口衔发尾,得呕哕,实时下矣。或单将蓖麻子捣烂,涂脚底,若胞下,随即洗去,如迟,恐伤母,肠亦下,慎之!如胞无冲掩等患,虽延数日,亦不害人,止要产妇安心,终自下也。

产后中风、中气,口噤,汤药不能下者,用旧油篦箕,烧存性,为末,擦其牙根即开,应验,然后主意用药。

妇人分娩,昏冒瞑目,因阴血暴亡,心神无所养。心与包络,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矣。火上炽,故令人昏冒,火乘肺,令人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亡,不能镇抚也。经云∶病气不足,宜补不宜泻。瞑目合眼,病悉属阴。暴去有形之血,则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安,心得血则能养而神不昏迷矣。

产后满急,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宜破血行血,以黑神散、四乌汤、琥珀黑龙丹、花蕊石散择而用之。

产后用心、使力过多,虚晕,宜补气血之药,加香附、姜、枣煎服即愈。

产后子肠不收,急用枳壳煎汤服,即收。若素多风疾,因产乘虚作晕,以四乌汤加羌活、防风。

产后下血过多,虚晕,神昏烦乱,当补其血,服清魂散。

清魂散 人参 泽兰 荆芥 川芎(各一钱) 甘草(五分)

产后眩晕,卒然间难辨其虚实,但以勿问散治之,如饱闷,加陈皮、苏子。

勿问散 川芎 荆芥 归尾 延胡索 丹皮 泽兰 山楂 贝母

煎好,冲入童便服。

若血晕昏迷不省,冲心闷绝,此宜行血醒血理之,以荆芥散,或鹿角散,或五灵四物汤主之。

鹿角散 鹿角四两

烧炭存性为末,童便、酒调下。

五灵四物汤 五灵脂(半生半炒) 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产后血晕,因气暴虚,痰火泛上作晕,以二陈汤加贝母、竹沥、姜汁、童便。凡导痰,随气血加减,气虚加气药,血虚加血药,或以十全大补汤加橘红、黄芩、黄连。

产后血虚,上攻心腹,刺痛闷乱,宜延胡散加乌、附,或用琥珀散治之。

延胡散 延胡索 当归 川芎 赤芍 艾叶 枳壳 桃仁 橘红 熟地 肉桂 生姜

琥珀散 琥珀 蒲黄 赤芍 当归 延胡索 香附 丹皮 没药 木香 蓬术 肉桂 乌药

产后败血冲心,或歌舞,或骂詈,或笑怒,或逾垣咬打,神名佛号,无一不知,似有鬼祟之状,此病五死五生,宜龙齿清魂散治之。

龙齿清魂散 龙齿 远志 肉桂 人参 当归 茯神 麦冬 细辛 延胡索 甘草 黄金 纹银 生姜 大枣

煎汁,调麝香服之。或将金、银、姜、枣先煎百余滚,调入在内,前药煎好,取汁一并服之。

产后败血冲心、冲胃,此是危症。冲胃则饱闷呕逆,冲心者,则癫狂错乱,速急用药,多主不效,不可不知。

产后口中暴溢血者,名曰暴血冲心,宜延胡散治之。若经恶露已尽日久,而呕嗽出血者,治法与常同。

新产禁用芍药,因酸寒能伐生发之气。若腹痛,非芍药不能止,以酒炒用则不妨。若以醋炒,犹能治儿枕块痛,酸以收之之意也。如补虚时,黄 可代。

产后败血腹痛寒热,名曰儿枕痛也。若无块,轻,以四乌汤治之;若有块,重,则以醋个散治之,须量人虚实而用,大抵产后禁用棱、术二味,必元气实者方可用之;若瘦弱者,只可服四乌汤;若不咳嗽,加肉桂些须亦可,以行血。倘饮食不进,而四乌汤不济事,乃用醋个散治之,然亦不宜多服。

醋个散 三棱 蓬术 肉桂 香附 乌药 甘草 赤芍

醋煎服。

若儿枕块凝滞,小腹刺痛,宜琥珀黑龙丹,或三圣散,或延胡散,或桃仁承气汤,三圣散加青皮、山楂、五灵脂、蒲黄治之亦可。

三圣散 肉桂 当归 延胡索

桃仁承气汤 桃仁 当归 赤芍 甘草 蒲黄 川芎 肉桂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刺痛,甚至发热者,用四乌汤。因怒气相搏,刺痛者,枳壳散合五积散,加醋、童便服。

枳壳散合五积散 枳壳 甘草 陈皮 川芎 干姜 肉桂 白芷 茯苓 麻黄 桔梗 半夏 浓朴 藿香 生姜

腹脐间急痛不止,因淤血未尽行也,宜归须散、佛手散,加肉桂、丹皮、延胡索、蒲黄、乌药、香附,童便煎,治之。若恶露不行,腹痛,兼冒风劳碌、寒热者,此症以三元散治之则愈矣。

三元散 人参 熟地 半夏 川芎 当归 白芍 黄芩 柴胡 茯苓 生姜 大枣

产后月余,因怒气,恶露不止,如有块淡红色似米粒者,以九仙散治之。

九仙散 当归 川芎 芍药 甘草 丹皮 青皮 蒲黄 黄芩 香附

将青皮、黄芩、蒲黄,炒黑为末,同煎服。

产后恶露不快,小腹急痛有块者,及发热头晕,宜用五积散,加醋(少许),童便服之。

产后二月余,恶露不止,腹痛,宜服加艾汤。

加艾汤 熟地 艾叶 阿胶 白芍 当归 川芎 香附 青皮 地榆 蒲黄 甘草

产后小腹刺痛不止,以四乌汤加桂心、童便,酒煎。或佛手散加蒲黄、延胡索、肉桂、童便、酒煎;若小腹攻痛,蒲黄必用;若腹痛,以平胃散去甘草治之。

平胃散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如胎前原有阴火证,至产后、去血过多,必大发热、烦躁、汗出等症,若以前法大补气血,其症必甚,当用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虚血燥之故,不可泥于气血虚之论也。

产后乍寒乍热有二∶有阴阳不和,有败血不散,寒热相似,虚实不同。但小腹不痛者,是阴阳不和也,宜用芎归散治之,不可作疟治,又当量其虚实,加减四物治之。若小腹刺痛者,是败血不散,宜五积散去麻黄,加香附。

产后二三日,觉壮热头痛,胸膈刺痛,不可作伤寒治,此乃乳脉将行,宜服玉露散。

玉露散 人参 茯苓 甘草 当归 白芷 桔梗 川芎 白芍

产后去血过多,阴虚内热,头痛,晡时尤甚,与大病后虚烦相似,宜服人参当归散。若小腹甚痛,手足麻木,及遍身麻、晕,为痰与血虚也,宜二四汤加香附治之。盖血虚证亦能作小腹痛,但重按之痛若缓者,是血虚也。

人参当归散 人参 当归 丁香 青皮 吴茱萸

果系去血过多,腰腹空痛者,宜用补剂,以止为愈,在于随证用药可也。

产后谵语者,须问其去血多少。产妇虽不能言,然旁观可知去血多少,宜用治血药清魂散、延胡散,或用四物加易汤亦可。

四物加易汤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半夏 陈皮 茯苓 甘草 山楂肉 桃仁 薄荷 生姜

产后去血过多,发谵语者,论曰∶心主乎血,因产耗血过多,心神失守,故发谵语。虽宜大补气血,又不可太峻,必知真正十分虚极,则可补,又必先用活血药,禁用行血药也。若出汗者,宜养荣、麦煎散,临时酌而用之。

产后狂言谵语,如见鬼神者,其原不一。有因惊风,语言颠倒,心神恍惚不定者,宜用琥珀丸。

有因心虚惊悸,言语错乱,不知人事,目瞪不能叫呼,宜用龙齿清魂散。

有因败血攻心,狂言颠语错乱者,宜用延胡散。

有因风寒,致令恶露不行,憎寒发热,俨如疟状,昼则明,夜则昏者,此乃热入血室,宜用琥珀地黄丸,或小柴胡汤,或四物汤加柴胡亦可。

琥珀地黄丸 琥珀(另研) 延胡索(炒) 当归(各二两) 蒲黄(炒,四两) 生地(二两,取汁留渣) 生姜(二两,取汁留渣)

用姜汁炒地黄渣,地黄汁炒姜渣,互炒汁干为度,共为末,蜜和丸,如弹子大,当归汤送下一丸。

若产后谵语,热盛,脉大而有力者,难治,此症不与之药为妥也。如脉沉细滑小者,尚可图治。

若产后去血过多,因虚而发谵语者,宜以二四汤去地黄,略加山楂、姜汁治之。不可专以痰断,亦不可为血迷心窍也。

产后心虚,怔忡不定,言语错乱者,宜茯神散。

茯神散 人参 甘草 山药 当归 茯神 肉桂 远志 麦冬

产后不语者,此乃败血迷心窍,心气不通,气塞于心,舌强不语,不必恐疑,但服七珍散,弥月愈矣。若发狂者,加辰砂治之。

七珍散 人参 石菖蒲 生地 川芎 防风 甘草 细辛

加辰砂,即名八珍散。

产后冒风不语者,以小续命加姜汁治之,若痰闭心窍不语者,以二四汤加竹沥、姜汁治之。若舌强不语,眼花发狂,及胞衣不下,心腹胀满者,宜琥珀地黄丸。

小续命汤 桂枝 人参 附子 生姜 川芎 甘草 黄芩 麻黄 杏仁 白芍 防风 大枣

产后乍见鬼神,言语颠倒,因产暴虚,败血挟邪气攻心。医者误为风邪,谬矣。以调经散加龙脑服之,则安矣,或用琥珀地黄丸亦可。

调经散 麝香(五分) 没药(一钱) 肉桂(一钱) 白芍(二钱五分) 琥珀(一钱)

上为末,每服五分,生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

产后发热自汗,日久不止,名曰蓐劳,宜服逍遥散。

若蓐劳因虚发热自汗不止,或遇风邪复发,宜黄 汤加麻黄根、浮小麦治之。

黄 汤 黄 白术 防风 熟地 牡蛎 茯苓 麦冬 甘草 大枣 浮小麦 竹叶

小产后蓐劳,有汗以增减柴胡汤治之,若半身出汗,又宜二四汤。

增减柴胡汤 柴胡 人参 白芍 川芎 半夏 甘草 陈皮 生姜 大枣

产后盗汗如雨,服多煎剂,血虚生热自汗,不可太补,兼以调理为主,宜服逍遥散;若喜食而痛甚者,非养荣汤不能治。盖补中益气汤因有升麻、柴胡,不能敛汗,不若逍遥散,又能止汗、治血虚。如气虚、血虚兼者,必用八物汤、养荣汤并治。

产后不能轻发汗,如已有汗,不可再发汗也。若虚汗两手拭不干者,不可治也。

产后中风,医血为要,不可先治风,败血得行则止也,宜清心牛黄丸。不语者,乃风触阴户也,以小续命汤治之。若手足瘫痪者,败血入经络也,宜五积散,或二四汤加桔梗,活血入姜汁治之。若谵语,以二四加消食、活血之药,入薄荷、姜汁少许治之。产后中风,不过痰、气、血虚也,故二四汤不可缺,若眼合而痰喘者,尤宜服之。

小产后,因受气忽跌,恶露未尽,迷闷不语,人事不知者,以二四汤加红花、山楂、姜汁治之。

产后恶露未尽,而中风口噤、角弓反张者,以荆芥散加豆淋酒、童便治之,口噤者吹鼻中尤妙。

产后中风口噤,角弓反张,以小续命汤或交加散治之,加竹沥。若中风口噤,四肢顽痹不仁,角弓反张者,宜羌活酒服之,汗出则愈也。

交加散 生地(五两,取汁留渣) 生姜(五两,取汁留渣)

互相浸一宿,次日各炒干为细末,加竹沥酒调服。

又方加当归、地黄。

羌活酒 羌活 防风 黑豆(一升,炒黑令烟尽)

入好酒,纳于瓶中,重汤煮半日,候冷开饮。

产后刚、柔二痉,以五积加麝香煎服。盖痉者,口噤不开,背强,面如痫状,摇头马鸣,身反折,气息如绝者是也。

产后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恍惚不定,以天麻散治之。

天麻散 天麻 朱砂(水飞) 防风 羌活(各一两) 僵蚕(炒,七钱半) 干蝎(炒) 白附子(炮)五灵脂(炒,各半两) 雄雀粪(炒) 牛黄(另研,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薄荷酒送下,日进二服。

产后恶露不净,半身肉战,半身出汗,用二四汤加桃仁、红花、山楂、姜汁治之。

产后麻木,血少也,宜生血补虚为主,以八物汤治之。

产后中风恶候歌(与男子同看)∶中风恶候要君知,眼合肝亡手撒脾,心绝口开肺鼻鼾,肾家将绝定尿遗。

凡初产伤寒,切不可用小柴胡,因有黄芩,容易停血,恐伤人也,宜参苏饮为佳。

参苏饮 人参 紫苏 枳壳 桔梗 葛根 前胡 甘草 橘红 半夏 茯苓 木香 生姜

产后中寒,以理中汤治之,如恶露未尽,去参;宜用五个散,此方不论吐泄有无,皆可服也。

产后伤寒脉象论诀∶产后伤寒热病临,脉细四肢暖者生,脉大忽然肢逆冷,便是神仙医不醒。

盖热病之脉,固当洪大,但产后血气俱虚,亦所不宜,勿以阳病见阴脉论也。

产后内伤与暑病者,与常人同治,故不书汤药也。

产后恶露未尽,而兼伤风咳嗽、腹痛者,必行血理气为先,轻则以四乌汤,川芎为君,重则以二四汤;如不解,以五个散加行血之剂治之;如兼泻者,亦以五个散治之,但姜、桂少用为上。若恶露既尽,小腹不痛,而伤风头疼者,不拘咳嗽痰有无,无汗者,旋覆花汤治之;不咳嗽而重感者,芎苏散治之;虚汗出者,参苏饮;内伤而泻者,但以五个散治之,不必用行血之药也。

产后劳碌,感冒,头痛寒热者,宜服三元散。

产后重感伤风,骨节皮肤皆痛,未汗,宜服败毒散治之;若虚者,只可服五个散;若恶露净后,兼痰饮,十分虚者,宜用参苏饮治之。若产后虚甚而着风,不可专与之发散,必须逍遥散治之,其效虽迟,渐解无失也。

产后蓐劳,寒热头疼者,宜增减柴胡汤治之。

产后伤风,寒热者,以五积散治之。

产后伤风,寒热,咳嗽,喘急,痰涎壅盛者,以旋覆花汤,见汗则止,有汗勿服。

产后血虚寒热者,治之以逍遥散。

若寒热往来者,宜小柴胡汤主之。

若久坐、多语、劳力,头目四肢寒痛,寒热如疟,名曰蓐劳,以茯苓散治之。

茯苓散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人参 熟地 黄 肉桂

用猪腰子一只(去膜),生姜二片,大枣二枚,水二钟,煎汤代水煎前药。

产后冒寒,头痛发热,足冷者,以芎苏散,或五积散亦可。

产后偏正头痛,宜川芎茶调散治之;又不若败毒散之尤胜,合五积散,原治败血流经之剂耳。

川芎茶调散 川芎 荆芥 白芷 甘草 羌活 防风 薄荷 细辛

等份为细末,用茶煎浓调服。

一方加香附。

产后大发热者,必用炮姜治之,何也?此热非有余之邪,乃阴虚生热也,故干姜炮用之。其入肺则利气,入肝则生血,其妙在此也。

产后大失血,阴血暴亡,必大发热,名曰阴虚发热。此阴字,正谓气血之阴,若以凉药正治必毙。

正所谓症象白虎,误服白虎必死。此时偏不用四物汤何也?有形之物,不能速化几希之气,急用独参汤,或当归补血汤,无形生出有形来,阳生阴长之妙,不可不知也。

当归补血汤 黄 (炙,一两) 当归(酒洗,二钱)

空腹服。

产后日晡发热转甚,非柴胡不能治,以八物汤加柴胡,或四物汤合小柴胡汤治之亦可。

产后咳嗽痰盛者,宜旋覆花汤治之;如血未尽,则先治血,后发散可也;或二四汤加消食药为善。

痰火怔忡嘈杂,宜茯苓半夏汤。

茯苓半夏汤 茯苓 半夏 黄连 黄芩 熟地 当归 川芎 香附 杏仁 栝蒌 竹沥

产后食盐太早而咳嗽者,此症难治,不轻与药。

产后恶露上流肺经,咳嗽,与平人同治,以二母汤去参为妙。

二母汤 知母 贝母 茯苓 桃仁 人参 杏仁

产后嗽喘者,此乃危急之疾,若不嗽而独喘者尤甚,不宜与药;不得已,以二四汤加姜汁、红花、山楂、枳壳之类。

古曰∶诸喘皆凶。若败血上熏于肺而喘者,名曰孤阳绝阴,此症难治,勉用夺命丹。

夺命丹 (佚)

若伤食感寒而喘急者,宜用五积散治之。若伤风寒痰喘者,旋覆花汤治之。

产后劳碌,发干咳嗽者,以二四汤加活血药治之。若恶露已尽,宜知母茯苓汤,或八物汤加黄柏、知母治之,或用鸡苏散。

产后哮喘,遇产而发者,宜以宁肺汤治之。

宁肺汤 杏仁 阿胶 半夏 细辛 乌梅 大枣 甘草 陈皮 茯苓 苏子 桑皮 枳壳 生姜

产后外感兼泻者,以五个散加行血药。

产后血泻者,以胃苓汤加山楂、神曲、半夏治之;若腹痛拒按者,加消食药;如有恶露,加活血药治之。

产后食泻者,宜养胃汤;如恶露不尽者,以五个散加桃仁、红花治之。

产后寒泻者,宜五积散;如恶露已尽,用白芍,亦不必用活血药也。若咳嗽者,姜、桂少用,即理中汤亦可。

产后伤食者,如恶露未尽,以四乌汤加消食药;若泻者,以五个散治之;若恶露去多者,宜五苓散;若恶露去多而不泻者,宜养胃汤治之。

产后冷热不调,上吐下泻,名曰霍乱,渴而饮水者,宜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以理中汤治之;霍乱吐泻,又宜藿香正气散。

产后呕吐,如恶露未尽者,以二四汤加活血药。

产后疟疾,如恶露未尽者,以五积散加桃仁、红花、山楂、神曲治之;如已尽者,以养胃汤加消食药治之,盖疟虽不泻,然须预防脾胃为要,故用此剂也;如兼泻者,用之尤妙;热多寒少,以生熟饮、养胃汤治之;久而不已者,以七宝饮治之。

生熟饮 肉豆蔻 草果 浓朴 半夏 甘草 陈皮 大枣

加生姜一半生用,一半湿纸裹煨熟用,和前药煎服。

七宝饮 青皮 陈皮 甘草 当归 浓朴 草果 槟榔

产后恶露未尽而痢,以胃苓汤加桃仁,虽日夜去百次,服之可验。如饱闷,加红花、当归,而滑肠者禁用,可服神曲、五个散亦可。

产后恶露尽而痢者,以胃苓汤加半夏、神曲治之。

产后不拘赤白痢者,以胃苓汤一方而可治也;虽有食积,多服几剂自愈。

产后冷热痢者,宜黄连阿胶丸。

黄连阿胶丸 黄连(去须,三两) 阿胶(碎炒,一两) 茯苓(去皮,二两)

上以黄连、茯苓为细末,水熬阿胶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米饮送下。

产后痢疾,渴饮无度,宜用麦门冬、乌梅煎汤,或用冬瓜汁亦可。

产后赤白痢者,宜服香连术苓散,又以四君子汤加黄 、粟壳治之。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产后气虚下痢,宜用当归芍药汤。

产后血痢,宜三黄熟艾汤。

三黄熟艾汤 黄连 黄柏 黄芩 艾叶 大枣

产后痢疾脉诀∶产后痢疾,脉息须知∶细小者生,洪大不取;欲绝附骨,无事断之;产后须细,痢疾尤宜;浮钩洪大,必死无疑。

产后下痢,宜用参粟散。

参粟散 人参 粟壳 白术 甘草 肉桂 当归 乌梅 苍术 枳壳 诃子

产后感寒而腹痛者,以理中汤去人参以治之。

产后因受气而小腹胀痛者,以分气紫苏饮;如停食,加消食药治之。

产后败血攻心,而胃口痛甚者,宜延胡散。单胃口痛者,以养胃汤治之。

产后腰痛而下注两腹,痛如锥刺入骨者,败血未尽而停住经络也,肾虚者,以四物汤加黄柏,或五个散治之;盖此药能除败血、去风湿也;如净后作痛者,以四物汤治之则愈矣。

若产后去血过多而腰痛者,至月外者,以补中益气汤及内补汤治之。

产后半边腰痛者,多因侧卧,以致败血流于一边故也,以四乌汤,或二四汤加红花、桃仁治之。若非血而痛者,只因受气而痛,以二四汤并补中益气去参,加活血药治之,如不嗽者,加香附治之。

产后皮肉痛者,此外感也,若恶露未尽,先服行血药,后服芎苏散;若血已尽,服芎苏散,然此药乃发汗之剂,不可多服。

产后骨痛者,若恶露未尽,宜五个散治之;如故,以四乌汤、二四汤治之;如小腹痛者,加活血药;若恶露已尽,宜用增减柴胡汤治之。

产后遍身骨节疼痛,或因气滞,或因血凝,或感风寒,或初产血气未和,或蓐劳、血少,皆能作痛也,故腰背不能转侧,手足不能运动,身热头痛,俨如伤寒色样。若作伤寒治之,其变症不浅,宜五积加羌活,入醋煎,效,或韭白亦可。若蓐劳而筋骨不利者,用逍遥散以治之。

产后血气刺痛,小腹宿冷 癖者,宜葱白散。

葱白散 葱白 肉桂 三棱 蓬术 人参 熟地 当归 白芍 浓朴 神曲 青皮 木香 麦芽 干姜 茯苓 川芎 川楝子 小茴香

产后发呃,败血未尽而不行也,宜用行血药;如已净而呃者,多是受冻,宜顺气调胃为上,如紫苏饮之类。

产后呃逆不已,乃胃寒而气不顺也,宜丁香散治之,或单橘皮汤,或用肉桂、姜汁,以火炙热,用手承擦摩背上。

丁香散 丁香 白蔻仁 伏龙肝

为细末,用吴茱萸汤调下(或桃仁汤亦可)。

产后呕逆不已,以君陈丸治之。若腹痛胀满,呕逆不定,多因是食,宜丁香消食之剂;是痰者,宜旋覆花汤;是寒者,以理中汤加木香、青皮、半夏、陈皮治之。

君陈丸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半夏 陈皮 藿香 砂仁

产后腹胀满不定,此由败血散于脾胃也。若脾受之,则不能运化精微而成腹胀;胃受之,则不能受纳五谷而生呕吐也,明矣,平胃散、安胃汤主之。

安胃汤 半夏 橘红 生姜 甘草 神曲 藿香

产后吞酸水者,宜七气汤。

七气汤 人参 肉桂 半夏 甘草 生姜

产后腹胀,必利小水为主,若遍身胀者,宜木香流气饮治之。

木香流气饮 木香 甘草 陈皮 青皮 草果 丁香 浓朴 藿香 木通 人参 槟榔 白芷 香附 肉桂 蓬术 大腹皮 苏叶 麦冬 木瓜 白术 半夏 茯苓 菖蒲 生姜

产后沐浴太早,或感风湿而筋脉拘急,骨节疼痛者,以五积散加木瓜、吴茱萸煎服。

产后四肢浮肿而腹大者,此乃气食也,宜紫苏饮加消食药。若身热者,当防其有血也。盖产后浮肿多端∶或胎前肿至产后者,或产后着风寒而肿者,或内伤生冷而肿满者,或因败血化水而肿满肠鸣者,或因血虚气滞而浮肿者,切不可专用导药,宜辨其虚实而治之。虽见虚,又不可便用重补,须治其气,气顺理其血,血活则气血和而病得效矣。然顺气之药,当以黑龙丹、黑神丸、五积散、紫苏饮调经之剂。

黑龙丹 (佚)

黑神丸 (佚)

产后两足忽肿疼者,肿是湿而疼是热,恐成香港脚而有患也,以当归定痛散治之。若红肿者,恐生毒疮,以皮之热与不热为辨也。

当归定痛散 人参 当归 葛根 黄芩 羌活 茵陈 知母 茯苓 猪苓 泽泻 苍术 甘草 防风 升麻

产后肚大筋青,小水多不利者,或食生冷,或淤血停滞而带伤者,治以胃苓汤,起剂加桃仁、红花、杏仁、苏叶、赤芍、归尾,或五个散加桃仁、红花、赤芍消食之剂,或紫苏饮加行血消食药尤妙,内加木香愈佳,总身有热者不忌也,盖木香亦能清热也。

产后因气,或得寒物,恶露凝住,腹胀如鼓而疼痛者,以四乌汤治之。凡胎前以分气饮,产后则服五个散。

产后耳忽聋、目忽昏者,血气不足也,宜十全大补汤。

产后目肿赤而痛者,以四物加生地、黄连治之。

产后吐血、嗽血、咯血,恐血气冲心,急用延胡汤治之。

产后鼻衄,宜紫苏饮入童便治之,或荆芥散入童便。

产后尿血者,以四物汤加凉血药治之,或八正散。

产后小便闭者,以四物汤去地黄,加入赤茯苓、木通、竹叶之类,或用五苓散去桂枝,加入木香、滑石冶之;若甚者,以八正散治之。

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者,用炒盐加麝香少许,填平脐中,再以葱白一束,切片如指浓,安盐上,又以艾柱满葱饼,以火灸之,觉腹内有热时,小便即通。

产后大小便俱不通者,如恶露已净,以四物汤加黄芩、生地、木通、枳壳、栀子(炒);如未尽者,以五个散加桃仁、赤芍、归尾、红花治之。

产后大便闭者,宜玉烛散,或麻仁丸,或五仁丸,或四物汤加枳壳、青皮,或苏子、麻仁煮粥食之,并妙。

玉烛散 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大黄 枳实 浓朴

麻仁丸 人参 大黄 麻仁 枳壳

蜜丸,酒服。

五仁丸 杏仁 麻仁 郁李仁 桃仁 松子仁

产后大便闭结而小便自利者,宜用无违散。

无违散 当归 白芍 麻仁 山楂 神曲 枳壳 青皮

产后内伤,大便利而小便闭者,宜用五苓加当归、赤芍、桃仁、茯苓,入少许童便服之,不可用胃苓汤,以其苓、术、浓朴,止血故也,血止、气亦止也。

产后乳汁不通者有四∶有气血盛壅闭者,有气血虚而不至者,有初产风热相搏而无乳者,有累产无津而无乳者。若虚者补之,宜润乳散;气血壅闭者,疏通之,宜服漏芦汤;血气少而无乳者,以天花散治之,玉露散亦可,或用油木梳梳乳上,令下。

润乳散 猪蹄 鲫鱼 钟乳粉

煎服。

漏芦汤 漏芦 栝蒌( 存性) 木通

为末,酒服。

天花散 天花粉 木通 陈皮 糯米 猪蹄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产后乳肿硬痛者,因儿呼吸不通,壅闭乳道,蓄积在内,遂成肿硬而疼也,名曰吹奶,宜栝蒌散、皂角散治之。

栝蒌散 栝蒌根(二两) 乳香(一钱)

研为末,温酒下。

皂角散 皂角(烧存性) 蛤粉(生研)

为细末,热酒送下。

产后微发热恶寒,此气血俱虚也,宜用大补气血之剂,忌散表之药。左脉不足,补血之药,倍于补气之药;右脉不足,则补气之药,多于补血之药;若兼痰者,各以其类治之。

产后阴脱,名曰产颓,宜用当归黄 散治之。

当归黄 散 黄 当归 白芍(各二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三钱)

产后子肠不收者,宜补气血,以八物汤去熟地、茯苓,加升麻、防风,然必以酒黄 为主。

产后阴肿烦疼,宜桃仁膏,或用四物加 本、防风。

桃仁膏 枯矾末 桃仁

共研膏拌擦。

产后阴肿、阴痒者,此乃湿也,宜小治方。

小治方 荆芥 白芷 花椒 细辛 枯矾

煎汤熏洗,甚者不过三、四次。

产后劳力太过,至产则突出肿疼,名曰疝颓,用鳖头烧存性为末,搽上,忌登高举重;或将蓖麻子肉涂头顶心,如收时即刻去药;或以五倍子、白矾、枳壳、荆芥、蛇床子,煎汤熏洗,亦妙。

产后玉门不闭,此乃气虚不足也,以补中益气汤倍加升麻治之,或八物汤,或硫黄汤。

硫黄汤 硫黄(四两) 吴茱萸 菟丝子(各二两半)

煎汤洗,自收。

产后淤血流入腰膝走注,或右或左,痛如锥刺入骨中,不能举动,此败血流注经络。若大痛不已,必成痈疽。宜服荆防交泰散。

荆防交泰散 即五积、败毒同剂

产后虚烦,渴饮不止,短气眩晕,饮食无味者,宜竹叶汤加乌梅、干姜,或四物汤加门冬、五味子、乌梅、花粉治之。

竹叶汤 生地 麦冬 五味子 人参 竹叶 茯苓 黄芩 甘草 栝蒌 浮小麦 大枣

产后昏迷闷乱,口噤眼花,不省人事者,谓之血晕。此症不一∶或去血过多而虚晕者,或下血少而冲上晕者,或痰火因虚泛上而晕者,或用力过多而作晕者,正是晕同而治法各异也。苟不谙练而误治之,夭人天年,于心何安?宜速将产妇扶起,用醋炭等法,或烧漆气,或醋洒口鼻、 面,或韭汁盛瓶,以滚醋沃之,将瓶口冲产妇鼻,令醋气入内冲醒,然后审虚实而用药治之。盖韭能去心中滞血,又加醋气,运用无不效。倘或觅药不及,即烧秤锤,投入醋中熏之,切戒冷水喷灌,激住败血,多致不救。倘夏月,宜用烧砖如醋炭之法治之。

临产因收生妇误损尿脬,致成淋漓不禁,宜用参术膏治之。

参术膏 人参 白术 黄 茯苓 陈皮 甘草 川芎 当归 桃仁

先将猪、羊脬各一件,煎五六沸后,入前药,再煎,极饥时服之。

产后,前窍相连后窍,大小便易位而出者,名曰交肠,此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杂,宜五苓散合调气饮,加黄连、阿胶、木香、槟榔、桃仁、木通治之。若止小便出于大便者,以五苓散分利小水。

调气饮 木香 丁香 檀香 白蔻仁 砂仁 藿香 甘草

产后血崩不止者,以芎 汤加百草霜、侧柏汁、乌梅炭、盐等份,煎服。

产后阴颓脱下,玉门不闭,以锻石少许,烧熟,次煎防风、荆芥滚汤,置桶内,沃炭,急坐上,使气熏入阴户;待汤温,浸洗,候平复为度。

产后觉热、头疼者,不可便作伤风、伤寒治之。或蒸乳,或淤血,或血虚,或伤食,或蓐劳,或风寒。若先乳旁胀痛,此乳汁将行也,宜玉露散治之;若腹中刺痛,此淤血不尽也,以五积散治之;若去血过多者,以增减四物汤治之;若早起劳碌,名曰蓐劳,以增减柴胡汤,或茯苓汤、补中益气汤治之;若饱闷嗳气者,此乃饮食所伤也,以枳缩二陈汤治之。

产后小便频数,宜菟丝子丸。或猪腰子一只(去膜),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菟丝子丸 吴茱萸 白芨 白蔹 茯苓 陈皮(各一两) 细辛(五钱) 肉桂 五味子 牛膝 浓朴 白附 人参 当归 乳香 没药 菟丝子(各四两)

壬子日合为丸。每服十五丸,经净后连二服。此方无不可者,男女皆可服。昔承相室三十九岁无子,服此丸后生九子。

产后气血虽虚,不可太补,宜当归散治之,即四物汤去地黄,加白术、黄芩也。

产后下血不止,以四物汤加生地、荆芥、粟壳炭治之。凡妇人有子饮乳,而经水三四年至者,不须服药,乳汁尽即下之为经事也。

凡妇人元藏受气虚弱,致令乏嗣,及生百病者,宜服济阴丹。凡一切 瘕冷疼、白浊白淫、崩中带下,若不治则无子;然服此剂,宿血则去,新血则生,能令血和而受孕也。

济阴丹 木香 赤茯苓 京墨 秦艽 熟地 甘草 陈皮 石斛 肉桂 干姜 细辛 丹皮 当归 牛膝 杜仲 白术 浓朴 苍术 大豆

蜜丸,每两作六丸,每服一丸,酒磨送下,将糯米粥补之。

凡妇人生理不顺,怕产者,宜服九龙丹则不娠,其故何也?此药能令脂膜生满子室,不受孕矣。

如后要嗣而受孕者,以车前子为末,温酒服一钱,数服仍可以受孕,极善之法也。

九龙丹 枸杞子(二两) 金樱子(五两,煎膏) 山楂(一两五钱) 佛座须(二两) 芡实(三两莲肉(四两) 茯苓(二两) 川芎(五钱) 当归(二两)

为末,酒和丸,每服三五十丸,或酒、或盐汤送下。男子服之精涩体健,女子服之则不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