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中风身温口多涎,卒然昏倒不能言。
急用通关开孔窍,化痰顺气治当先。
瘟疫
瘟疫众人病一般,四时不正外邪干。
要分春夏秋冬治,莫把温寒一样看。
中暑
中暑中热不相同,行人中热在日中。
避暑深堂名中暑,暑分寒热不相攻。
中湿
中湿亦因内外伤,外冲风雨内酒浆。
发为肿满浑身痛,利水和脾发汗长。
脾胃
脾胃之气要冲和,胃司纳受脾司磨。
莫使温寒一失节,损伤元气病难瘥。
痰饮
痰多数湿津液化,随气升降上中下。
百病之中兼有痰,随症调治应无价。
咳嗽
咳谓无痰却有声,嗽谓无声却有痰。
有痰有声为咳嗽,化痰理嗽自然安。
喘急
喘急须分肺实虚,夹寒夹热紧相随。
痰火诸般皆作喘,治之莫要有差疑。
哮吼
哮吼肺窍积寒痰,令人 喘起居难。
豁痰降火加调理,不遇良方病不安。
疟疾
疟是风暑不正邪,为寒为热两交加。
新疟可散亦可截,久病还当兼补佳。
痢疾
痢因湿热并气滞,赤伤血分白伤气。
赤白相杂气血伤,清热理气先通利。
泄泻
泄泻注下湿伤脾,燥湿利水补脾虚。
若还久泻肠虚滑,收涩还将正气提。
霍乱
霍乱吐泻心腹痛,转筋寒热头沉重。
内伤外感使之然,切忌米汤休早用。
呕吐
呕谓有声吐有物,寒热伤脾食即出。
和胃清火化痰涎,半夏生姜以为率。
翻胃
翻胃噎膈一般病,三阳热结吐无定。
莫将燥剂反助邪,养血生津调胃应。
咳逆
咳逆气冲上作声,声声不断火相刑。
诸逆上冲皆属火,化痰降气自安宁。
吞酸
吞酸湿热在胃口,故作酸水刺心头。
化痰清火平肝气,蔬食能调病自瘳。
痞满
痞满胸膈不通泰,令人夯闷久不快。
一消一补慢调和,莫行利药徒伤害。
胀满
胀满起来空以鼓,四肢不肿其中苦。
莫将酸利损天和,制肝补脾以为主。
水肿
水肿是湿本是脾,通身浮肿总为虚。
利水和脾兼顺气,峻攻泻水病难医。
积聚
积有五种聚有六,五脏六腑各所属。
左血右气中食痰,慢慢消熔无欲速。
五疸
五疸总是湿与热,遍身发汗小便血。
清热利水湿自除,但将此治无他说。
失血
失血大抵俱是热,阳盛阴虚妄行血。
补阴清火抑其阳,引血归经血自歇。
癫狂
癫为喜笑或不常,安神养血是奇方。
狂为痰火因太盛,平肝清火化痰良。
邪祟
邪祟难千壮实人,神虚气弱致相侵。
只扶正气虚邪退,莫费工夫祷鬼神。
头痛
头痛须详十二经,各经用药要分明。
头脑尽痛手足冷,此为真痛命当倾。
耳病
耳聋男右因色欲,女人左聋缘忿怒。
左右俱聋浓味伤,补虚顺气病除去。
鼻病
鼻病不闻臭与香,素常痰火肺间藏。
每遇风寒必便塞,清金降火最为良。
口舌
口舌生疮心脏热,凉剂徐投火自灭。
口苦肝热移于胆,此因谋虑而不决。
牙齿
牙痛湿热有胃火,有风有虫痛非可。
清火除湿更诛虫,或搽或服皆安妥。
眼目
眼角属心白属肺,上下眼色皆属脾。
瞳仁属肾黑肝木,五脏精华眼见之。
咽喉
喉痹一名为乳蛾,多因酒色七情过。
痰水上壅为肿痛,祛风清火得平和。
心痛
心痛即是胃脘疼,清热解郁药通灵。
更有虫食气心痛,临时审候要分明。
腹痛
腹痛有热亦有寒,死血食积并湿痰。
时痛时止应是热,绵绵不止作寒看。
腰痛
腰痛岂止属肾虚,三因五种要推之。
或温或凉或汗下,更兼补肾是良规。
疝气
疝气七种要详推,寒水筋血气狐颓。
湿热在内因寒里,阴肿小腹痛如锥。
香港脚
脚肿名为湿香港脚,不肿干香港脚之谓。
麻则因风痛是寒,肿乃是湿宜分利。
痹痛
五痹手足痛不仁,不过风寒湿气侵。
发散风寒除湿气,管叫疼痛不缠身。
消渴
消渴要分上下中,上属肝经中胃者。
下消属肾共三消,能食不食分治也。
浊症
浊症白色属肾虚,赤者心虚有热随。
赤要清心白补肾,化痰燥湿要须知。
遗精
遗精症是心肾虚,补精养肾涩精宜。
湿热伤脾精亦泄,理脾除湿再无遗。
淋症
五淋有热属膀胱,小便淋漓痛难当。
血石膏劳肉五症,疏理清热是良方。
小便闭
小便不通有五闭,气血痰热风者是。
悉宜用吐把气提,上窍既通下窍利。
大便闭
大便不通有虚实,阴结阳结闭不一。
或攻或补用温凉,临时对症无差失。
痔漏
痔漏名有二十四,酒色气风食五事。
未破名痔破为漏,祛风除湿解毒治。
肠
肠 即是大便血,肠风粪前色鲜洁。
脏毒粪后血暗浊,脏寒脏热不同列。
诸虫
诸虫多因湿热生,生于腹内状难明。
上攻心腹痛还定,或安或下便清宁。
妇人
妇人属阴多生气,气郁成病最难治。
诸病兼理气调经,香附是女真仙剂。
种子
人生无后实堪伤,谁识仙翁有秘方。
只在心田存一点,管叫兰桂满庭方。
妊娠
妊娠母病至胎动,母病医痊胎是和。
胎若不安触母病,但安胎气母无 。
产育
临产之妇莫惊惶,行动频频莫卧床。
瓜熟须如蒂自落,若还用药要安详。
产后
产后诸症要扶虚,恶露流通是所宜。
更有多般发热症,未可轻教汗下宜。
小儿
小儿十病元伤食,食伤发热成诸疾。
早当消导莫迟挨,免致惊痧痰食积。
惊风
急慢惊风症不同,慢宜温补急宜攻。
更有慢脾风笃症,枉叫医士费神功。
疳疾
五疳心肝脾肺肾,冷热肥瘦须辨认。
肚大青筋体瘦黄,和脾消积频频进。
癖疾
癖从皮里膜外生,肝经流血里成形。
日渐长大如猪肺,不遇仙方命必倾。
痘疹
痘疹原来是胎毒,发热轻迟重则速。
痘要温和疹要清,随机应变无胶柱。
痈疽
痈疽发背气凝起,先宜败毒后托里。
高起属阳陷属阴,阳轻阴重费调理。
瘰
瘰 相连颈项生,虚劳气郁结其形。
益气养荣并解郁,内消方显药通灵。
疔疮
疔疮名有十三种,皆由热毒附邪风。
外宜刺破敷其药,发汗须教毒外攻。
疮
疮湿毒兼风热,两脚生疮肿烂裂。
却除湿热更诛虫,葱椒汤洗后敷贴。
癜风
白癜紫癜一般风,更有汗斑亦相同。
内服败风丸散药,外将末剂察其容。
诸疮
一切无名肿毒疮,须臾肿起痛难当。
急将妙药频敷贴,免使猖狂作祸殃。
瘿瘤
瘿瘤多缘气与痰,结于身体项颈间。
惟有血瘤病最恶,未可寻常一类看。
折伤
折伤打扑痛难禁,瘀血停留忽上心。
散瘀止痛须趁早,补虚接骨慢搜索。
破伤风
破伤风症有多端,汗下和之病自安。
发散祛风能奏效,治之莫作等闲看。
- 原序
- 附刊丹方补遗序
- 自序
- 凡例
- 贸药辨真假
- 诸症歌诀
- 单方
- 经验丹方汇编
- 中风
- 预防中风
- 风气痛(附痿症、脱颏)
- 虚劳血证
- 肿胀
- 反胃噎膈
- 痰饮
- 咳嗽
- 梦遗白浊
- 伤寒瘟疫(附冒风寒方)
- 疟疾
- 痢疾
- 肠风下血
- 便血淋漓并小便闭塞
- 霍乱吐泻(附痧斑)
- 心气痛
- 一切诸痛
- 痞积
- 黄疸
- 头痛诸症(附脑漏、鼻症)
- 目疾
- 耳疾
- 牙痛牙疳(附乌须固齿方)
- 咽喉诸证(附口舌诸症)
- 瘿瘤
- 疝气(附便毒)
- 下疳及肾囊风、囊痈诸证
- 疯斑
- 香港脚足疮
- 解诸毒(附吞铜铁)
- 五绝急症
- 癫痫狂乱(附鬼祟)
- 肿毒
- 疔疮(附金疮)
- 跌扑损伤
- 破伤风
- 一切损伤
- 诸痈
- 流注
- 杨梅疮毒
- 疮
- 痔疮
- 诸疖(附火丹)
- 诸疮
- 诸般癣疮
- 兽虫伤咬
- 诸般奇症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