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出疹,见风罩没,未得清爽者,和解发之,即消毒饮。疹出已足,宜清金散风热,泻心火,使金不受火克,否则肺之母受寒邪所闭,必至痰喘声嗽,身热喉痛,不进饮食,后生疮疥,渐成疳瘵。下流传入大肠为泄泻自痢等症,良以心火未散,或咳血、吐血、衄血,或伤眼目。下流传入小肠,小便赤涩为血痢等症,以上诸症俱用降之。
润肺消毒饮∶润肺消毒用紫芩,枳壳花粉栝蒌仁,桑杏陈苏并山栀,石膏莱菔下气清,喘加麻黄淡竹沥,便闭大黄真河柳。
此汤即清金降火汤。若疹出已到指尖及天庭可用此方不必更换。若不到者,不作出齐论,但人多安静如常,且缓服之。统论看症用药加减∶以石膏、莱菔下气定喘;麻黄重用以开肺窍;生熟大黄以通闭结;竹茹开胃郁;枇杷叶蜜炙以止嗽;绿豆、芝麻解毒润肠;加竹沥消痰润燥以降火;西河柳使疹毒出于外,兼治疹后痢;地栗能治噎膈,开胃消食,除胸中之实热;白芥子豁痰、理气、发汗;水芦根降火除呕哕;白茅根治血妄行,止呃逆,兼治肺热喘急,止淋沥;木通能利小便,引火下降,加刀豆止呃下气,葱白发汗而解肌。
目录
- 子总论(第一)
- 药性(第二)
- 升药加减(第三)
- 降药加减(第四)
- 升药良方(第五)
- 降药良方(第六)
- 自拟表降备用方(第七)
- 半表半降良方(第八)
- 误降再表方(第九)
- 后(第十)
- 小便赤涩(十一)
- 大便秘结(十二)
- 泄泻(十三)
- 呕吐咳逆(十四)
- 三消症(十五)
- 不食(十六)
- 惊搐(十七)
- 失血(十八)
- 误降(十九)
- 咽喉(二十)
- 舌刺咽干(二十一)
- 音哑(二十二)
- 弄舌咂唇(二十三)
- 发狂(二十四)
- 烦躁不宁(又二十四)
- 谵语不眠(二十五)
- 咳嗽痰壅(二十六)
- 呃逆(二十七)
- 腰胁痛(二十八)
- 腹痛恶心(二十九)
- 腹胀(三十)
- 喘息(三十一)
- 预料疹后(三十二)
- 手足疼痛(三十三)
- 口渴(三十四)
- 寒热(三十五)
- 厥冷(三十六)
- 头温足冷(三十七)
- 发痒(三十八)
- 便下脓血(三十九)
- 症(四十)
- 痘疹相连(四十一)
- 表里实热(四十二)
- 疹后症(四十三)
- 发搐(即悸症四十四)
- 掏口(四十五)
- 烦哭(四十六)
- 干呕(四十七)
- 切牙(四十八)
- 谵语(四十九)
- 自汗(五十)
- 切牙惊搐热渴(五十一)
- 手揉眉目鼻面(五十二)
- 咳嗽气促喘急(五十三)
- 抠咬指甲(五十四)
- 瘾症(五十五)
- 作吐(五十六)
- 疔(五十七)
- 疹后痢(五十八)
- 触肺扬涕(五十九)
- 发热腹痛(六十)
- 舌肿无声(六十一)
- 狂躁(六十二)
- 身热不收点(六十三)
- 夹斑丹(六十四)
- 口舌生疮(六十五)
- 眼赤肿痛(六十六)
- 两目红肿(六十七)
- 月事(六十八)
- 五脏受毒辨(六十九)
- 寒热往来(七十)
- 口中臭气(七十一)
- 疹痒(七十二)
- 头目肿(七十三)
- 鼻掀口张,气喘气粗,胸胁吸动(七十四)
- 余毒不清(七十五)
- 寒战(七十六)
- 气短倦怠口干出汗(七十七)
- 紫红白三泡(七十八)
- 遍身紫黑纹(七十九)
- 连出不收(八十)
- 疹后牙根血出肿烂(八十一)
- 齿腮肿痛口角流涎(八十二)
- 五经热症(八十三)
- 瘟毒发疹(八十四)
- 疹后癖积(八十五)
- 疹后遍身糜烂(八十六)
- 疹后痧疳(八十七)
- 疹后阴囊肿痛(八十八)
- 疹后疟疾(八十九)
- 疹后生风(九十)
- 胃烂发斑(九十一)
- 余毒论(九十二)
- 摘要(九十三)
- 昏睡不醒(口燥唇干不食。九十四)
- 小便赤血(凉膀胱为主。九十五)
- 大便血痢(凉肠作主九十六)
- 呕吐咳逆(九十七)
- 咽喉痛(先治风火并治喉咙。九十八)
- 音哑(先清肺火,重用生黄芩。九十九)
- 咳嗽(肺火清则咳止矣。一百)
- 目赤上星肉浮睛(一百零一)
- 呃逆(肺气上冲,胃火呃逆。一百零二)
- 口唇齿龈燥裂血出(一百零三)
- 发痒(清脾火而去风。一百零四)
- 昏睡不食,舌胎浓,唇燥齿龈烂(一百零五)
- 肠毒发斑(一百零六)
- 走马牙疳(一百零七)
- 头疮(一百零八)
- 咽干音哑发呛(一百零九)
- 身发沸子(一百十○)
- 消肿(一百十一)
- 疹后气喘发热(一百十二)
- 疹后身瘦潮热(一百十三)
- 疹后遍身流水(一百十四)
- 附补疹子诸方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