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无他审症先,阴阳两症必须参,五善七恶休咎定,明哲先当仔细观。
夫病分内外,审症宜详,病由脏腑经络而发,痈疽亦自脏腑而成,内症必先察其表里,外症亦当审其阴阳,审症既确,施治自易。痈疽阳症之形,发为红肿,大烧大热,头尖色赤,病者时畏寒热,口干发渴,不思饮食,只喜茶水,此阳症也。阴症色青,不烧不热,不红不肿,患者饮食不多,精神犹畅。此阴症也,又有阴症似阳者,患部先红而犹赤,时烧时退,或有或无,疼痛不堪,口中焦渴,人多眩晕,此阳症兼阴也。如患者周身寒冷, 汗淋漓,疮头丰满,色多黑赤,头尖体圆,此阴症兼阳也。欲治外症,无他妙法,当先辨其阴阳,次当详其五善、七恶。五善者,一声音洪亮,二精神舒展,三疮形阳症红紫,阴症赤白,四饮食无减,五静睡不烦,此善症也,若得一、二善者,所患虽重,亦自无虞。七恶者,一声音沉滞,二坐卧难安,三头多眩闷,四阳带黑赤,阴带红紫,五瘀血时流,六周身寒冷,七人多恍惚,此七恶见其一、二者,皆不可救药。业此者审察宜详,不可 忽大意。
目录
- 嘱言
- 上编
- 总论歌
- 痈疽总论
- 痈疽总论歌
- 痈疽总论歌解
- 痈疽阳症歌
- 痈疽阴症歌
- 阴阳相半歌
- 痈疽善恶歌
- 痈疽五善歌
- 痈疽七恶歌
- 诸般坏症歌
- 中编
- 处方篇
- 锅烈制法
- 金丹制法
- 石青制法
- 银翠制法
- 附∶灵药释性
- 第一方・中九丸
- 第二方・金蚣丸
- 第三方・三香丸
- 第四方・化肉膏
- 第五方・药线
- 第六方・紫霞膏
- 第七方・千捶纸
- 第八方・太岁墨
- 第九方・代针散
- 第十方・熏洗汤
- 第十一方・天然散
- 第十二方・麻凉膏
- 第十三方・解毒膏
- 下编
- 十八问答
- 瘰
- 痰核
- 鬓疔
- 鬓疽
- 嘴疔(似指唇疔而言)
- 水疔
- 耳门痈
- 暗门闩症
- 项下桃
- 马刀痰核
- 乳花
- 乳癌
- 腰疽
- 上肚角疽
- 下肚角疽
- 便毒
- 鱼口
- 疮
- 裙边疮
- 踝花症
- 蜡烛疳
- 下疳
- 斗精疮
- 脑疽
- 对口疮
- 左肩花症
- 右肩花症
- 左右发背症
- 附骨疽
- 鹤膝风
- 脚背花
- 手掌花
- 耳层
- 鼻
- 牙泄
- 喉风
- 龙癣疮
- 龙缠疮(俗名缠腰)
- 紫癜疯
- 瘿瘤
- 棉子疮
- 天泡疮
- 小儿赤游丹毒
- 小儿肾囊风
- 痔漏门
- (一)羊奶痔
- (二)樱桃痔
- (三)鸡冠痔
- (四)莲花痔
- (五)鸡管痔
- (六)脱肛痔
- (七)曲尺痔
- (八)蝴蝶痔
- (九)盘肠痔
- (十)锁肛痔
- (十一)雌雄漏
- (十二)瓜蒂漏(亦名瓜藤漏)
- (十三)牛鼻漏
- (十四)杨梅漏
- (十五)龟尾漏
- 十三方的总结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