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气味浓薄不同,轻重不等,寒热相杂,阴阳相混,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
清阳发腠理,实四肢,清之清者也。浊阴走五脏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清中清者,养荣于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气为阳、气浓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气浓则发热。
味为阴、味浓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味浓则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甘淡之热者,为阴中之阳,酸苦咸之寒者,为阳中之阴。如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为利水而泄下?内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乎太阴也。麻黄甘、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为发汗而上升?内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发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乎太阳也。附子气味俱浓,其性热,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气味俱浓,其性寒,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淡竹乃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苦茶乃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
药有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内经曰,补泻在味,随时换气,故升以散之,散其在表拂郁也。甘以缓之,缓其大热大寒也。淡以渗之,渗其内湿,利小便也。苦以泄之,泄其上升之火也。酸以收之,收其精散之气也。咸以软之,软其燥结之火也。春气温而宜用凉药,夏气热而宜用寒药,秋气凉而宜用温药,冬气寒而宜用热药,此特四时之正耳,若病与时违,又不拘此例也。假如夏月忌发散,苟表实极重之症,虽用麻黄一两何妨,其余可以例推。病在上而宜用升药,病在下而宜用降药,病在外而宜用浮药,病在内而宜用沉药,故经曰,升降浮沉则顺之,谓顺其升降浮沉药味之性也。
寒
目录
- 序
- 新刻药鉴卷之一寒热温平四赋,增补东垣未尽之意
- 药性(寒门)
- 药性(热门)
- 药性(温门)
- 药性(平门)
- 新刻药鉴卷之一
- 用药分根梢
- 制药资水火
- 用药丸散例
- 解药毒法
- 用药生熟法
- 药性阴阳论
- 病症标本论
- 取方之法
- 论各经补泻及专主泻火药
- 用药之法
- 引经药性
- 十八反药性
- 十九畏药性
- 孕妇禁忌药性
- 六陈药性
- 五郁主病
- 六气主病
- 风类
- 热类
- 湿类
- 火类
- 燥类
- 寒类
- 病机赋
- 脉病机要
- 运气诀要
- 论升麻柴胡
- 论升麻柴胡槟榔木香四味同用功效
- 论十全大补汤当用不当用之要诀
- 新刻药鉴卷之二
- 人参
- 黄
- 白术
- 甘草
- 桂皮
- 干姜
- 生姜
- 附子
- 细辛
- 丁香
- 木香
- 当归
- 芍药
- 熟地黄
- 生地黄
- 川芎
- 鹿角胶
- 阿胶
- 犀角
- 麦冬
- 天冬
- 升麻
- 柴胡
- 葛根
- 杏仁
- 麻黄
- 羌活
- 独活
- 防风
- 荆芥
- 薄荷
- 紫苏
- 白芷
- 白石膏
- 茯苓
- 陈皮
- 半夏
- 苍术
- 浓朴
- 枳壳
- 枳实
- 青皮
- 香附
- 乌药
- 山楂
- 神曲
- 大麦
- 缩砂仁
- 益智
- 藿香
- 吴茱萸
- 茴香
- 三棱
- 莪术
- 肉蔻
- 白蔻
- 草蔻
- 酸枣仁
- 黄柏
- 黄连
- 黄芩
- 连翘
- 栀子
- 大黄
- 玄明粉
- 滑石
- 车前子
- 葶苈子
- 地肤子
- 瞿麦
- 木通
- 通草
- 泽泻
- 猪苓
- 知母
- 贝母
- 天花粉
- 桔梗
- 牛蒡子
- 玄参
- 地骨皮
- 侧柏叶
- 牡丹皮
- 桑白皮
- 红花
- 桃仁
- 苏木
- 紫草
- 茜草
- 杜仲
- 牛膝
- 败龟板
- 山茱萸
- 五味子
- 枸杞子
- 甘菊
- 山药
- 茯神
- 远志
- 石菖蒲
- 汉防己
- 龙胆草
- 槟榔
- 草果
- 常山
- 乌梅
- 青黛
- 南星
- 姜蚕
- 全蝎
- 天麻
- 蟾酥
- 辰砂
- 蝉蜕
- 苦参
- 前胡
- 沙参
- 何首乌
- 皂荚刺
- 穿山甲
- 竹沥
- 山豆根
- 大腹皮
- 薏苡仁
- 芡实米
- 秦艽
- 地榆
- 仙茅
- 续断
- 香薷
- 茵陈
- 马鞭草
- 海藻
- 水萍浮芹
- 牵牛
- 蒲黄
- 肉苁蓉
- 张跋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