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型 |
补益剂 |
组方 |
熟地黄八钱 (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 (各9g) |
出处 |
《小儿药证直诀》 |
主治 |
肝肾阴虚证。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
用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现代用法:亦可水煎服)。 |
病机 |
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肝为藏血之脏,精血互可转化,肝肾阴血不足又常可相互影响。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腰膝痠软无力,牙齿动摇;脑为髓海,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精不上承,或虚热上扰清窍,故耳鸣耳聋;肾藏精,为封藏之本,肾阴虚则相火内扰精室,故遗精;阴虚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小儿囟门不合,是肾虚生骨迟缓所致。治宜滋补肝肾为主,适当配伍清虚热泻湿浊之品。 |
方解 |
|
化栽 |
|
禁忌 |
|
方歌 |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研,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再入磁柴可潜阳,耳鸣耳聋俱可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