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bǎi hé]

分类 叶子类
别名 重迈、中庭、重箱、摩罗、强瞿、百合蒜、蒜脑薯。
药性
药味
归经 肺,心
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区。
来源 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 或细叶百合Lilium pumilum DC. 的干燥肉质鳞叶。
功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性状 卷丹:鳞叶长2~3.5cm,宽1.5~3cm,厚1~3cm,表面乳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直的脉纹3~8条,质硬而脆;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百合: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长1.5~3cm,宽0.5~1cm,厚约4mm,有脉3~5条,有的不明显。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样,无臭,味苦。细叶百合:鳞叶长约5.5cm,宽约2.5cm,厚至3.5mm,色较暗,脉纹不太明显。
炮制
成品
原生
《神农本草经》:百合

味甘平。

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

《吴普》曰:百合一名重迈,一名中庭,生冠朐及荆山。(艺文类聚引云:一名重匡)

《名医》曰:一名重箱,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荆州,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玉篇云:蹯,百合蒜也。

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吴普》曰∶百合,一名重迈,一名中庭。生冠朐及荆山(《艺文类聚》引云∶一名重匡)。《名医》曰∶一名重箱,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荆州。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案∶《玉篇》云∶蹯,百合蒜也。
《证类本草》:百合

(百合_图缺)

味甘,平,无毒。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一名重箱,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荆州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根如胡蒜,数十片相累。人亦蒸煮食之,乃言初是蚯蚓相缠结变作之。俗人皆呼为强仇,仇即瞿也,声之讹尔。亦堪服食。唐本注云∶此药有二种∶一种细叶,花红白色。一种叶大茎长,根粗花白,宜入药用。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百合,使,有小毒。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治香港脚,热咳逆。吴氏云∶百合一名重迈,一名中庭。生冤朐及荆山。日华子云∶白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 、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又云红百合,凉,无毒。治疮肿及疗惊邪。此是红花者,名连珠。

图经曰∶百合,生荆州川谷,今近道处处有之。春生苗,高数尺。秆粗如箭,四面有叶如鸡距,又似柳叶,青色,叶近茎微紫,茎端碧白。四、五月开红、白花,如石榴觜而大。根如胡蒜,重叠生二、三十瓣。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人亦蒸食之,甚益气。又有一种,花黄有黑斑,细叶,叶间有黑子,不堪入药。徐锴《岁时广记》∶二月种百合法,宜鸡粪。或云百合是蚯蚓所化,而反好鸡粪,理不可知也。又百合作面最益人,取根曝干捣细筛,食之如法。

张仲景治百合病,有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凡四方,病名百合,而用百合治之,不识其义。

食疗云∶平。主心急黄。蒸过蜜和食之,作粉尤佳。红花者名山丹,不甚良。圣惠方∶治肺脏壅热烦闷。新百合四两,蜜半盏,和蒸令软,时时含一枣大,咽津。又方∶治伤寒,腹中满痛。用百合一两,炒令黄色,捣为散,不计时候,粥饮调下二钱服。孙真人食忌∶治阴毒伤寒。

煮百合浓汁,服一升良。胜金方∶治耳聋疼痛。以干百合为末,温水调下二钱匕,食后服。

衍义曰∶百合,张仲景用治伤寒坏后百合病,须此也。茎高三尺许,叶如大柳叶,四向攒枝而上。其颠即有淡黄白花,四垂向下覆,长蕊。花心有檀色,每一枝颠,须五、六花。子紫色,圆如梧子,生于枝、叶间。每叶一子,不在花中,此又异也。根即百合,其色白,其形如松子壳。四向攒生,中间出苗。

《本草纲目》:百合

「释名」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根)甘、平、无毒。

「主治」

1、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序煮取一升。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此方名“百合知母汤”。如已吐过,则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鸡蛋白一个,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鸡子汤”。如已泻过,则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加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代赭汤”。如未经汗、吞、下,则用百合枚,水泡一领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黄汁一升,令两汁合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地黄汤”。如病已变成消渴,则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温洗病人,洗毕,令病人吃白汤饼。如病已变成热症,则用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共研为末,水冲一匙,微泻即见药效。如病已变成腹满作痛,则用百合炒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肺脏热。烦闷咳嗽。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3、肺病吐血。用新百合捣汁,水送服。煮百合吃亦可。

4、风疹流走。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5、疮肿不穿。用野百合同盐捣泥敷涂。

6、天泡疮。用生百合捣涂,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晒干为末,调菜油涂搽亦有效。

7、肠风下血。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为末,开水冲服。

《长沙药解》:百合

【本经】味甘平。主邪气腹张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凉金泻热,清肺除烦。

《金匮》百合知母汤百合七枚,知母二两。治百合病,发汗后者。伤寒之后,邪气传变,百脉皆病,是为百合。其证眠食俱废,吐利皆作,寒热难分,坐卧不安,口苦便赤,心烦意乱,不能指其为何经何脏之病也。然百脉之气,受之于肺,肺者,百脉之宗也,是宜清肺。其在发汗之后者,津枯而金燔,百合清肺而生津,知母凉金而泻热也。

滑石代赭汤百合七枚,滑石三两碎,代赭石如鸡子大。治百合病,下之后者。下败中脘之阳,土湿胃逆,肺热郁蒸。百合清肺而泻热,滑石、代赭,渗湿而降逆也。

百合鸡子汤百合七枚,煎汤,入鸡子黄一枚,搅匀煎。治百合病,吐之后者。吐伤肺胃之津,金土俱燥。百合清肺热而生津,鸡子黄补脾精而润燥也。

百合地黄汤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斤。入百合汤,煎服。大便当如漆。治百合病,不经发汗、吐、下,病形如初者。不经发汗、吐、下,而瘀热淫蒸,败浊未泄。百合清肺而泻热,生地黄汁凉泻肠胃而下垢浊也。

百合洗方百合一斤,水一斗,渍一宿,洗身。洗后食煮饼,勿以盐。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火炎金燥,则肺热不解,变而为渴。肺主皮毛,百合洗皮毛,以清肺热也。

百合滑石散百合一两,滑石二两。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微利,止服,热则除。治百合病,变发热者。湿动胃逆,肺郁生热。百合清金而泻热,滑石利水而除湿也。

百合凉金润燥,泻热消郁,消肃气分之上品。其诸主治,收涕泪,止悲伤,开喉痹,通肺痈,清肺热,疗吐血,利小便,滑大肠,调耳聋、耳痛,理胁痈、乳痈、发背诸疮。

水渍一宿,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煎汤用。

《雷公炮制药性解》:百合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肺大小肠四经。主鬼魅邪气,热咳吐血,润肺宁心,定惊益志。

攻发背,消痈肿,除胀满,利二便。

按∶百合性润,故入心肺诸经,虽能补益,亦伤肺气,不宜多服。

《本草经集注》:百合

味甘,平,无毒。主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肿,止涕泪。一名重箱,一名重迈,一名摩罗,一名中逢花,一名强瞿。生荆州川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近道处处有,根如胡蒜,数十片相累,人亦蒸煮食之。乃言初是蚯蚓相缠结变作之,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