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bān máo]

分类 动物类
别名
药性
药味
归经
产地 主产于安徽、河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来源 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功效 破血消癓,攻毒蚀疮。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性状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己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黄黑小斑蝥:体型较小,长1~1.5cm。
炮制
成品
原生
《证类本草》:斑蝥

(斑蝥_图缺)

味辛,寒,有毒。主寒热,鬼疰,蛊毒,鼠 ,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胎。一名龙尾。生河东川谷。八月取,阴干。(马刀为之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陶隐居云∶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七月、八月,大豆叶上甲虫,长五、六分,黄斑纹乌腹者,今所在有之。吴氏云∶斑蝥,一名斑蚝(音刺),一名龙蚝,一名斑菌,一名 发,一名盘蛩,一名晏青。神农∶辛。歧伯∶咸。

桐君∶有毒。扁鹊∶甘,有大毒。生河内川谷或生水石。药性论云∶斑蝥,使,一名龙苗,有大毒。能治瘰 ,通利水道。日华子云∶恶豆花。疗淋疾,敷恶疮, 烂。入药除翼、足,熟炒用。生即吐泻人。

图经曰斑蝥,生河东川谷,今处处有之。七月、八月大豆盛时,此虫多在叶上,长五、六分,甲上黄黑斑纹,乌腹尖喙,如巴豆大,就叶上采之,阴干。古方∶书多有用此,其字或作斑蠡,亦作斑蚝,入药不可令生,生即吐泻人。

外台秘要救急治疔肿方∶斑蝥一枚捻破,以针划疮上,作米字封之,即根乃出。又方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经验方大治大人、小儿瘰 内消方∶斑蝥一两,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蝥炒,令米焦黄,去米不用,细研,入干薄荷末四两同研,令匀,以乌鸡子清丸如绿豆大。空心腊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却每日减一也,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肘后方治沙虱毒。斑蝥二枚∶一枚末服之;一枚烧令烟绝,研末,以敷疮中。立瘥。广利方治瘰 经久不瘥。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以浆水一盏,空腹吞之,用蜜水下,重者不过七枚瘥。又方妊娠或已不活,欲下胎。烧斑蝥末,服一枚,即下。

衍义曰斑蝥,须糯米中炒米黄为度,妊身人不可服。为能溃人肉,治淋药多用,极苦,人尤宜斟酌。下条芫青,其用与此不相远,故附于此。

《本草纲目》:斑蝥

「释名」斑猫、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辛、寒、有毒。

「主治」

1、瘰疬不消。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后,每日减服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以消为度。又方: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空腹时节浆水或蜜水一碗送服。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

2、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用斑蝥研为末,加蒜捣如膏药,调水贴患处。不久脓出,即去药。

3、疔肿拔根。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疮上划成米字形开口后,即将斑蝥封住,不久出根。

4、积年癣疮。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患处。

5、疣痔黑子。用斑取得三个、砒霜少许、糯米五钱,同炒黄,去米,加蒜一个,捣烂点疣痔上。

6、妊娠胎死。用斑蝥一枚,烧过,研为末,水送服,即下。

《雷公炮制药性解》:斑蝥

味辛咸,性寒有大毒,不载经络。主寒热鬼疰,虫毒鼠漏,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利水道堕胎。凡使去足翅,拌糯米炒,米黄为度,马刀为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曾青,豆花。

按∶斑蝥入腹,有开山凿岭之势,最称猛烈,故辄致腹痛不可忍。余见里中一壮年患痞疾,服斑蝥数剂,初则大泻不止,烦闷欲绝,断则二便来红,三日而死。自非百药不效之病,不

《本草经集注》:斑蝥

味辛,寒,有毒。主治寒热,鬼疰,蛊毒,鼠 ,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伤人肌,堕胎。一名龙尾。生河东川谷。八月取,阴干。马刀为之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豆花时取之,甲上黄黑斑色,如巴豆大者是也。(《大观》卷二十二,《政和》四四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