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dān shēn]

分类 根茎类
别名 郄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紫丹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大红袍、蜜罐头、血参根、朵朵花根、蜂糖罐、红丹参。
药性 微寒
药味
归经
产地 主产山东、江苏、安徽、四川等地。
来源 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性状 药材多为带根茎的根,根茎粗短,有茎基残余,下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呈砖红色,粗糙,具多数纵沟或皱纹,有须根痕,外部栓皮常鳞片状剥落,皮层有时开裂,长8~22cm,直径5~12mm,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疏松有裂隙,皮部棕渴色或砖红色,韧皮部狭。形成层明显,淡棕色,木质部导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炮制
成品
原生
《神农本草经》:丹参

味苦微寒。

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一名却蝉草。生川谷。

《吴普》曰:丹参,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一名却蝉草,神农桐君黄帝雷公扁鹊苦无毒,李氏大寒,岐伯咸,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阴,茎华小方如荏,毛,根赤,四月华紫,五月采根阴干,治心腹痛(《御览》)。

《名医》曰: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及太山,五月采根,暴干。

案《广雅》云:却蝉,丹参也。

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一名却蝉草。生川谷。《吴普》曰∶丹参,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一名却蝉草。神农、桐君、黄帝、雷公、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岐伯∶咸。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阴。茎花小方如荏,毛、根赤,四月花紫,五月采根,阴干,治心腹痛(《御览》)。《名医》曰∶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及太山,五月采根,曝干。案∶《广雅》云∶却蝉,丹参也。
《证类本草》:丹参

(丹参_图缺)

味苦,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一名 蝉草,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川谷及泰山。五月采根,曝干。(畏咸水,反藜芦。)

陶隐居云∶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义阳,非江东临海之桐柏也。今近道处处有。

茎方有毛,紫花,时人呼为逐马。酒渍饮之疗风痹。道家时有用处,时人服多眼赤,故应性热。今云微寒,恐为谬矣。唐本注云∶此药冬采良,夏采虚恶。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紫苏有细毛;花紫亦似苏花;根赤,大者如指,长尺余,一苗数根。今所在皆有,九月、十月采根。药性论云∶丹参,臣,平。能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百邪鬼魅,腹痛,气作声音鸣吼,能定精。萧炳云∶酒浸服之,治风软脚,可逐奔马,故名奔马草,曾用有效。日华子云∶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又名山参。

图经曰∶丹参,生桐柏山川谷及泰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随州亦有之。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秆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五月采曝干。又云冬月采者良,夏月采者虚恶。

圣惠方∶治寒疝,小腹及阴中相引痛,白汗出欲死。以丹参一两,杵为散。每服热酒调下二钱匕,佳。千金方∶治落胎,身下有血。丹参十二两,以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梅师方∶治中热油及火烧,除外痛。丹参八两,细锉,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敷疮上。《肘后方∶》同。

《本草纲目》:丹参

「释名」赤参、山参、郗蝉草、木羊乳、逐马、奔马草。

「气味」(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1、月经不调,产前胎动,产后恶血不下,冷热劳,腰脊痛,骨节烦疼等症。用丹参洗净,切片,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此方称“丹参散”。

2、小科下血。用丹参十二两,加酒五升,煮成三升。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不能饮酒者,可用水煎服。

3、寒疝腹痛(小腹和阴部牵引痛)。用丹参一两,研细。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4、小儿惊发热。用丹参、雷丸各半两,与猪油二两,同煎几次,去渣,取汁收存。用时,摩汁在儿身。此方称“丹参摩膏”。

5、乳痈。用丹参、白芷、芍药各二钱,口咬细,醋淹一夜,加猪油半斤,微火煎成膏。去渣,取浓汁敷乳上。

6、热油烫伤与火伤。用丹参八两,锉碎,加水稍稍调拌,放入羊油二斤中煎过。取以涂伤处。

《雷公炮制药性解》:丹参

味苦,性微寒无毒,入心经。养神定志,破结除症,消痈散肿,排脓止痛,生肌长肉,治风邪留热,眼赤狂闷,骨节疼痛,四肢不遂。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理妇人经脉不调,血崩带下。

按∶丹参色赤属火,味苦而寒,故入手少阳经,以疗诸般血证。

《本草经集注》:丹参

味苦,微寒,无毒。主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一名 蝉草,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川谷及太山。五月采根,曝干。(畏咸水,反藜芦。)

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义阳,非江东临海之桐柏也。今近道处处有,茎方有毛,紫花,时人呼为逐马。酒渍饮之,治风痹。道家时有用处,时人服之多眼赤,故应性热,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