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gān sōng]

分类 根茎类
别名 甘香松、香松。
药性
药味 辛,甘
归经
产地 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来源 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用于中焦寒凝气滞,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
性状 本品多弯曲,上粗下细,长5~18cm。根茎短,上端有残留茎基,外被多层枯叶殖基,呈膜质片状或纤维状,外层棕黑色,内层棕色或黄色。根单一,有的数条交结,并列或分枝,长6~16cm,直径0.3~1cm;表面皱缩,棕褐色,有细根和须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粗糙,皮部深棕色,常成裂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叶苦、辛,有清凉感。
炮制 春、秋二季采收,愉秋季采者为佳。采挖后去净泥沙,不可用水洗,以免损失香气。除去殖茎及细根,晒干或阴干。
成品
原生
《证类本草》:甘松

(甘松香_图缺)

味甘,温,无毒。主恶气,卒心腹痛满,兼用合诸香,丛生,叶细。《广志》云∶甘松香出姑臧。(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治心腹胀,下气。作浴汤,令人身香。

图经曰∶甘松香,出姑臧,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草,根极繁密。八月采,作汤浴令人体香。

陈藏器云∶丛生,叶细,出凉州。海药云谨按《广志》云∶生源州,苗细引蔓而生。又陈氏云∶主黑皮 ,风疳齿 ,野鸡痔。得白芷、附子良。合诸香及 衣妙也。

《本草纲目》:甘松

「释名」苦弥扯。

「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心腹痛满,脾积郁,肾虚齿痛,面痣风疮,脚气浮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