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huáng bò]

分类 树皮类
别名 川黄柏
药性
药味
归经 膀胱,肾
产地 主产四川、重庆、贵州等地。
来源 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
功效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性状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炮制 1、黄柏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2、盐黄柏 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炒干。 3、黄柏炭 取黄柏丝,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
成品
原生
《证类本草》:黄柏

(柏木(黄柏也)_图缺)

味苦,寒,无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胆,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久服通神。

一名檀桓。主心腹百病,安魂魄,不饥渴。久服轻身延年,通神。生汉中山谷及永昌。(恶干漆。)

陶隐居云∶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浓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柏,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多刺,皮亦黄,亦主口疮。唐本注云∶子柏,一名山石榴,子似女贞,皮白不黄,亦名小柏,所在有。今云皮黄,恐谬矣。按今俗用子柏,皆多刺小树,名刺柏,非小柏也。今按陈藏器本草云∶柏皮,主热疮 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黄柏,树高数丈,叶似吴茱萸,亦如紫椿,皮黄,其根如松下茯苓,今所在有。

本黄柏,使,平。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日华子云∶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回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身皮力微次于根。

图经曰∶柏木,黄柏也。生汉中山谷及永昌,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木高数丈,叶类茱萸及椿、楸叶,经冬不凋。皮外白,里深黄色。根如松下茯苓作结块。五月、六月采皮,去皱粗,曝干用。其根名檀桓。《淮南万毕术》曰∶柏令面悦,取柏三寸,土瓜三枚,大枣七枚,和膏汤洗面,乃涂药,四、五日光泽矣。唐·韦宙《独行方》主卒消渴,小便多。

黄柏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意饮,数日便止。别有一种多刺而小,细叶者,名刺柏,不入药用。又下品有小柏条,木如石榴,皮黄,子赤如枸杞,两头尖,人锉以染黄,今医家亦稀用。

雷公云∶凡使,用刀削上粗皮了,用生蜜水浸半日,漉出晒干,用蜜涂,文武火炙令蜜尽为度。凡修事五两,用蜜三两。外台秘要∶口中及舌生疮烂,锉黄柏含之。千金方∶治小儿重舌。以黄柏、苦竹沥浸沥点舌上。肘后方∶咽喉卒肿,食饮不通。黄柏捣敷肿上,冷复易之,用苦酒和末佳。又方∶伤寒时气温病,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亦治毒攻阴肿。细锉黄柏五斤,以水三升煮渍之。《伤寒类要》同。葛氏方∶男子阴疮损烂,水煮黄柏洗,白蜜涂之。又方∶卒喉痹。取黄柏片切含之。又黄柏一斤 咀,酒一斗,煮三沸去滓,恣饮便愈。

又方食自死六畜肉中毒。黄柏末服方寸匕,未解再服之。经验方治呕血。黄柏好者以蜜涂之。

干杵为末,和麦门冬熟水调下二钱匕,立瘥。梅师方∶治痈疽发背或发乳房,初起微赤,不急治之,即煞人。

慢火上炙焦捣末。每服二钱,温糯米饮调下。十全博救∶治小儿热泻。用黄柏削皮后,焙杵为末,用薄米饮为丸如粟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深师方∶疗伤寒热病口疮。黄柏皮削去上粗皮,取里好处薄削,以崖蜜渍之一宿,唯欲令浓,含其汁良久吐,更含。若胸中热,有疮时,饮三、五合尤佳。《衍义曰∶柏木,今用皮,以蜜匀炙,与青黛各一分,同为末,入生龙脑一字,研匀,治心脾热。舌颊生疮,当掺疮上,有涎即吐。又张仲景柏皮汤,无不验。《伤寒论》中已着。

《长沙药解》:黄柏

【本经】蘖木。味苦寒。主五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创。一名檀桓。生山谷。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阴脾经。泻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

《伤寒》乌梅丸方在乌梅。用之治厥阴伤寒,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食即吐蛔。以木郁则虫化,郁冲而生上热,黄柏泻郁升之上热而杀蛔虫也。

白头翁汤方在白头翁。用之治厥阴病,热利下重者。以木郁则利作,郁陷而生下热,黄柏泻郁陷之下热而举重坠也。

《金匮》栀子柏皮汤方在栀子。用之治太阴病,身黄发热者。大黄硝石汤方在大黄。用之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者。以乙木湿陷,不能疏泄,郁生下热,传于膀胱,水窍不开,溢于经络,则身黄腹满而发热,黄柏泻湿热而清膀胱也。

阳衰土湿,乙木不达,抑遏而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泻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最泻肝肾脾胃之阳。后世庸工,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著书立说,传流不息,误人多矣。

黄柏清脏腑之湿热,柏皮清经络之湿热,故发热身黄用柏皮。

《雷公炮制药性解》:黄柏

味苦,性寒无毒,入肾膀胱二经。主泻下焦隐伏之火,安上焦虚哕之虫,除脐下痛,补肾水衰,止血痢,治痈疮,明眼目,利小便,除湿热,疗女子热崩。盐酒多炒,免致寒入于肾,恶干漆,肉浓鲜黄者佳。

按∶黄柏沉而属阴,故主肾与膀胱诸证。其性苦寒,能泄亢盛之阳,以坚肾部。则水主既盛,阳光自遏,而阴血无火烁之患矣,岂实有滋补之功哉!若肾家无火,两尺微弱,或左尺独旺者,均不宜用。

《药鉴》:黄柏

气寒味苦,气味俱浓,无毒,沉也,阴也。盐水炒之,走少阴而泻肾火也,后人以为补肾者,误矣。盖肾家火旺,及两尺脉盛,而为身热目疼喉痹诸疾者,用之泻火,则肾亦坚固,而无狂荡之患也,岂诚有补益之功哉。故肾家无火,及两尺脉微弱者,皆不宜用。若佐四物汤入鹿角胶用之,一则以生水,一则以泻火,是补其不足,而去其有余,此天一生水之妙剂也,乳制为佳。佐黄 、入牛膝,使足膝气力涌出,痿蹶即瘥。同苍术独活,又能除腰膝以下至足分之风湿肿痛痈疽也。佐泽泻茯苓,又能利小便之赤滞。解毒汤用之,取其引热毒下从膀胱经出也。与破故纸同用,治血崩大有奇功。与生蜂蜜同用,敷口疮极有神效。又治上焦实热,多制为良,取其缓也。中焦实热,单制为良,取其缓在中也。下焦实热,不制为良,取其速下也。或佐以三焦之药,亦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