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tù sī zi]

分类 果实类
别名 菟丝实、吐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
药性
药味
归经 脾,肝,肾
产地 主产江苏、河北、吉林等地。
来源 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效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
性状 菟丝子种子类圆形,腹棱线明显,两侧常凹陷,长径1.4~1.6mm,短径0.9~1.1m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因具有细密突起的小点儿微粗糙,种皮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中央为卷旋3周的胚,胚乳膜质套状,位于胚周围,气微,味微苦、涩。
炮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成品
原生
《神农本草经》:菟丝子

味辛平。

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名菟芦,生川泽。

《吴普》曰:菟丝,一名玉女,一名松萝,一名鸟萝,一名鸭萝,一名复实,一名赤网,生山谷(《御览》)。

《名医》曰:一名菟缕,一名唐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生朝鲜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九月,采实暴干。

案《说文》云:蒙,玉女也;《广雅》云:菟邱,菟丝也,女萝,松萝也;《尔雅》云:唐蒙,女萝,女萝,菟丝,又云蒙,玉女;《毛诗》云:爱采唐矣,《传》云唐蒙,菜名,又茑与女萝,《传》云,女萝,菟丝松萝也;陆玑云:今菟丝蔓连草上生,黄赤如金,今合药,菟丝子是也,非松萝,松萝自蔓松上,枝正青,与菟丝异;《楚词》云:被薛荔兮带女萝;王逸云:女萝,菟丝也;《淮南子》云: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高诱注云,茯苓,千岁松脂也,菟丝生其上,而无根,旧作菟,非。

《证类本草》:菟丝子

(菟丝子_图缺)

味辛、甘,平,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一名菟芦,一名菟缕,一名 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音羸。)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九月采实,曝干。(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 菌。)

陶隐居云∶宜丸不宜煮,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蓝 、麻蒿上。旧言下有茯苓,上生菟丝,今不必尔。其茎挪以浴小儿,疗热痱(音沸)用。其实,先须酒渍之一宿,《仙经》、俗方并以为补药。臣禹锡等谨按吕氏春秋云∶或谓菟丝无根也。其根不属地,茯苓是也。抱朴子云∶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菟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又《内篇》云∶菟丝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之立变化。药性论云∶菟丝子,君。能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久服延年,驻悦颜色。又主消渴,热中。日华子云∶补五劳七伤,治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苗茎似黄麻线无根,株多附田中草被缠死,或生一丛如席阔。开花结子不分明,如碎黍米粒。八月、九月以前采。

图经曰∶菟丝子,生朝鲜川泽田野,今近京亦有之,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如丝综蔓延草木之上。或云无根,假气而生。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土黄色。九月收采,曝干。得酒良。其实有二种∶色黄而细者名赤网。色浅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并同。谨按《尔雅》云∶唐蒙女萝。女萝,菟丝。释曰∶唐也,蒙也,女萝也,菟丝也,一物四名。而《本经》并以唐蒙为一名。又《诗》云∶茑与女萝。《毛传》云∶女萝,菟丝也。陆机云∶今合药菟丝也,而《本经》菟丝无女萝之名。别有松萝条,一名女萝,自是木类寄生松上者,亦如菟丝寄生草上,岂二物同名,《本经》脱漏乎?又《书传》多云菟丝无根,其根不属地。今观其苗,初生才若丝,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则缠绕随而上生。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信《书传》之说不谬矣。然云∶上有菟丝,下有茯苓,茯苓抽则菟丝死。又云∶菟丝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之,今人未见其如此者,岂自一类乎?仙方多单服者,取实酒浸,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筛末,酒服,久而弥佳,兼明目。其苗生研汁,涂面斑神效。

雷公曰勿用天碧草子,其样真相似,只是天碧草子味酸涩并粘,不入药用。其菟丝子禀中和凝正阳气受结,偏补人卫气,助人筋脉,一茎从树感枝成,又从中春上阳结实,其气大小受七镒二两。全采得,去粗薄壳了,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一去三千余杵成粉,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肘后方∶治卒肿,满身面皆洪大。菟丝子一升,酒五升,渍二、三宿,每服一升,日三服。又方∶治痔发,痛如虫啮。菟丝子熬令黄黑末,和鸡子黄涂之,亦治谷道中赤痛。又方∶治面上粉刺。捣菟丝子绞取汁,涂之瘥。经验后方∶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菟丝子洗秤一两,牛膝一两,同浸于银器内,用酒过一寸,五日曝干为末,将元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又方∶固阳丹∶菟丝子二两,酒浸十日,水淘焙干为末,更入杜仲一两,蜜炙捣,用薯蓣末酒煮为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用酒下五十丸。子母秘录治小儿头疮及女人面疮,菟丝汤洗。产书∶治横生。菟丝子为末,酒调下一钱匕,米饮调亦得。修真方∶神仙方∶菟丝子一斗,酒一斗。浸良久漉出曝干,又浸,以酒尽为度。每服二钱,温酒下,日二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加至三钱匕。服之令人光泽,三年老变为少,此药治腰膝去风,久服延年。

衍义曰∶菟丝子,附丛木中,即便蔓延,花实,无绿叶,此为草中之异。其上有菟丝,下有茯苓之说未必耳。已于茯苓条中具言之。

《本草纲目》:菟丝子

「释名」菟缕、菟、菟芦丘、赤纲、玉女唐蒙、火焰草、野狐丝、金线草。

「气味」(子)辛、甘平、无毒。

「主治」

1、消渴不止。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2、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中泄精)。用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茯菟丸”。

3、小便淋沥。用菟丝子煮汁饮服。

4、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号晕心慌)。用菟丝子、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盐汤送下。

5、腰膝疼痛(顽麻无力)。用菟丝子(洗过)一两、牛膝二两,酒泡过,取出晾干,研为末,将原酒煮糊调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6、肝伤目暗。用菟丝子三两,泡酒中三天,取出晾干,研为末,以鸡蛋白和药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7、身、面突然浮肿。用菟丝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两、三夜,每饮一升。一天三次,肿不消,继续服药。

8、癣疮。用菟丝子炒过,研为末,加油调匀敷疮上。

9、痔疮。用菟丝子熬成黄黑包,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

《雷公炮制药性解》:菟丝子

味甘辛,性平无毒,入肾经。主男子肾虚精寒,腰膝冷痛,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鬼交泄精,久服强阴坚骨,驻颜明目轻身,令人多子。浸五宿,蒸熟,杵作饼,晒干研用。

山药,松脂为使,恶藿菌。

按∶雷公云∶菟丝子禀受中和,凝正阳气,故宜入补少阴,温而不燥,不助相火,至和至美之剂,宜常用之。

雷公云∶凡使勿用天碧草子,其样真相似。只是天碧草子,味酸涩,并粘,不入药用,其菟丝子禀中和正阳之气所结,补卫气,助人筋脉。采得去粗薄壳,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三千余成粉,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

《本草经集注》:菟丝子

味辛、甘,平,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一名生菟芦,一名菟缕,一名 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九月采实,曝干。(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 菌,宜丸不宜煮。)

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蓝、苎麻、蒿上。旧言下有茯苓,上生菟丝,今不必尔,其茎,《政和》一五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