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胆子
分类 | 果实类 |
别名 | 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归经 | 大肠,肝 |
产地 | 主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
来源 | 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 (L.) 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 |
功效 |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
性状 | 核果卵形或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4~7mm,表面黑色,有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鸟嘴状短尖的花柱残基,腹背两侧有较明显的棱线,基部钝圆,有凹点状果柄痕,果肉易剥落;果核坚硬,破开后内面灰棕色平滑,内含种子1颗。种子卵形,长4~7mm,直径3~5mm,表面乳白色或黄白色,有稍隆起的网纹,顶端短尖呈鸟嘴状,其下有长圆形种脐,近基部有棕色圆形合点,种脐与合点间有稍隆起的种脊;种皮薄,胚乳和胚富油性。气微特异,味极苦。 |
炮制 | 秋、冬果实成熟,待果皮变黑色时,分批采收,扬净,晒干。 |
成品 | |
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