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车使者[chì chē shǐ zhě]

分类 动物类
别名 小锦枝、毛骨草、天门草、猴接骨、岩下青、拔血红、坑兰、风湿草、半边山、见血青。
药性
药味
归经
产地 分布于华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赤车的全草及根。
功效 祛风胜湿,活血行瘀,解毒止痛。主风湿骨痛;跌打肿痛;骨折;疮疖;牙痛;骨髓炎;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炎;肝炎;支气管炎;毒蛇咬伤;烧烫伤
性状
炮制 夏、秋季拔起全草,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成品
原生
《证类本草》:赤车使者

味辛、苦,温,有毒。主风冷邪疰,蛊毒症瘕,五脏积气。

唐本注云∶苗似香 、兰香,叶、茎赤,根紫赤色,生溪谷之阴,出襄州。八月、九月采根,晒干。(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根紫如茜根,生荆州、襄州山谷,二月、八月采。药性论云∶赤车使者,有小毒。能治恶风冷气,服之悦泽皮肌,好颜色。

雷公云赤车使者,元名小锦枝。凡使并粗捣用,七岁童子小便拌了,蒸令干更晒。每修事五两,用小儿溺一溢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