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黄[dòu huáng]

分类 其他类
别名 大豆黄。
药性
药味
归经 胃,脾
产地
来源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黑色种子蒸罨加工而成。
功效 祛风除湿;健脾益气。主治湿痹;关节疹痛;脾虚食少;胃脘妨闷;阴囊湿痒。
性状
炮制
成品
原生
《神农本草经》:豆黄

味甘平。

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吴普》曰:大豆黄卷,神农黄帝雷公无毒,采无时,去面(黑干),得前胡,乌啄,杏子,牡蛎,天雄,鼠屎,共蜜和佳,不欲海藻龙胆,此法,大豆初出黄土芽是也。生大豆,神农岐伯生熟寒,九月采,杀乌豆毒,并不用元参。

《证类本草》:豆黄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 ,润泽皮毛。

图经文具生大豆条下。

唐本注云∶以大豆为 芽,生便干之,名为黄卷。用亦服食。食疗云∶卷, 长五分者,破面,

《长沙药解》:豆黄

【本经】大豆黄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味甘,气平。利水泻湿,达木舒筋。

《金匮》薯蓣丸方在薯蓣。用之,以其泻湿而疏木也。

大豆黄卷专泻水湿,善达木郁,通腠理而逐湿痹,行经脉而破血癥,疗水郁腹胀之病,治筋挛膝痛之疾。黑大豆长于利水而行血,及其芽生而为黄卷,更能破瘀而舒筋,以其发舒通达,秉之天性也。黑豆芽生五寸,干之为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