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lì zhī]

分类 果实类
别名 离支、荔支、荔枝子、离枝、丹荔、火山荔、丽枝、勒荔。
药性
药味 甘,酸
归经 脾,肝
产地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假种皮或果实。
功效 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主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
性状
炮制 6-7月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备用。
成品
原生
《证类本草》:荔枝

(荔枝子_图缺)

味甘,平,无毒。止渴,益人颜色。生岭南及巴中。其树高一、二丈,叶青阴,凌冬不凋。形如松子,壳朱若红罗纹,肉青白若水精,甘美如蜜。四、五月熟,百鸟食之,皆肥矣。(今附)

图经曰∶荔枝子,生岭南及巴中,今泉、福、漳、嘉、蜀、渝、涪州、兴化军及二广州郡皆有之。其品闽中第一,蜀川次之,岭南为下。《扶南记》云∶此木以荔枝为名者,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以刀斧 (音利)取其枝,故以为名耳。其木高二、三丈,自径尺至于合抱,颇类桂木、冬青之属。叶蓬蓬然,四时荣茂不凋。其木性至坚劲,工人取其根作阮咸槽及弹棋局。木之大者,子至百斛。其花青白,状若冠之蕤缨。实如松花之初生者。壳若罗纹,初青渐红,肉淡白如肪玉,味甘而多汁。五、六月盛熟时,彼方∶皆燕会其下以赏之,宾主极量取啖,虽多亦不伤人。小过度,则饮蜜浆一杯便解。荔枝始传于汉世,初唯出岭南,后出蜀中。《蜀都赋》所云∶旁梃龙目,侧生荔枝是也。蜀中之品,在唐尤盛。白居易图序论之详矣。今闽中四郡所出特奇,而种类仅至三十余品,肌肉甚浓,甘香莹白,非广、蜀之比也。福唐岁贡白曝荔枝并蜜煎荔枝肉,俱为上方∶之珍果。白曝须佳实乃堪,其市货者,多用杂色荔枝入盐、梅曝之成,而皮深红,味亦少酸,殊失本真。凡经曝皆可经岁,好者寄至都下及关、峡,河外诸处,味犹不歇。百果流布之盛,皆不及此。又有焦核荔枝,味更甜美。或云是木生背阳,结实不完就者,白曝之尤佳。又有绿色、蜡色,皆其品之奇者,本土亦自难得。其蜀岭荔枝,初生亦小酢,肉薄不堪曝。花及根亦入药。崔元亮《海上方》治喉痹肿痛,以荔枝花并根,共十二分,以水三升煮,去滓,含,细细咽之,瘥止。

陈藏器味酸,子如卵。《广州记》云∶荔枝精者,子如鸡卵大,壳朱肉白,核如鸡舌香。

《广志》曰∶荔枝冬青,实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脂,甘而多汁,美极,益人也。海药∶云∶谨按《广州记》云∶生岭南及波斯国。树似青木香。味甘、酸。主烦渴,头重,心虫不敢近。人才采之,乌鸟、蝙蝠之类,无不残伤。故采荔枝者,日中而众采之。荔枝子,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色味俱变。古诗云∶色味不逾三日变。员安宇荔枝诗云∶香味三日变。今泸、渝人食之,多则发热疮。食疗微温。食之通神益智,健气及颜色,多食则发热。

衍义曰∶荔枝,药品中今未见用,唯崔元亮方∶中收之。果实中为上品,多食,亦令人发虚此物喜双实,尤可爱。本朝有蔡君谟《荔枝谱》,其说甚详。唐·杜牧诗云∶二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是川蜀荔枝,亦可生置之长安也。以核熳火中,烧存性,为末,新酒调,一枚,末服,治心痛及小肠气。

《本草纲目》:荔枝

「释名」离枝、丹荔。

「气味」实:甘、平、无毒。核:甘、温、涩、无毒。

「主治」

实:

1、痘疮不发。有荔枝肉浸酒饮,肉亦吃下。忌生冷。

2、风牙疼痛。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3、呃送不止。用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研为末,开水调下,立止。

核:

1、脾痛。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二钱,醋送下。数服即愈。

2、疝气。用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又方:用荔枝核四十九个、陈皮(连白)九钱、硫磺四钱,共研为末,加盐水调面糊成丸子如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服九丸。不过三服见效。此方名“玉环来笑丹”。

3、睾热丸肿痛。用荔枝核、青桔皮、茴等分,各炒过,研细,酒送服二钱,一天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