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丹[qiān dān]

分类 矿物类
别名 丹、黄丹、真丹、铅华、丹粉、黄龙肝、红丹、虢丹、国丹、铅黄、黄虢丹、朱粉、松丹、东丹、朱丹、陶丹、障丹、桃丹粉
药性 微寒
药味
归经 心,肝
产地 产于河南、广东、福建、湖南、云南等地。
来源 为用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功效 解毒祛腐;收湿敛疮;坠痰镇惊。主治痈疽疮疡;外痔;湿疹;烧烫伤;溃疡;金疮出血;口疮;目翳;惊痫癫狂;疟疾;痢疾;吐逆反胃。
性状
炮制 为用纯铅加工制成的四氧化三铅。 《经验方》:“煅透红,冷,取研细为末。”《纲目》:凡用,以水漂去消盐,飞去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
成品
原生
《神农本草经》:铅丹
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御览》引作吐下,云久服成仙)。生平泽《名医》曰∶一名铅华。生蜀郡。案∶《说文》云∶铅,青金也。陶弘景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

味辛微寒。

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御览》引作吐下,云久服成仙)。生平泽。

《名医》曰:一名铅华,生蜀郡。

案《说文》云:铅,青金也。陶宏景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

《证类本草》:铅丹

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一名铅华,生于铅。生蜀郡平泽。

陶隐居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画用者,俗方亦稀用,唯《仙经》涂丹釜所须,云化成九光者,当谓九光丹以为釜尔,无别变炼法。唐本注云∶丹、白二粉,俱炒锡作,今《经》称铅丹,陶云熬铅,俱误矣。今注∶此即今黄丹也,与粉锡二物,俱是化铅为之。按李含光《音义》云∶黄丹,胡粉皆化铅,未闻用锡者,故参同契云∶若胡粉投炭中,色坏为铅。《抱朴子·内篇》云∶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是化铅所作,今唐注以三物俱炒锡,大误矣。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铅丹,君。主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萧炳云∶臣,不入汤。日华子云∶黄丹,凉,无毒。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图经文具铅、锡条下。

外台秘要∶《集验》疗逆产方∶真丹刀圭,涂儿跖下。肘后方∶客忤,中恶之类,多于道间得之,令人心腹疼痛,胀满,气冲心胸,不即治亦害人。救之方∶真丹方寸匕,蜜三合和服之,口噤者折齿灌之。又方∶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真丹涂行身令遍,向火坐令汗出。又方∶蝎螫人,黄丹醋调涂之。经验方∶碧霞丹∶治吐逆立效。北来黄丹四两筛过,用好米醋半升,同药入铫内煎令干,却用炭火三秤,就铫内 透红,冷,取研细为末,用粟米饭丸如桐子大。煎酵汤下七丸,不嚼,只一服。王氏博济∶治风痫驱风散∶铅丹二两,白矾二两,为末。用砖一口,以纸铺砖上,先以丹铺纸上,次以矾铺丹上,然后用纸捅,却将十斤柳木柴烧过为度,取出细研。每服一钱,温酒下。刘氏∶治小儿疟方∶黄丹两钱匕,以蜜水和与服,冷即以酒和,令服之良。子母秘录∶治小儿重舌方∶黄丹如豆大,内管中,以安舌下。治疟百草霜∶黄丹等分细研。每服二钱匕,于发日空心米饮调服,不过两服愈。

衍义曰∶铅丹,本谓之黄丹,化铅而成。别有法,《唐本》注∶炒锡作。然《经》称铅丹,则炒锡之说误矣。亦不为难辨,盖锡则以黯暗,铅则明白,以此为异。治疟及久积皆用。

《本草纲目》:铅丹

「释名」又名黄丹、丹粉、朱粉、铅华。系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

「气味」辛、微寒、无毒。

「主治」

1、消渴烦乱。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服药后,宜吃荞麦粥。

2、吐逆不止。用铅丹四两,加米醋半斤,煎干,在炭火中煅红,冷定后,研为末,和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醋汤送下。此方名“碧霞丹”。

3、小儿吐逆水上。用铅丹研末,加枣肉捣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针挑一丸,在灯上烧过,研为细末,乳汁调服。此方名“烧针丸”。另一配方:在烧针丸的药方中加朱砂、枯矾各少许。

4、反胃气逆。用铅丹、白矾各二两,生石亭脂半两。先把丹、矾两药放在坩锅里,烧炭煅红,放冷两天,再加入石亭脂,共研为末,和米饭少许,捏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日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5、赤白泄痢。把枣肉捣烂,加入铅丹、白矾等分,各如皂角子大,再加米饭少许,和成团丸,如弹子大。以铁丝穿团丸,在灯上烧透,冷后研为细末,米汤冲服。又方:铅丹,炒成紫色,加入炒黄连,各等分。研细,加糊作丸,如麻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甘草汤送下。

6、妊妇腹痛下痢。用乌骨鸡蛋一个,壳上开小孔,让蛋白流出,单留蛋黄。从孔口装进铅丹五钱,搅匀,外用泥封好,放在火灰里煨干,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7、吐血、咳血。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

8、寒热疟疾。用铅丹、百草霜等分,研细。发病之日,空腹服三钱,米汤送下。两服可愈。加饭或蒜做成丸药吃,也有效。又方:铅丹一两、恒山末三两,和蜜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湿酒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有效。又方:铅丹(炒过)二两、独蒜一百个,共捣成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腹服,长流水送下。疟发过两、三次后才服药,最见效。此方亦可治痢疾。又方:铅丹(炒过)半两、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寒多酒送下,热多用茶送下。

9、小儿疟,壮热不寒。用铅丹二钱,蜜水送下。如兼恶寒,则以酒送下。此方名“鬼哭丹”。

10、风。用铅丹二两、白矾二两,分别研细。取两块砖铺地上,砖上垫纸七层,纸上铺丹,丹上辅矾。周围架柳木柴焚烧,约烧完柴十斤,即停烧待冷,取药合研。每服二钱,温酒送下。此方名“驱风散”。

11、客忤中恶(此病病象是:人行路上,忽然心腹绞痛,胀满气冲;或突然倒地,四肢阙冷,甚至不救)。用铅丹一小茶匙,调蜜三合灌下。

12、一切目疾(凡目疾,翳障而伴有昏花现象者可治,可障而无错花感者不治)。用蜂蜜半斤,在铅锅中熬成紫色块,放入铅丹二两,水一两,再炼至水气全尽,倒在一块绢布上过滤。取滤下的细粉,装在瓶子里,埋地下二十天,才取出点眼。每日点七次。如药粘眼不开,则洗了重点。又方:铅丹、蜂蜜调匀,摊布片上,贴太阳穴。治赤眼痛有效。又方:铅丹、白矾,等分研末,点眼。又方:铅丹、乌贼骨,等分为末,加蜂蜜蒸后点眼。治眼睛红久生翳。又方:铅丹半两,调鲤鱼胆汁成膏,点眼。治眼生珠管。又方:铅丹、轻粉,等分为末,吹少许入耳内。左眼病,欠吹右耳,右眼病,吹左耳。治痘疹生翳。

13、小儿重舌(舌肿厚)。用铅丹一粒,如黄豆大,放在舌下。

14、小儿口疮糜烂。用铅丹一钱、生蜜一两,调匀,蒸到黑色,用鸡毛蘸取搽疮上。

15、腋下狐臭。用铅丹加在轻粉中,以口水调和,经常搽腋下。

16、蝎子螫伤。用醋调铅丹涂搽。

17、刀伤。用铅丹、滑石等分,敷伤处。

18、外痔肿痛。用铅丹、滑石等分,研细,新汲水调涂。一天涂五次。

19、臁疮。用铅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熬成膏子。先以葱椒汤洗患处,然后贴敷药膏。又方:铅丹,水飞过,再炒过,取一两;黄,酒浸七日,焙干,也取一两;另取轻粉半两。分别研为细末。先以苦茶洗疮,随用轻粉把疮填满,再敷上铅丹,外层则用黄细末摊成膏贴上,不要揭动,几天即见效。

《长沙药解》:铅丹

【本经】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平泽。

味辛,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降摄神魂,镇安惊悸。

《伤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在龙骨。用之治少阳伤寒,胸满烦惊,以其降逆而敛魂也。

铅丹沉重降敛,宁神魂而安惊悸。其诸主治,疗疮疡,去翳膜。

《本草经集注》:铅丹

味辛,微寒。主治咳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蜀郡平泽。一名铅华,生于铅。

即今熬铅所作黄丹画用者,世方亦稀用,唯《仙经》涂丹釜所须此。云化成九光者,当为九光丹以为釜耳,无别变炼法。(《新修》七五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二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