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子
分类 | 其他类 |
别名 | 乌茶子、桕仔、琼仔、拱仔。 |
药性 | 凉 |
药味 | 甘 |
归经 | 肺,肾 |
产地 |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 |
来源 | 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种子。 |
功效 | 拔毒消肿;杀虫止痒。主治湿疹;癣疮;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
性状 | |
炮制 | 果熟时采摘,取出种子,鲜用或晒干。 |
成品 | |
原生 |
分类 | 其他类 |
别名 | 乌茶子、桕仔、琼仔、拱仔。 |
药性 | 凉 |
药味 | 甘 |
归经 | 肺,肾 |
产地 |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 |
来源 | 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种子。 |
功效 | 拔毒消肿;杀虫止痒。主治湿疹;癣疮;皮肤皲裂;水肿;便秘。 |
性状 | |
炮制 | 果熟时采摘,取出种子,鲜用或晒干。 |
成品 | |
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