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麸子[yán fū zǐ]

分类 果实类
别名 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
药性
药味 酸,咸
归经
产地 分布于全国各地。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功效 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性状
炮制 10月采收成熟地时实,鲜用或晒干。
成品
原生
《证类本草》:盐麸子

味酸,微寒,无毒。除痰饮瘴疟,喉中热结喉痹,止渴,解酒毒黄胆,飞尸蛊毒,寒热,痰嗽,变白,生毛发。

取子干捣为末食之,岭南人将以防瘴。

树白皮 主破血,止血,蛊毒,血痢,杀蛔蛊。并煎服之。

根白皮 主酒疸。捣碎,米泔浸一宿,平旦空腹温服一、二升。

叶如椿,生吴、蜀山谷。子秋熟为穗,粒如小豆。上有盐似雪,食之酸咸止渴。一名叛奴盐,(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子主头风白屑效。日华子云∶盐麸叶上球子,治中蛊毒,毒药,同。

陈藏器云蜀人为之酸桶。《博物志》云∶酸桶,七月出穗,蜀人谓之主音,穗上有盐着,可人谓之为盐也。

《本草纲目》:盐麸子

「释名」五倍、盐肤子、盐梅子、盐坏子、木盐、天盐、叛奴盐、酸桶。

「气味」(子)酸、咸、微寒、无毒。

「主治」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盐麸子的树白皮,以水煎服能杀蛔虫,其根白皮加醋煎浓汁含吞,能治骨鲠。有资料说,盐麸子的根能软鸡骨。盐麸子的叶上有虫寄生,即结成五倍子,说见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