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鱼[yī yú]

分类 动物类
别名 蟫、白鱼、蛃鱼、壁鱼、蠹鱼、铰剪虫。
药性
药味
归经 膀胱,肝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来源 为衣鱼科动物衣鱼和毛衣鱼的全体。
功效 利尿通淋;祛风明目;解毒散结。主治淋病;尿闭;中风口㖞;小狼惊痫;重舌;目翳;瘢痕疙瘩。
性状
炮制 衣鱼为无变态昆虫,老熟若虫与成虫径难区别。一般以体长10-13mm、体呈灰白色,作为采收药用虫体的标准。用毛涮或毛笔将体刷至热水中烫死,捞出晾干,储存于干燥器皿中保存备用。
成品
原生
《神农本草经》:衣鱼
味咸,温,无毒。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御览》作泄利),小儿中风(《御览》作头风)、项强(《御览》作疆),背起摩之。一名白鱼。生平泽。《吴普》曰∶衣中白鱼。一名(《御览》)。《名医》曰∶一名。生咸阳。案∶《说文》云∶,白鱼也。《广雅》云∶白鱼,鱼也。《尔雅》云∶,白鱼。郭璞云∶衣、书中虫,一名蚋鱼。上虫、鱼,下品一十八种。旧同。

味咸温。

无毒,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御览》作泄利),小儿中风(览作头风),项强(《御览》作强),背起摩之。一名白鱼,生平洋。

《吴普》曰:衣中白鱼,一名蟫(《御览》)。

《名医》曰:一名蟫,生咸阳。

案《说文》云:蟫,白鱼也。《广雅》云:白鱼,蛃鱼也。《尔雅》云:蟫,白鱼。

郭璞云:衣书中虫,一名蚋鱼。

上虫,鱼,下品一十八种,旧同。

《证类本草》:衣鱼

(衣鱼_图缺)

味咸,温,无毒。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儿中风项强(巨两切)背起,摩之。又疗淋,堕胎,涂疮灭瘢。一名白鱼,一名 (音谈)。生咸阳平泽。

陶隐居云∶衣中乃有,而不可常得,多在书中,亦可用。小儿淋闭,以摩脐及小腹,即溺通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衣中白鱼,使,有毒,利小便。

图经曰∶衣鱼,生咸阳平泽,今处处有之。衣中乃少,而多在书卷中。《尔雅》所谓(潭寻二音),白鱼。郭璞云∶衣、书中虫,一名 (音丙)鱼是也。段成式云∶补阙张周封见壁上瓜子化为白鱼,因知《列子》朽瓜为鱼之言不虚也。古方∶主小儿淋闭,取以摩脐及小腹,溺即通。又合鹰屎、僵蚕同敷疮瘢即灭。今人谓之壁鱼,俗传壁鱼入道经函中,因蠹食神仙字,则身有五色,人能得而吞之,可致神仙。唐·张汤之少子,惑其说,乃多书神仙字,碎剪置瓶中,取壁鱼投之,冀其蠹食而不能得,遂致心疾。

千金方∶治沙石草落目中, ,不出。白鱼以乳汁和,注目中。外台秘要∶主眼翳。白鱼末,注少许于翳上。孙真人猝患偏风,口 语涩。取白鱼摩耳下。 向左摩右,向右摩左,正即止人无故遗血溺。衣中白鱼三十个,纳阴中。食医心镜∶小儿中客忤。书中白鱼十枚,敷乳头,饮之瘥。

衍义曰∶衣鱼,多在故书中,久不动,帛中或有之,不若故纸中多也。身有浓粉,手搐之则落,亦啮毳衣,用处亦少。其形稍似鱼,其尾又分二歧,世用以灭瘢痕。

三十六种陈藏器余

《本草纲目》:衣鱼

「释名」白鱼、壁鱼、蠹鱼。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

1、小儿天吊(眼向上翻)。用衣鱼干十个、湿者五个,加乳汁研匀灌下。

2、小儿疾。用衣鱼七个、竹茹一把,加酒一升,煎成二合,温服。此方名“白鱼散”。

3、目中浮翳。取书中衣鱼末,点少许在翳上。一天点二次。

4、小便不通。有衣鱼、浓石乱发,等分为散。每服半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白鱼散”。

《本草经集注》:衣鱼

味咸,温,无毒。主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小儿中风项强背起,摩之。又治淋,堕胎,涂疮灭瘢。一名白鱼,一名 。生咸阳平泽。

衣中乃有,而不可常得,多在书中。亦可用于小儿淋闭,以摩脐及小腹,即溺通也。(《大观》卷二十二,《政和》四五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