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zào jiá]

分类 果实类
别名 鸡栖子、皂角、大皂荚、长皂荚、悬刀、长皂角、大皂角、乌犀。
药性
药味 辛,咸
归经 大肠,肺
产地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来源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或不育果实。前者称皂荚,后者称猪牙皂。
功效 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性状
炮制 栽培5-6年后即结果,秋季果实成熟变黑时采摘,晒干。
成品
原生
《神农本草经》:皂荚
味辛、咸,温。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名医》曰∶生壅州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阴干。案∶《说文》云∶荚,草实。《范子计然》云∶皂荚,出三辅。上价一枚一钱。《广志》曰∶鸡栖子,皂荚也(《御览》)。皂,即草省文。

味辛咸温。

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

《名医》曰:生壅州,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阴干。

案《说文》云:荚草实。《范子计然》云:皂荚出三辅,上价一枚一钱。广志曰:鸡栖子,皂荚也(《御览》),皂即草省文。

《证类本草》:皂荚

(皂夹_图缺)

味辛、咸,温,有小毒。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生雍州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荚,阴干。(柏实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长尺二者良。俗人见其皆有虫孔而未尝见虫形,皆言不可近,令人恶病,殊不尔。其虫状如草菜上青虫,荚微欲黑便出,所以难见尔。但取青荚生者看,自知之。唐本注云∶此物有三种∶猪牙皂荚最下,其形曲戾薄恶,全无滋润,洗垢不去;其尺二寸者,粗大长虚而无润;若长六、七寸,圆浓节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浓大好。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皂荚,使。主破坚症,腹中痛,能堕胎。又曰∶将皂荚于酒中,取尽其精,于火内煎之成膏,涂帛,贴一切肿毒,兼能止疼痛。陈藏器云∶鬼皂荚作浴汤,去风疮疥癣,挪叶去衣垢,沐头长发。生江南泽畔,如皂荚,高一、二尺。日华子云∶皂荚,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治骨蒸,开胃及中风口噤。入药去皮、子,以酥炙用。

图经曰∶皂荚,出雍州川谷及鲁邹县,今所在有之,以怀、孟州者为胜。木极有高硕者。

此有三种∶《本经》云∶形如猪牙者良。陶注云长尺二者良。唐注云长六寸,圆浓节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浓,大好。今医家作疏风气丸、煎多用长皂荚,治齿及取积药多用猪牙皂荚,所用虽殊,大抵性味不相远。九月、十月采荚,阴干用。张仲景治杂病方,咳逆上气,唾浊但坐不得卧,皂角丸主之。皂荚杵末,一物以蜜丸大如梧子,以枣膏和汤服一丸,日三、夜一服。崔元亮《海上方》疗腹胀满欲瘦病者。猪牙皂角相续量长一尺,微火煨,去皮、子,捣筛,蜜丸大如梧子。欲服药先吃煮羊肉两脔,呷汁三两口,后以肉汁下药十丸,以快利为度。觉得力,更服,以利清水即停。瘥后一月以来,不得食肉及诸油腻。又治热劳。以皂荚长一尺续成者亦可,须无孔成实者,以土酥一大两微微涂,于火上缓炙之,不得令酥下,待酥尽即捣筛,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腹饮下十五丸,渐增至二十丸。重者不过两剂瘥。其初生嫩叶芽,以为蔬茹更益人。核中白肉亦入治肺药。又,炮复选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又,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有奇效。

雷公云∶凡使,须要赤腻肥并不 者,然用新汲水浸一宿了,用铜刀削上粗皮,用酥反复炙,酥尽为度。然出捶之,去子捣筛。皂荚一两,酥二分,子收得。拣取圆满坚硬不蛀者,用瓶盛下水于火畔煮,待泡熟,剥去硬皮一重了,取向里白嫩肉两片,去黄,其黄消人肾气。将白两片用铜刀细切,于日中干用。圣惠方∶治时气三日,头痛烦热。用皂角烧作灰为末,非时新汲水一中盏,生姜汁、蜜各少许,和二钱服之。先用暖水淋浴后服药,须臾汗出愈。外台秘要治卒中风口 。以皂角五两,去皮为末,以三年大醋和。右 涂左,左 涂右,干更敷之,瘥。又方∶龋齿方∶捣皂角去皮,炙为末,涂齿上,吐之。又方∶溺死一宿者尚活,捣皂角纸裹,纳下部,须臾出水即活。千金方∶ 鼻。炙皂角末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又方∶鬼魇不悟。皂荚末刀圭起死人。又方∶难产。吞皂角子二枚,立瘥。肘后方∶卒肿满身面洪。用皂角剥炙令黄,锉三升,酒一斗渍,合器煮令沸,服一升,日三服,频作。又方∶小儿身上恶疮。先以皂角水洗,拭干。以少油麻捣烂,敷,焦即瘥。

经验方∶治食气遍身黄肿,气喘,食不得,心胸满闷。不蛀皂角(去皮及子,涂好醋炙令焦为末)一钱匕,巴豆七枚(去油、膜),二件以淡醋及研好墨,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后一日增一丸,以利为度。如常服,消酒食。梅师方∶治霍乱转筋。皂荚末,吹一小豆鼻中,得嚏便瘥。又方∶治卒外肾偏疼。皂荚和皮为末,水调敷之良。孙真烧皂荚细研,粥饮下三钱,立通。又方∶伤寒无问阴阳神验方∶以皂角一挺(肥者),烧令赤为末,以水五合阴阳伤寒以酒和服。又方∶治腰脚不覆地。取子一千二百个,净洗令干,少酥熬令香子、酸枣子汤下三十丸。又方∶治卒死,以末吹入鼻中。又方∶治魇,以末吹鼻中。斗门方∶治卒头痛。以皂角末,吹入鼻中,令嚏则止。简要济众∶治中风口噤不开,涎潮吐方∶用皂角一挺去皮,涂色,为末。每服一钱匕,非时温酒服。如气实脉盛,调二钱匕。如牙关不开,用白梅揩齿,口开即灌药,以吐出风涎瘥。

博济方∶治皂荚水并恶水入口内,热痛不止。以皂荚子烧存性一分,沙糖半两,先杀研皂子令细,续入沙糖匀和如膏,含之。十全方∶治牙疼。用不救方∶以皂荚去皮、子,下,须臾便破,少血出,即愈。孙尚药∶治卒中风,昏昏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斯须不治,便为大病,故伤人也。此证风涎潮于上,膈痹气不通,宜用救急稀涎散。猪牙皂角四挺,须是肥实不 ,削去黑皮,晋矾一两,光明通莹者,二味同捣罗为细末。再研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钱,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是微微涎稀冷,出或一升、二升。当时惺惺次缓而调治。不可便大段吐之,恐过伤人命。累经效不能尽述。感应神仙传∶崔言者,职隶左亲骑军,一旦得疾,双眼昏,咫尺不辨人物,眉发自落,鼻梁崩倒,肌肤有疮如癣,皆为恶疾,势不可救。因为洋州骆谷子归寨使,遇一道流,自谷中出,不言名姓,授其方∶曰∶皂角刺一、二斤为灰,蒸久晒研为末。食上浓煎大黄汤调一钱匕,服。一旬鬓发再生,肌肤悦润,愈,眼目倍常明。得此方∶后却入山,不知所之,又铁砧以 金银,虽百衍义曰∶皂荚,其子炒,舂去赤皮、仁。将骨浸软,煮熟,以糖渍之,可食。甚疏导五脏风热壅。其荚不 肥者,微炙,为末一两,入生白矾末半两,腻粉半两。风涎潮塞气不通,水调则须吐涎。凡用白矾者,分隔下涎也。又暑中湿热时,或久雨,合苍术烧,辟温疫邪湿气。

《本草纲目》:皂荚

「释名」皂角、鸡栖子、乌犀、悬刀。

「气味」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

皂角子:辛、温、无毒。

皂角刺:辛、温、无毒。

木皮、根皮:辛、温、无。

「主治」

木皮、根皮:风热痰气,杀虫,产后肠脱。

皂角子:

1、腰脚风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酥少许熬香,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

2、大肠虚秘(时泻时秘)。治方同上,服至百丸,以通为度。

3、下痢不止。用皂角子瓦焙为末,加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茶送下。

4、肠风下血。用皂角子、槐实各一两,加粘谷糠炒香,去糠,研为末,每服一钱,陈粟为汤送下。此方名“神效散”。

5、里急后重。用无蛀的皂角子(米糠炒过),加枳壳(炒过),等分为末,以饭和末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热汤送下。

6、小儿流涎(由于脾热有痰)。用皂角子仁半两、半夏(姜汤泡七次)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钱二分,共研为末,加姜汁调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7、妇女难产。吞皂角子二枚。

8、风虫牙痛。用皂角子研为末,棉裹末约弹子大两颗,醋煮热,交替熨患处。每且可熨三、五次。

9、一切疔肿:

(1)、中风口噤、涎潮上。用皂角一挺,去皮,以猪油涂炙成黄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体壮者可服二钱,以吐出风涎为度。

(2)、中风口。用皂角五两,去皮,为末,加陈年老醋调匀,左涂右侧,右涂左侧。药干再涂。

(3)、中暑不省。用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炒为末),以温水调一钱灌下。

(4)、喉痹封口。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醋调药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血即愈。

(5)、咽喉肿痛。用皂荚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过焦,研为末。每次少放入咽,吐涎则痛止,病渐愈。

(6)、风邪疾。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根、茎、叶(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丸,枣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丸。此方名“抵住丸”。

(7)、咳逆上气、唾浊,不能睡卧。用皂荚(炙,去皮、子)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枣膏汤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8)、痰喘咳嗽。用长皂荚三长(去皮、子),一荚中装半夏十粒,一荚中装中巴豆,蜜制关夏。再一起火炙成黄色,研为末。每用二、三分,于临卧时以姜汁调服。用特效。

(9)、牙病喘息、喉中有声。用肥皂荚两挺,酥炙取肉,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豆大。每服一丸,以微泻为度,不泻再服药。一天服一次。

(10)、腹部肿痛。用皂荚(去皮、子)炙黄为末,加酒一斗,煮开以后饮服。一天服三次。

(11)、二便不通用皂荚烧过,研为末,稀饭送服三钱,立通。又方:用皂荚炙过,去皮、子,研为末,加酒、面糊成丸子。每服五十丸。酒送下。又方;用皂荚烧出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受烟熏。亦有效。

(12)、黄肿气喘。用无蛀的皂角,去皮、子,醋涂,炙焦为末,取一钱,加巴豆(去油膜)七枚,以淡醋研好墨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饭后服,陈桔皮汤送下。一天服三次,隔二日增药一丸,以愈为度。

(13)、身、面发肿。用皂荚去皮炙黄。锉取三升,放酒一斗中浸透后煮沸。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14)、脚气肿痛。用皂角、赤小豆,共研为末,酒醋调匀贴患处。

(15)、突然头痛。用皂角研末,吹入鼻中,令打喷嚏。

(16)、风热牙痛。用皂角一挺,去子,装满盐,再加白矾少许,黄泥封固,火煅后研为末,每日擦牙。

(17)、风虫牙痛。用皂荚研末涂齿上,有涎即吐去。又方:用皂荚、食盐,等分为末,每日擦牙。

(18)、肠风下血。用长皂角五挺,去皮、子、酥炙三次,研为末,精羊肉十两,细切,捣烂,和皂角末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

(19)、脱肛。用无蛀的皂角五挺,捶碎,加水揉取汁浸患处,自收上。收后以热水烫腰肚上下,令皂角气行,好不再脱肛。另外还须用皂角去皮,酥乐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米汤送服三十丸。

(20)、肾囊偏痛。用皂角连皮研末,调水敷涂痛处。

(21)、肛门肿痛。用皂角(炒焦)、水粉(炒),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摊巾贴患处,频频以水潮润。又方:用皂角七片,煨黄,去皮,出火毒后研为末。每服五钱,空心服,温酒送下。

(22)、妇女吹乳。用皂角去皮,蜜炙,研细,酒送服一钱。又方:“妇人吹奶法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酒一杯调八字(按:一字等于分五厘),管教时刻笑呵呵。”

(23)、丁肿恶疮。用皂角去皮,酥炙焦。研为末,加麝香、人粪各少许,调匀涂患处,几天后疮根拔出。

(24)、小儿头疮。用皂角烧黑为末,剥去疮痂敷涂。几次即愈。

(25)、足上风疮(甚痒)。用皂角炙热烙患处。

(26)、大风癞。用找皂角二十条,炙过,去皮、子,以酒煎稠,滤过。冷后,加入雪糕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

(27)、积年疮疮。用皂角放猪肚内煮熟,去掉皂角,只吃猪肚。

(28)、鱼骨鲠咽。用皂角研末,吹鼻取嚏。

(29)、肾风阴痒。用稻草烧皂角,烟熏十多次,痒即止。用皂角子仁研末敷涂,几日可愈。

10、年久瘰疬。用无蛀皂角子一百粒、米醋一升、硇砂二钱,同煮干,炒信酥。依疬子多少,每一疬子服一粒,细嚼后米汤送下。酒浸煮服亦可。体虚的病人不用硇砂。

皂角刺:

1、小便淋闭。用皂角刺(烧存性)、破故纸,等分为末,酒送服适量。

2、肠风下血。用皂角刺灰二两,胡桃仁、胡故纸(炒)、槐花(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3、伤风下痢(伤风久不愈,下痢脓血一天数十次)。用皂角刺、枳实(麸炒)、槐花(生用)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天服二次。

4、胎衣不下。用皂角刺烧为灰,酒送服三钱,另嚼葵子三、五粒,以患处如针刺为见效。

5、乳痈。用皂角刺(烧存性)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两、蚌粉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6、疮肿无头。用皂角刺烧灰,酒送服三钱,另嚼葵子三、五粒,以患处如针刺为见效。

7、大风疬疮。用黄蘖末、皂角刺灰各三钱,研匀,空心服,酒送下。服药后,吃粥两三天及补乞药数剂。如四肢浮肿,有针刺出水再服,忌一切鱼肉和引风之物。

8、背疮不溃。用皂角刺(麦麸炒黄)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两、绵黄芪(焙)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以酒一碗乳香去渣乘热送下。

「释名」辛、有毒。

「主治」

1、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长沙药解》:皂荚

【本经】味辛咸温。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

味辛、苦、涩,入手太阴肺经。降逆气而开壅塞,收痰涎而涤垢浊,善止喘咳,最通关窍。

《金匮》皂荚丸皂荚六两。去皮,酥炙,蜜丸梧子大,枣膏和汤服三丸,日夜四服。治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以肺胃逆升,浊气郁塞,涎沫胶粘,下无泄路,故时时上唾。身卧则气道愈阻,弥增壅闷,故但坐不得眠。皂荚开闭塞而洗痰涎,通气道而降冲逆也。

皂荚辛烈开冲,通关透窍,搜罗痰涎,洗荡瘀浊,化其黏联,胶热之性,失其根据,攀附之援,脏腑莫容,自然外去,虽吐败浊,实非涌吐之物也。其诸主治,开口噤,通喉痹,吐老痰,消恶疮,熏久利脱肛,平妇人吹乳,皆其通关行滞之效也。

《本草经集注》:皂荚

味辛、咸,温,有小毒。主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治腹胀满,消谷,破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生雍州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荚,阴干。(青葙子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今处处有,长尺二者良。世人见其皆有虫孔,而未尝见虫形,皆言不可近,令人恶病,殊不尔。其虫状如草菜上青虫,荚微欲黑,便出,所以难见尔。但取生者看,自知之也。(《新修》一六六页,《大观》卷十四,《政和》三四一页)

《药鉴》:皂荚

气温,味辛,有小毒。主治诸般肿毒恶疮,能引诸品直至溃处,外科之圣药也。凡痈疽未破者,能引之以开窍,已破者,能引之以排脓。又诸恶疮癣痘毒,及属风中之必用也。盖皂荚气味辛畅,而有小毒,故能引至毒处而疏散之,且能通气导痰,又敷肿即除,搐鼻即嚏,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