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药解》者,黄氏述《伤寒》、《金匮》方药之旨而作也。
自神农尝百草以治民疾,而医学始兴,故言药性者以神农为主。而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汉志》不著录,其言不类上古,又杂出后汉地名。陶宏景以为仲景、元化辈所记。而《伤寒论序》云:撰用《素问》、《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而不及《本草经》,以其说按之,亦往往不合。盖上古文字未兴,多出口授传,其学者乃编勒成书。受授既久,多所差谬,或间以己说,故其言杂而不能醇。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陶宏景皆有增益,各为撰述。唐宋诸臣,复屡事修纂,务为炫博,以求该备,于是异说横出,破碎无纪。医者无所宗尚,乃各出私智,人自为书,故宋元而后,医有异学,药有异性。
明·李时珍作《本草纲目》,思以正之,而援据繁缛,辄未得其精要。盖沿袭讹谬,数千百年,古籍淆乱,无所依据,而欲以一人心力拾掇而得之,斯固难矣。
余尝以为学者生千载后,既不能具生知之性,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仅据往籍,以得大概,而《本草》既讹,杂不可信,《素问》诸书,又不及方药。惟仲景氏继炎黄之业,作《伤寒》、《金匮》,后世宗之,为方书之祖。其处方论药,条理精密,有端绪可寻。又生当汉世,多得古说。然则今日而欲辨章百物,求神农黄帝之所传者,舍仲景之书,其奚适焉?此即黄氏作书之意也。
余既刊《伤寒悬解》,乃复刊此,俾相辅以行,而述所知者序其后。至若排比方药,以求其性,贯串大义,以达其用,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世有知者,自能鉴之,无事赘说耳。
阳湖张琦
目录
- 后序
- 卷一
- 甘草
- 白术
- 人参
- 大枣
- 胶饴
- 粳米
- 薏苡
- 小麦
- 大麦
- 神曲
- 吴茱萸
- 蜀椒
- 干姜
- 生姜
- 半夏
- 代赭石
- 厚朴
- 枳实
- 栀子
- 香豉
- 瓜蒂
- 蜀漆
- 黎芦
- 升麻
- 葛根
- 赤石脂
- 禹余粮
- 鸡子黄
- 麻仁
- 白蜜
- 大黄
- 巴豆
- 卷二
- 当归
- 阿胶
- 地黄
- 芍药
- 防风
- 柴胡
- 黄芩
- 黄柏
- 白头翁
- 秦皮
- 白蔹
- 豆黄卷
- 苦参
- 生梓白皮
- 甘李根白皮
- 狼牙
- 猪胆汁
- 乌梅
- 枣仁
- 山茱萸
- 艾叶
- 灶中黄土
- 新绛
- 马通
- 王不留行
- 桂枝
- 羊肉
- 黄酒
- 苦酒
- 芎
- 牡丹皮
- 桃仁
- 土瓜根
- 蒴藋
- 干漆
- 红蓝花
- 败酱
- 鳖甲
- 紫葳
- (庶虫)虫
- 蜣螂
- 鼠妇
- 蜂窠
- 虻虫
- 水蛭
- 蛴螬
- 蜘蛛
- 雄黄
- 铅丹
- 铅粉
- 卷三
- 黄芪
- 薯蓣
- 五味子
- 诃黎勒
- 白前
- 细辛
- 射干
- 紫菀
- 款冬花
- 杏仁
- 薤白
- 桔梗
- 橘皮
- 皂荚
- 白酒
- 葱白
- 麻黄
- 苏叶
- 栝蒌根
- 栝蒌实
- 麦冬
- 天冬
- 竹叶
- 竹茹
- 萎蕤
- 百合
- 贝母
- 白薇
- 紫参
- 柏叶
- 柏实
- 鸡子白
- 猪肤
- 瓜子
- 知母
- 石膏
- 桑根白皮
- 旋覆花
- 卷四
- 茯苓
- 猪苓
- 泽泻
- 葵子
- 瞿麦
- 蒲灰
- 通草
- 石韦
- 茵陈蒿
- 连翘
- 泽漆
- 赤小豆
- 防己
- 海藻
- 商陆根
- 葶苈
- 芫花
- 甘遂
- 大戟
- 滑石
- 戎盐
- 硝石
- 芒硝
- 赤硝
- 矾石
- 云母
- 白鱼
- 文蛤
- 鸡屎白
- 猪膏
- 乱发
- 人尿
- 裈裆灰
- 黄连
- 朱砂
- 牡蛎
- 龙骨
- 附子
- 乌头
- 蛇床子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