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有儿已下地,而胞衣留滞于腹中,二、三日不下,心烦意躁,时欲昏晕,人以为胞衣之蒂未断也,谁知是血少干枯,粘连于腹中乎!世人见胞衣不下,未免心怀疑惧,恐其冲之于心,而有死亡之兆。然而胞衣究何能上冲于心也。但胞衣不下,瘀血未免难行,恐有血晕之虞耳。治法仍宜大补其气血,使生血以送胞衣,则胞衣自然润滑,润滑则易下,生气以助生血,则血生自然迅速,尤易催堕也。方用送胞汤。
当归(二两,酒洗) 川芎(五钱)
益母草(一两) 乳香(一两,不去油)
没药(一两,不去油) 芥穗(三钱,炒黑)
麝香(五 ,研,另冲)
水煎服,立下。此方以芎、归补其气血,以荆芥引血归经,用益母、乳香等药,逐瘀而下胞衣,新血既生,则旧血难存,气旺上升,而瘀浊自降,尚有留滞之苦哉!夫胞衣是包儿之一物,非依於子,即依於母,子生而不随子俱下,以子之不可依也,故留滞於腹,若有回顺其母之心,母胞虽已生子,而其蒂间之气,原未遽绝,所以留连欲脱而未脱,往往有存腹六七日不下,而竟不腐烂者,正以其尚有生气也。可见胞衣留腹,不能杀人,补之而自降耳。或谓胞衣既有生气,补气补血,则胞衣亦宜坚牢,何以补之而反降也?不知子未下,补则益於子;子已下,补则益於母。益子而胞衣之气连,益母而胞衣之气脱。此胞胎之气关,通则两合,闭则两开矣。故大补气血而胞衣反降也。
有妇人子下地五、六日,而胞衣留於腹中,百计治之,竟不能下,而又绝无昏晕烦躁之状,人以为瘀血之粘连也,谁知是气虚不能推送乎!夫瘀血在腹,断无不作祟之理,有则必然发晕,今安然无恙,是血已净矣。血净宜清气升而浊气降。今胞衣不下,是清气下降而难升,遂至浊气上浮而难降。然浊气上升,又必有烦躁之病,今亦安然者,是清浊之气两不能升也。然则补其气不无浊气之上升乎?不知清升而浊降者,一定之理,未有清升而浊亦升者也。苟能於补气之中,仍分其清浊之气,则升清正所以降浊也。方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三钱) 生黄耆(一两)
柴胡(三分) 炙草(一分)
当归(五钱) 白术(五分,土炒)
升麻(三分) 陈皮(二分)
莱服子(五分,炒,研)
水煎服。一剂而胞衣自下矣。夫补中益气汤乃提气之药也,并非推送之剂,何以能降胞衣如此之速也?然而浊气之下降者,由於清气之不升也;提其气则清升而浊降,浊气降则腹中所存之物,即无不随浊气而尽降,正不必再用推送之法也。况又加莱菔子数分,能理浊气,不至两相扦格,所以奏功之奇也。
- 张序
- 祁序
- 女科上卷
- 带下
- 白带下(一)
- 青带下(二)
- 黄带下(三)
- 黑带下(四)
- 赤带下(五)
- 血崩
- 血崩昏暗(六)
- 年老血崩(七)
- 少妇血崩(八)
- 交感出血(九)
- 郁结血崩(十)
- 闪跌血崩(十一)
- 血海太热血崩(十二)
- 鬼胎
- 妇人鬼胎(十三)
- 室女鬼胎(十四)
- 调经
- 经水先期(十五)
- 经水后期(十六)
- 经水先后无定期(十七)
- 经水数月一行(十八)
- 年老经水复行(十九)
-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二十)
- 经水未来腹先疼(二十一)
- 行经后少腹疼痛(二十二)
- 经前腹疼吐血二十三
- 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二十四)
- 经水过多(二十五)
- 经前泄水(二十六)
- 经前大便下血(二十七)
- 年未老经水断(二十八)
- 种子
- 身瘦不孕(二十九)
- 胸满不思食不孕(三十)
- 下部冰冷不孕(三十一)
- 胸满少食不孕(三十二)
- 少腹急迫不孕(三十三)
- 嫉妒不孕(三十四)
- 肥胖不孕(三十五)
- 骨蒸夜热不孕(三十六)
- 腰酸腹胀不孕(三十七)
- 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三十八)
- 女科下卷
- 妊娠
- 妊娠恶阻(三十九)
- 妊娠浮肿(四十)
- 妊娠少腹疼(四十一)
- 妊娠口干咽疼(四十二)
- 妊娠吐泻腹疼(四十三)
- 妊娠子悬胁疼(四十四)
- 妊娠跌损(四十五)
- 妊娠小便下血病名胎漏(四十六)
- 妊娠子鸣(四十七)
- 妊娠腰腹疼渴汗燥狂即子狂(四十八)
- 妊娠中恶(四十九)
- 妊娠多怒堕胎(五十)
- 小产
- 行房小产(五十一)
- 跌闪小产(五十二)
- 大便干结小产(五十三)
- 畏寒腹疼小产(五十四)
- 大怒小产(五十五)
- 难产
- 血虚难产(五十六)
- 交骨不开难产(五十七)
- 脚手先下难产(五十八)
- 气逆难产(五十九)
- 子死产门难产(六十)
- 子死腹中难产(六十一)
- 正产
- 正产胞衣不下(六十二)
- 正产气虚血晕(六十三)
- 正产血晕不语(六十四)
- 正产败血攻心晕狂(六十五)
- 正产肠下(六十六)
- 产后
- 产后少腹疼(六十七)
- 产后气喘(六十八)
- 产后恶寒身颤六十九
- 产后恶心呕吐(七十)
- 产后血崩(七十一)
- 产后手伤胞胎淋漓不止(七十二)
- 产后四肢浮肿(七十三)
- 产后肉线出(七十四)
- 产后肝痿(七十五)
- 产后气血两虚乳汁不下(七十六)
- 产后郁结乳汁不通(七十七)
- 产后编(上卷)
- 产后总论
- 产前后方症宜忌
- 正产
- 伤产
- 调产
- 催生
- 冻产
- 热产
- 横产
- 盘肠产
- 难产
- 死产
- 下胞
- 断脐
- 治产秘验良方
- 催生兔脑丸
- 夺命丹
- 新产治法
- 产后用药十误
- 产后寒热
- 胎前患伤寒疫症疟疾堕胎等症
- 产后诸症治法
- 血块(第一)
- 血晕(第二)
- 厥症(第三)
- 血崩(第四)
- 气短似喘(第五)
- 妄言妄见(第六)
- 伤食(第七)
- 忿怒(第八)
- 类疟(第九)
- 类伤寒二阳症(第十)
- 类伤寒三阴症(第十一)
- 类中风(第十二)
- 类痉(第十三)
- 出汗(第十四)
- 盗汗(第十五)
- 口渴兼小便不利(第十六)
- 遗尿(第十七)
- 产后编下卷
- 产后诸症治法(续上)
- 误破尿胞(第十八)
- 患淋(第十九)
- 便数(第二十)
- 泻(第二十一)
- 完谷不化(第二十二)
- 痢(第二十三)
- 霍乱(第二十四)
- 呕逆不食(第二十五)
- 咳嗽(第二十六)
- 水肿(第二十七)
- 流注(第二十八)
- 膨胀第二十九
- 怔忡惊悸(第三十)
- 骨蒸(第三十一)
- 心痛(第三十二)
- 腹痛(第三十三)
- 小腹痛(第三十四)
- 虚劳(第三十五)
- 遍身疼痛(第三十六)
- 腰痛(第三十七)
- 胁痛(第三十八)
- 阴痛(第三十九)
- 恶露(第四十)
- 乳痈(第四十一)
- 风甚(第四十二)
- 不语(第四十三)
- 补集
- 产后大便不通
- 治产后鸡爪风
- 保产无忧散
- 治遍体浮肿
- 保产神效方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