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婴孩过伤乳食,或吐或泻,及病后虚中感积成痢,气弱神昏,面黄目慢。
南木香 陈橘皮(去白) 青皮(去白,三味各二钱半) 浓朴(同上制,七钱)缩砂仁 神曲(湿纸裹炮) 麦芽(净洗焙,三味各五钱) 三棱炮锉(三钱)
上除木香不过火,余七味锉焙,仍同木香研为细末,炼蜜捻作饼子,如芡实大。每服一饼至三饼,用枣汤化开,空心温服,米清汤亦可。
□
治大府闭涩,连日不通,满腹膨胀,气壅闷乱,服药罔效。
净黄连(二钱) 巴豆 生蒜(一个) 生盐(半钱)
上以黄连锉碎为末,同后三味石钵内烂杵,捻作饼子,寸半阔,贴脐,紧搓干艾,切作绿豆大五枚,作五次安脐间饼子上,以火灸之即通。
□
治久因湿气中于膀胱,复为风邪客热攻激,小便不利,脐凸腹胀,食减作痛,先投解表散,后用此药贴之。
生姜(一两,碎切) 生葱(五根) 豆豉(七钱,润者) 生盐(一钱) 生蒜(七个,碎切)糟(一灯盏,无有糟酒代) 穿山甲(同上制,五钱)
上件入石钵内同杵烂,捻作饼子,二寸阔,用微火炒热,带温贴脐上,外以绢帕兜住。如冷,根据前法换带温者贴之,或再以火烘暖亦好。
目录
- 和序
- 廉序
- 吴序
- 罗序
- 自序
- 卷上
- 决证诗赋
- 观形气
- 及幼攻补
- 戒毁同道
- 为医先去贪嗔
- 辨证早决安危
- 五色主病
- 诊脉明证
- 议金银薄荷
- 胎寒
- 藏寒
- 胎热
- 弄舌舒舌
- 脐风
- 脐突
- 夜啼
- 急惊
- 天钓
- 急惊后如疟
- 慢惊
- 搐证
- 诸风毒
- 破血伤风
- 伤积
- 惊积
- 诸热
- 吐泻
- 伤寒
- 伤风
- 夹惊伤寒
- 夹食伤寒
- 下后伤风
- 夹风伤寒
- 风寒互证
- 结胸伤寒
- 痞似结胸
- 坏证伤寒
- 赤白痢
- 五色痢
- 风痢
- 肿证
- 五疳
- 走马疳
- 脱肛
- 痫证
- 疟证
- 癖证
- 诸疝
- 龟胸
- 惊丹
- 咳嗽
- 疮疹
- 豆疮传变
- 斑疹
- 阴囊肿
- 惊瘫鹤膝
- 瘰
- 五淋
- 腹痛
- 丁奚
- 哺露
- 口疮
- 诸疮
- 目疾
- 丹毒
- 重舌鹅口
- 五软
- 天柱倒
- 解颅
- 诸汗
- 黄证
- 失血
- 不内外因
- 小儿常安
- 小儿专科赋
- 卷中明本论
- 胎寒
- 胎热
- 脐风撮口
- 夜啼
- 急惊
- 慢惊
- 风毒
- 伤积
- 热证
- 伤寒
- 咳嗽
- 吐泻
- 诸吐
- 诸泻
- 赤白痢
- 肿证
- 疳证
- 走马疳
- 脱肛
- 痫证
- 疟疾
- 癖证
- 疝症
- 龟胸
- 惊丹
- 疮疹
- 阴囊肿
- 惊瘫鹤膝
- 瘰
- 五淋
- 腹痛
- 腹痛
- 腹痛
- 腹痛
- 目疾
- 丹毒
- 重舌
- 五软
- 诸汗
- 黄证
- 失血
- 不内外因
- 小儿常安
- 拾遗
- 论小方脉数差殊
- 辨药病不相主对
- 治豆疮不应疏利
- 评非时用附子大黄
- 明小儿四证八候
- 治暑风用药次序
- 为医要量大见高
- 遇诸涂救治惊风
- 卷下信效方
- 汤散门
- 汤类
- 散类
- 丸膏门
- 丸类
- 膏类
- 丹饮门
- 丹类
- 饮类
- 金饼门
- 金类
- 饼类
- 拾遗
- 跋一
- 跋二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