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和《伤寒序例》,悖谬之至,而传流千古,遂成伤寒祖派。程氏应旄郊倩,解经义以辟之,甚有识悟。惜其议论多疵,削而正之,存其梗概,以破医书承袭之讹。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繇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止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以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飨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病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时寒水蛰藏,阳气下潜,人于此际,宜顺天时,以藏水精。精藏则相火不泄,坎阳乃秘。若冬不藏精,坎阳泄露,相火蒸炎,孔窍常开,是以易伤于寒。寒束皮毛,相火莫泄,虽当冬时,实行夏令。及其冬去春来,袭以温风,开其皮毛,风愈欲泄,气愈欲闭。卫气一闭,遏其营血,郁热燔蒸,温病作矣。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伤于寒者,因于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者,因于冬伤于寒。盖肾精不藏,相火泄露,外寒闭其内热,是以春时得风,必成温病也。
叔和但据白文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语,仲景《伤寒》中,殊未拈出,便从无中生有,演出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春夏温热,皆由冬时触寒所致,甚属荒陋之说矣。程氏此节未妥,酌改之。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热者,必死。
程氏曰:《素问·热论》黄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热病为伤寒之类,其与伤寒,自是两病可知。
盖伤寒有统属之伤寒,有分隶之伤寒病。凡病从皮毛得而属于太阳经者,皆得谓之伤寒。于太阳经中,有发热恶寒,头身痛,骨节疼,无汗而喘,脉阴阳俱紧者,方得名为伤寒病。其外风、暑、湿、热等病,不必如伤寒,此一病之脉证,而为伤寒之类则一,故谓热病为伤寒之类则可,谓伤寒为热病则不可。
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其易温云热者,以夏至前为温,夏至后为暑,温不足该之,而有热无寒则均。伤寒必恶寒,表虽热而里无热,温病一起,表里俱热,挨经而日增剧。势之难遏,似不同于伤寒,然势虽从经过,未连及脏,故热虽甚而不死。叔和加一凡字,将寒伤营之病,混作热病,而以热虽甚之热,混伤寒发热之热,由此淆黑白而为一矣。
热论: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者,冬不藏精,相火发泄,故冬去春来,风露外袭,郁其内热,感应更速,于是表里双传,此其阳亢阴枯,更甚于前,是以不免于死。程氏此节未妥,改之。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腑,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
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营卫不拈行,腑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
程氏曰:热论,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其脉连于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欲烦满而囊缩。
热病之状,类于伤寒者,以六经之所主,及其脉之所挟、所络、所循、所布、所贯、所系皆同。究竞伤寒是寒,热病是热,类中自有不类处。人当于此,别其源头也。
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类也,其不类者,伤寒必恶寒,此不恶寒,表里皆热故也。二日阳明受之,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类也,其不类者,伤寒有胃家之虚,热病皆胃家之实,有热无寒故也。三日少阳受之,胸胁痛而耳聋,类也,其不类者,伤寒则往来寒热,此不往来寒热,有半表热无半里寒故也。伤寒三阳经属热,三阴经属寒,热病则三阳三阴只有热而无寒。盖此热自冬不藏精,而伤于寒时,已从藏气酿成,至春阳发动,从前所酿之藏气,尽成病气,分布出来,虽经络有阴阳之不同,而所受者,只此阳热之一气为布现。四日太阴受之,则腹满嗌干,全不类伤寒腹满、吐利、食不下之太阴也。五日少阴受之,则口燥舌干而渴,绝不类伤寒脉微细,但欲寐之少阴也。六日厥阴受之,则烦满而囊缩,绝不类伤寒食不下,食即吐蛔之厥阴也。视伤寒不啻霄壤,岂容混哉!
叔和将伤寒混入热病,遂于三阳经加尺寸俱浮、尺寸俱长、尺寸俱弦之脉,于三阴经加尺寸俱沉细、尺寸俱沉、尺寸俱沉缓之脉。彼见经无脉法,遂恣其杜撰,不知热病之脉,经文已于后篇评热论补出脉躁疾三字矣,即仲景论中脉数急为传之数急字也。数急字,紧,对论中脉若静者,为不传之静字,看浮、长、弦、沉、细、缓,皆不传之静脉,与传经之热病何涉!
热病经虽传,而所传者无非热,首尾止是一病,故数急外无他改易。虽六经各有见证,其为阳旺阴衰,津液内竭之诊则一。若伤寒,则病随经变,脉从病传,其虚实寒热等,一经有一经之病,则一经有一经之脉。故治法有解表发汗、吐、下、和解、温经之不同,一皆相其脉法处治。
叔和以此等脉法混加热病,热病为阳,浮、弦、长,岂是两阳合明,火邪熏灼之脉!至于加三阴经以沉、微、缓,则是阳病见阴脉者死矣,经文又何以云热虽甚不死!此等所关匪小!
至于本文受之云者,缘未病之先,经络已是阳热布满,挨到便现六经,皆已然而然之事。叔和将之字换一病字,则未受之前无病气,与伤寒之续得转属证何异!
叔和爰经,与仲景论中寒热分途,经同病异处,总不管理,但于经文有不合处,辄改而添捏之。后人无从正其舛讹,反以此篇为例,或歌或赋,罔不以之几何。不以《内经》为锋镝,是又叔和之罪人也。
经之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热病传遍六经,方得从头罢去。以从前各经,皆为阳热所布伏,故毒热必从头次第发得出来,真阴方从头次第复得转去,万无中止之理。亦万无越次之理也。
《内经》,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已满三日者,可泻而已。汗泻二字,俱是刺法。故云各通其脏脉,刺法有浅有深,故云可汗可泻,法详“刺热篇”。(《灵枢·热病》: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与泻。有补泻之分也)。《灵枢·热病》: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取之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泻,故本文于汗泻下著而已二字。见刺法外无他治,隐伏仲景汗、下、温针之禁,仲景不言刺法,已于刺法外另会经意矣。刺热篇云。治诸热,饮之以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从此推之,仲景法中,岂无一二方法,可以代此四寒字者乎。叔和以腑字换去脏脉字,而以下字换去泻字,笔尖一动,冤魂载道。千载后,谁复于汗下二字外,一从《内经》,检及《洗冤录》也。
《内经》,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两感于寒者,寒水被伤,夺之再夺,竭脂伐髓,由腑及脏,故次年病温,辄见双传,即评热病论所谓阴阳交之病也。一腑一脏,阴阳相交,而以火作合。人身一水不胜两火,况水亦是火,以之布满于腑脏营卫间,如燔如炙,宁不速死!然阳明有气,尚能迟之三日,可见不成死证之温病,便当留此胃汁,不容汗下温针之重夺矣。
评热病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内经》俱是说热病,恐人失去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来历,故以凡病伤寒而成温者总之。见其言热,都是温也。温病已成,在春不发,至夏亦发,温与暑,实是一病。论春夏温暑之病根,何当不种于冬时。但所种原是热。不是寒,何云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耶?一篇热病经文,被叔和引来混入仲景之伤寒,处处矛盾矣。
伤寒有三解:一曰伤寒,一曰伤寒病,一曰伤于寒。伤寒,即《难经》所云伤寒有五,正经自病,五邪所伤之谓,仲景以伤寒名书者主此。伤寒病,即《难经》五中分出之一病,《素问》所云重感于寒,内外皆然之病,仲景《论》中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者主此。若伤于寒,则非病也,乃温病所受之源头,《素问》所云冬不藏精,阳强不秘,精气乃绝之谓。其发为病,则仲景《论》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者是也。
温病对伤寒病言,为两歧。温病对伤寒言,为统属。伤寒所统属者,多热病,其一耳。温病对伤于寒言,为胎系。冬伤于寒,是从母腹中受妊,寒水被伤,而阳热遂胎于此,至春必病温,则其出胎成人时也。三伤寒各还其来历,则热字各有所贴矣。
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死。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旧坏病证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急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一作法字。
程氏曰:五十八难: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变者,不同也)。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即湿热病),有热病(暑热病也),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形。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难经》之文如此,盖以名为伤寒,而其类则不同,恐人混而为一,故特从脉上辨出风、寒、暑、湿、温、热来。何意扁鹊方欲从伤寒之类四字上分出来,叔和竟将伤寒之类四字上合将去?更奇者,脉上不生出病,劈空变出病来,荒唐极矣!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知,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为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徐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极,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生死之要,应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措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辨,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唯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知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六七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当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欲饮水自愈,小渴亦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胜数也。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欲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凡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凡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
程氏曰:上条刺法从温,此条脉法又不从温,不从温而单言损至,言损至而遗去至脉,俱不可解。《难经》只言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直讲到五呼六呼上,怪妄之至!
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
程氏曰:据上下文读去,此二句经文,何由嵌入?只为句中有伤寒二字,因将二气字换作二脉字,强捱在此,但经文不如是解耳。按:通评虚实论,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盛身寒,此谓反也,气虚身热,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经文是言人身形气之失常,必有所得之由,而特以伤寒、伤暑为气盛身寒、气虚身热者,一推原之也。
阳盛之人,宜其身热,何以反常而身寒,此必得之于伤寒。由寒伤形而不伤气,从前伤寒病其形,故遂成一气盛身寒之体。阳虚之人,宜其身寒,何其反常而身热,此必得之伤暑。由暑伤气而不伤形,从前伤暑病其气,遂成一气虚身热之躯。夫实者,气入也,寒主密固,气所以实,虚者,气出也,暑主疏泄,气所以虚。由是推之,寒热在气,而不在形。气实者,身虽寒,而不失其为热也,气虚者,身虽热,而不失其为寒也。经旨如此,何得换一脉字,以身寒身热、贴在伤寒、伤暑之证候上言?不曰得之伤寒、得之伤暑,而曰谓之伤寒、谓之伤暑矣?果尔伤寒,恶寒即有之,身不但不寒,而且发热,伤暑虽发热,亦未始不洒洒恶寒。颠倒错乱,何至于此!
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疏乍数者死。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叔和混伤寒于热病,遂启后来传经为热之讹。著《伤寒》者,数十百家,无不背仲景而遵叔和。伪例一出,流祸至今,存心仁爱者,曷能默而己乎!
程氏驳之,颇开伤寒生面。删而改之,去其差谬,使后之览者,由伪例而得真统,其为助非小也。但伤寒非不传经,《伤寒论》亦是六日六经,经尽则病解。因病家里气各有虚实寒热之差,故阳盛而入三阳之腑,阴盛而入三阴之脏,则迟速久近,不应经传经尽之期耳。程氏以传腑传脏为传经,差之远矣。热病之刻日挨经者,其常也,间有里气之偏者,则亦不悉应此期。凡治温病,亦当变通而化裁之,审其内热之有无也。
- 伤寒论序
- 自序
- 后序
- 卷首·仲景微旨 九章
- 寒温异气
- 传经大凡
- 解期早晚
- 寒热死生
- 营卫殊病
- 六经分篇
- 六气司令
- 一气独胜
- 篇章次第
- 卷一·脉法上篇 三十一章
- 脉法上篇提纲
- 脉法一
- 脉法二
- 脉法三
- 脉法四
- 脉法五
- 脉法六
- 脉法七
- 脉法八
- 脉法九
- 脉法十
- 脉法十一
- 脉法十二
- 脉法十三
- 脉法十四
- 脉法十五
- 脉法十六
- 脉法十七
- 脉法十八
- 脉法十九
- 脉法二十
- 脉法二十一
- 脉法二十二
- 脉法二十三
- 脉法二十四
- 脉法二十五
- 脉法二十六
- 脉法二十七
- 脉法二十八
- 脉法二十九
- 脉法三十
- 脉法三十一
- 卷二·脉法下篇 五十二章
- 脉法下篇提纲
- 脉法三十二
- 脉法三十三
- 脉法三十四
- 脉法三十五
- 脉法三十六
- 脉法三十七
- 脉法三十八
- 脉法三十九
- 脉法四十
- 脉法四十一
- 脉法四十二
- 脉法四十三
- 脉法四十四
- 脉法四十五
- 脉法四十六
- 脉法四十七
- 脉法四十八
- 脉法四十九
- 脉法五十
- 脉法五十一
- 脉法五十二
- 脉法五十三
- 脉法五十四
- 脉法五十五
- 脉法五十六
- 脉法五十七
- 脉法五十八
- 脉法五十九
- 脉法六十
- 脉法六十一
- 脉法六十二
- 脉法六十三
- 脉法六十四
- 脉法六十五
- 脉法六十六
- 脉法六十七
- 脉法六十八
- 脉法六十九
- 脉法七十
- 脉法七十一
- 脉法七十二
- 脉法七十三
- 脉法七十四
- 脉法七十五
- 脉法七十六
- 脉法七十七
- 脉法七十八
- 脉法七十九
- 脉法八十
- 脉法八十一
- 脉法八十二
- 脉法八十三
- 卷三·太阳经上篇 五十三章
- 太阳本病
- 总提纲 共三章
- 太阳经提纲一 太阳一
- 风寒总纲一 太阳二
- 风寒总纲二 太阳三
- 太阳中风 十五章
- 太阳中风一 太阳四
- 太阳中风桂枝证一 太阳五
- 铢两升斗考②
- 桂枝证二 太阳六
- 桂枝证三 太阳七
- 桂枝证四 太阳八
- 桂枝证五 太阳九
- 桂枝证六 太阳十
- 桂枝证七 太阳十一
- 桂枝证八 太阳十二
- 桂枝证九 太阳十三
- 挂枝证十 太阳十四
- 桂枝证十一 太阳十五
- 忌桂枝证十二 太阳十六
- 忌桂枝证十三 太阳十七
- 忌桂枝证十四 太阳十八
- 太阳伤寒 九章
- 太阳伤寒一 太阳十九
- 太阳伤寒麻黄证一 太阳二十
- 麻黄证二 太阳二十一
- 麻黄证三 太阳二十二
- 麻黄证四 太阳二十三
- 麻黄证五 太阳二十四
- 麻黄证六 太阳二十五
- 麻黄证七 太阳二十六
- 忌麻黄证八 太阳二十七
- 太阳风寒双感证 四章
- 桂麻各半证一 太阳二十八
- 桂枝越婢证二 太阳二十九
- 桂枝越婢证三 太阳三十
- 桂二麻一证四 太阳三十一
-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 二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 大青龙证一 太阳三十二
- 大青龙证二 太阳三十三
-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少阴去路
- 小青龙证一 太阳三十四
- 小青龙证二 太阳三十五
- 小青龙证三 太阳三十六
- 太阳伤寒白虎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 白虎证一 太阳三十七
- 白虎证二 太阳三十八
- 白虎证三 太阳三十九
- 白虎证四 太阳四十
-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去路)
- 五苓证一 太阳四十一
- 五苓证二 太阳四十二
- 五苓证三 太阳四十三
- 太阳伤寒抵当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 桃核承气证一 太阳四十四
- 抵当证二 太阳四十五
- 抵当证三 太阳四十六
- 抵当证四 太阳四十七
- 太阳传经 五章
- 传经一 太阳四十八
- 传经二 太阳四十九
- 传经三 太阳五十
- 传经四 太阳五十一
- 传经五 太阳五十二
- 太阳解期 一章 太阳五十三
- 卷四·太阳经中篇 五十六章
- 太阳坏病
- 提纲 二章
- 太阳坏病提纲一 太阳五十四
- 坏病提纲二 太阳五十五
- 太阳坏病入阳明去路 十五章
- 太阳坏病入阳明桂枝证一 太阳五十六
- 发汗亡津证二 太阳五十七
- 麻杏甘石证三 太阳五十八
- 汗后作喘证四 太阳五十九
- 麻杏甘石证五 太阳六十
- 人参白虎证六 太阳六十一
- 人参白虎证七 太阳六十二
- 表里俱虚证八 太阳六十三
- 调胃承气证九 太阳六十四
- 阴阳俱虚证十 太阳六十五
- 火热入胃证十一 太阳六十六
- 火邪圊血证十二 太阳六十七
- 火逆助邪证十三 太阳六十八
- 火逆吐血证十四 太阳六十九
- 火邪内攻证十五 太阳七十
-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 二十一章
- 太阳坏病入太阴五苓散证一 太阳七十一
- 五苓散证二 太阳七十二
- 甘草干姜证三 太阳七十三
- 甘草干姜证四 太阳七十四
- 汗后吐逆证五 太阳七十五
- 汗后吐逆证六 太阳七十六
- 吐后生烦证七 太阳七十七
- 吐后作吐证八 太阳七十八
- 身疼下利证九 太阳七十九
- 新加汤证十 太阳八十
- 葛根连芩证十一 太阳八十一
- 桂枝去芍药证十二 太阳八十二
- 桂枝厚朴杏子证十三 太阳八十三
- 桂枝厚朴杏子证十四 太阳八十四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证十五 太阳八十五
- 厚朴姜夏参甘证十六 太阳八十六
- 栀子厚朴证十七 太阳八十七
- 栀子干姜证十八 太阳八十八
- 栀于香豉证十九 太阳八十九
- 栀子香豉证二十 太阳九十
- 忌栀子证二十一 太阳九十一
- 太阳坏病入少阴去路 十七章
- 太阳坏病入少阴桂枝附子证一 太阳九十二
- 芍药甘草附子证二 太阳九十三
- 内外俱虚证三 太阳九十四
- 苓桂术甘证四 太阳九十五
- 真武证五 太阳九十六
- 桂枝甘草证六 太阳九十七
- 阳虚耳聋证七 太阳九十八
- 身重心悸证八 太阳九十九
- 苓桂甘枣证九 太阳一百
- 桂枝加桂证十 太阳一百一
- 桂枝加桂证十一 太阳一百二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证十二 太阳一百三
- 温针亡阳证十三 太阳一百四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证十四 太阳一百五
- 茯苓四逆证十五 太阳一百六
- 干姜附子证十六 太阳一百七
- 禹余粮证十七 太阳一百八
- 太阳坏病入厥阴去路 一章
- 太阳坏病入厥阴胃冷吐蛔证一 太阳一百九
- 卷五·太阳经下篇 二十五章
- 太阳坏病结胸痞证
- 提纲 一章
- 太阳坏病结胸痞证提纲一 太阳一百十
- 太阳坏病结胸证 十二章
- 太阳坏病结胸大陷胸证一 太阳百十一
- 大陷胸证二 太阳百十二
- 大陷胸证三 太阳百十三
- 大陷胸丸证四 太阳百十四
- 结胸忌下证五 太阳百十五
- 结胸烦躁证六 太阳百十六
- 小结胸证七 太阳百十七
- 脏结证八 太阳百十八
- 脏结证九 太阳百十九
- 脏结证十 太阳百二十
- 结胸脉法十一 太阳百二十一
- 结胸变证十二 太阳百二十二
- 太阳坏病痞证 十二章
- 太阳坏病痞证桂枝人参汤证一 太阳百二十三
-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二 太阳百二十四
- 附子泻心汤证三太阳 百二十五
- 十枣汤证四 太阳百二十六
- 生姜泻心汤证五 太阳百二十七
- 甘草泻心汤证六 太阳百二十八
- 赤石脂禹余粮汤证七 太阳百二十九
- 五苓散证八 太阳百三十
- 旋覆代赭证九 太阳百三十一
- 瓜蒂散证十 太阳百三十二
- 经脉动惕证十一 太阳百三十三
- 表里俱虚证十二 太阳百三十四
- 卷六·阳明经上篇 五十章
- 阳明实证
- 提纲 二章
- 阳明经提纲一 阳明一
- 阳明提纲二 阳明二
- 外证 五章
- 阳明外证一 阳明三
- 阳明外证二 阳明四
- 阳明外证三 阳明五
- 阳明外证四 阳明六
- 阳明外证五 阳明七
- 来路 四章
- 阳明来路一 阳明八
- 阳明来路二 阳明九
- 阳明来路三 阳明十
- 阳明来路四 阳明十一
-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 一章 阳明十二
- 阳明经病 七章 腑病连经
- 阳明经病桂枝证一 阳明十三
- 麻黄证二 阳明十四
- 麻黄证三 阳明十五
- 桂枝葛根证四 阳明十六
- 葛根证五 阳明十七
- 葛根证六 阳明十八
- 葛根半夏证七 阳明十九
- 阳明腑病 二十七章
- 阳明腑病调胃承气证一 阳明二十
- 大承气证二 阳明二十一
- 小承气证三 阳明二十二
- 调胃承气证五 阳明二十四
- 亡津便硬证六 阳明二十五
- 蜜煎导证七 阳明二十六
- 麻仁丸证八 阳明二十七
- 大承气证九 阳明二十八
- 小承气证十 阳明二十九
- 小承气证十一 阳明三十
- 大承气证十二 阳明三十一
- 亡津谵语证十三 阳明三十二
- 大承气证十四 阳明三十三
- 调胃承气证十五 阳明三十四
- 大承气证十六 阳明三十五
- 大承气证十七 阳明三十六
- 大承气证十八 阳明三十七
- 大承气证十九 阳明三十八
- 大承气证二十 阳明三十九
- 大承气证二十一 阳明四十
- 三阳合病证二十二 阳明四十一
- 汗多亡津证二十三 阳明四十二
- 胃热阳绝证二十四 阳明四十三
- 大承气证二十五 阳明四十四
- 大承气证二十六 阳明四十五
- 大承气证二十七 阳明四十六
- 阳明瘀血证 三章
- 阳明瘀血抵当证一 阳明四十七
- 抵当证二 阳明四十八
- 热入血室证三 阳明四十九
- 阳明解期 一章 阳明五十
- 卷七·阳明经下篇 三十三章
-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 提纲 一章
- 阳明虚证提纲 阳明五十一
- 中风瘕泄证一 阳明五十二
- 四逆证二 阳明五十三
- 胃中虚冷证三 阳明五十四
- 胃中寒冷证四 阳明五十五
- 哕而腹满证五 阳明五十六
- 身痒无汗证六 阳明五十七
- 咳呕厥逆证七 阳明五十八
- 咳逆咽痛证八 阳明五十九
- 吴茱萸证九 阳明六十
- 呕多忌攻证十 阳明六十一
- 五苓散证十一 阳明六十二
- 心下硬满证十二 阳明六十三
- 寒热脉紧证十三 阳明六十四
- 栀子白虎猪苓证十四 阳明六十五
- 汗多亡阳证十五 阳明六十六
- 谵语喘满证十六 阳明六十七
- 谵语郑声证十七 阳明六十八
- 栀于豉证十八 阳明六十九
- 白虎证十九 阳明七十
- 汗多胃燥证二十 阳明七十一
- 口燥欲衄证二十一 阳明七十二
- 鼻燥欲衄证二十二 阳明七十三
- 脉浮盗汗证二十三 阳明七十四
- 汗解紧愈证二十四 阳明七十五
- 发热色黄证二十五 阳明七十六
- 无汗发黄证二十六 阳明七十七
- 微汗发黄证二十七 阳明七十八
- 茵陈蒿证二十八 阳明七十九
- 脉迟发黄证二十九 阳明八十
- 柴胡麻黄证三十 阳明八十一
- 小柴胡证三十一 阳明八十二
- 小柴胡证三十二 阳明八十三
- 卷八·少阳经上篇 二十二章
- 少阳本病 腑病脏病连经
- 提纲 一章
- 少阳经提纲 少阳一
- 少阳经病小柴胡证一 少阳二
- 小柴胡证二 少阳三
- 小柴胡证三 少阳四
- 小柴胡证四 少阳五
- 小柴胡证五 少阳六
- 柴胡桂枝证六 少阳七
- 小柴胡证七 少阳八
- 小柴胡证八 少阳九
- 小柴胡证九 少阳十
- 属阳明证十 少阳十一
- 黄芩半夏证十一 少阳十二 入阳明去路
- 大柴胡证十二 少阳十三 入阳明去路
- 大柴胡证十三 少阳十四 入阳明去路
- 调胃承气证十四 少阳十五 入阳明去路
- 少阳传经 三章
- 少阳传经一 少阳十六
- 传经二 少阳十七
- 传经三 少阳十八 三阴去路
- 热入血室 三章
- 妇人热入血室一 少阳十九
- 热入血室二 少阳二十
- 热入血室三 少阳二十一
- 少阳解期 一章
- 少阳解期 少阳二十二
- 卷九·少阳经下篇 十六章
- 少阳坏病
- 提纲 一章
- 少阳坏病提纲一 少阳二十三
- 少阳坏病入阳明去路 八章
- 少阳坏病入阳明去路谵语烦悸证一 少阳二十四
- 小建中证二 少阳二十五
- 炙甘草证三 少阳二十六
- 烦满惊悸证四 少阳二十七
- 柴胡龙骨牡蛎证五 少阳二十八
- 小柴胡证六 少阳二十九
- 大柴胡证七 少阳三十
- 大柴胡证八 少阳三十一
-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 二章
-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柴胡桂枝干姜证一 少阳三十二
- 误下身黄证二 少阳三十三
- 少阳坏病结胸痞证 五章
- 少阳坏病结胸初证一 少阳三十四
- 结胸初证二 少阳三十五
- 结胸证三 少阳三十六
- 结胸证四 少阳三十七
- 结胸痞证五 少阳三十八
- 卷十·太阴经全篇 十七章
- 太阴脏病
- 提纲 一章
- 太阴经提纲一 太阴一
- 太阴经病桂枝证一 太阴二
- 太阴脏病四逆证二 太阴三
- 下利清谷证三 太阴四
- 四逆桂枝证四 太阴五
- 四逆证五 太阴六
- 黄连证六 太阴七
- 桂枝芍药证七 太阴八
- 桂枝大黄证八 太阴九
- 芍药大黄证九 太阴十
- 暴烦下利证十 太阴十一
- 茵陈蒿证十一 太阴十二
- 麻黄连翘赤小豆证十二 太阴十三
- 栀子柏皮证十三 太阴十四
- 寒湿发黄证十四 太阴十五
- 中风欲愈十五 太阴十六
- 太阴解期 一章
- 太阴解期 太阴十七
- 卷十一·少阴经全篇 四十六章
- 少阴脏病
- 提纲 一章
- 少阴经提纲一 少阴一
- 少阴脏病连经麻附细辛证一 少阴二
- 麻附甘草证二 少阴三
- 少阴脏病忌汗证三 少阴四
- 四逆证四 少阴五
- 附子证五 少阴六
- 附子证六 少阴七
- 咳利谵语证七 少阴八
- 发汗动血证八 少阴九
- 发汗亡阳证九 少阴十
- 咽痛吐利证十 少阴十一
- 甘草桔梗证十一 少阴十二
- 半夏散证十二 少阴十三
- 苦酒汤证十三 少阴十四
- 猪肤汤证十四 少阴十五
- 四逆证十五 少阴十六
- 下利烦渴证十六 少阴十七
- 吴茱萸证十七 少阴十八
- 真武汤证十八 少阴十九
- 呕利汗出证十九 少阴二十
- 猪苓证二十 少阴二十一
- 四逆散证二十一 少阴二十二
- 通脉四逆证二十二 少阴二十三
- 白通汤证二十三 少阴二十四
- 白通猪胆汁证二十四 少阴二十五
- 桃花汤证二十五 少阴二十六
- 桃花汤证二十六 少阴二十七
- 下利脓血证二十七 少阴二十八
- 身热便血证二十八 少阴二十九
- 少阴亡阳死证 六章
- 少阴亡阳死证一 少阴三十
- 死证二 少阴三十一
- 死证三 少阴三十二
- 死证四 少阴三十三
- 死证五 少阴三十四
- 死证六 少阴三十五
- 少阴阳回不死证 四章
- 少阴阳回不死证一 少阴三十六
- 阳回证二 少阴三十七
- 阳回证三 少阴三十八
- 阳回证四 少阴三十九
- 土盛水负证 五章
- 土盛水负证一 少阴四十
- 土胜水负黄连阿胶证二 少阴四十一
- 土胜水负大承气证三 少阴四十二
- 土胜水负大承气证四 少阴四十三
- 土胜水负大承气证五 少阴四十四
- 少阴中风欲愈 一章
- 少阴中风欲愈一 少阴四十五
- 少阴解期 一章
- 少阴解期一 少阴四十六
- 卷十二·厥阴经全篇 五十章
- 厥阴脏病
- 提纲 一章
- 厥阴经提纲一 厥阴一
- 厥阴脏病乌梅丸证一 厥阴二
- 手足厥冷证二 厥阴三
- 厥热胜复证三 厥阴四
- 厥热胜复证四 厥阴五
- 厥多热少证五 厥阴六
- 厥少热多证六 厥阴七
- 热胜便血证七 厥阴八
- 彻热除中证八 厥阴九
- 热胜痈脓证九 厥阴十
- 厥胜下利证十 厥阴十一
- 热胜喉痹证十一 厥阴十二
- 热胜便脓证十二 厥阴十三
- 脉促发厥证十三 厥阴十四
- 当归四逆证十四 厥阴十五
- 瓜蒂散证十五 厥阴十六
- 少腹满痛证十六 厥阴十七
- 脉虚厥逆证十七 厥阴十八
- 水渍作利证十八 厥阴十九
- 腹痛欲利证十九 厥阴二十
- 当归四逆证二十 厥阴二十一
- 四逆证二十一 厥阴二十二
- 四逆证二十二 厥阴二十三
- 通脉四逆证二十三 厥阴二十四
- 干姜连芩人参证二十四 厥阴二十五
- 吴茱萸证二十五 厥阴二十六
- 痈脓作呕证二十六 厥阴二十七
- 麻黄升麻证二十七 厥阴二十八
- 四逆证二十八 厥阴二十九
- 热厥下利证二十九 厥阴三十
- 厥阴阳绝死证 七章
- 厥阴阳绝死证一 厥阴三十一
- 死证二 厥阴三十二
- 死证三 厥阴三十三
- 死证四 厥阴三十四
- 死证五 厥阴三十五
- 死证六 厥阴三十六
- 死证七 厥阴三十七
- 厥阴阳回不死证 十二章
- 厥阴阳回不死证一 厥阴三十八
- 阳回证二 厥阴三十九
- 阳回证三 厥阴四十
- 阳回圊脓证四 厥阴四十一
- 阳回圊脓证五 厥阴四十二
- 阳回自愈证六 厥阴四十三
- 阳回有热证七 厥阴四十四
- 阳回饮水证八 厥阴四十五
- 阳回热利证九 厥阴四十六
- 阳回谵语证十 厥阴四十七
- 阳回生烦证十一 厥阴四十八
- 厥阴欲愈十二 厥阴四十九
- 厥阴解期 一章
- 厥阴解期 厥阴五十
- 卷十三·伤寒类证 三十六章
- 温病 一章
- 温病一
- 痉病 五章
- 痉病一
- 痉病二
- 痉病三
- 痉病四
- 痉病五
- 湿病 九章
- 湿病一
- 湿病二
- 湿病三
- 湿病四
- 湿病五
- 湿病六
- 湿病七
- 湿病八
- 湿病九
- 暍病 三章
- 暍病一
- 暍病二
- 暍病三
- 霍乱 十一章
- 霍乱一
- 霍乱二
- 霍乱三
- 霍乱四
- 霍乱五
- 霍乱六
- 霍乱七
- 霍乱八
- 霍乱九
- 霍乱十
- 霍乱十一
- 差后劳复 六章
- 差后劳复一
- 差后劳复二
- 差后劳复三
- 差后劳复四
- 差后劳复五
- 差后劳复六
- 阴阳易 一章
- 阴阳易一
- 卷十四·汗下宜忌 五十一章
- 汗下
- 不可汗 十八章
- 不可汗一
- 不可汗二
- 不可汗三
- 不可汗四
- 不可汗五
- 不可汗六
- 不可汗七
- 不可汗八
- 不可汗九
- 不可汗十
- 不可汗十一
- 不可汗十二
- 不可汗十三
- 不可汗十四
- 不可汗十五
- 不可汗十六
- 不可汗十七
- 不可汗十八
- 不可下 十六章
- 不可下一
- 不可下二
- 不可下三
- 不可下四
- 不可下五
- 不可下六
- 不可下七
- 不可下八
- 不可下九
- 不可下十
- 不可下十一
- 不可下十二
- 不可下十三
- 不可下十四
- 不可下十五
- 不可下十六
- 不可汗下 四章
- 不可汗下一
- 不可汗下二
- 不可汗下三
- 不可汗下四
- 可汗 一章
- 可汗一
- 可吐 三章
- 可吐一
- 可吐二
- 可吐三
- 可下 九章
- 可下一
- 可下二
- 可下三
- 可下四
- 可下五
- 可下六
- 可下七
- 可下八
- 可下九
- 卷末·附王叔和《伤寒例》
- 附:方剂索引
- 拼音索引
- B
- C D
- F
- G
- H J K L
- M
- S Sh
- T W
- X
- Y
- Z Zh
- 笔画索引
- 二画 三画
- 四画 五画
- 六画 七画
- 八画 九画
- 十画
- 十一画以上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