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瘿者阳也,色红而高突,或蒂小而下垂;瘤者阴也,色白而漫肿,亦无痒痛,人所不觉,薛立斋分别甚详。肝统筋,怒动肝火,血燥筋挛曰筋瘤。心主血,暴急太甚,火旺逼血沸腾,复被外邪所搏而肿曰血瘤。脾主肌肉,郁结伤脾,肌肉消薄,土气不行,逆于肉里而为肿曰肉瘤。肺主气,劳伤元气,腠理不密,外寒搏而为肿曰气瘤。肾主骨,恣欲伤肾,肾火郁遏,骨无荣养而为肿曰骨瘤。予曰∶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治当清肝解郁,养血舒筋,清肝芦荟丸是也。
血瘤者,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若红丝,擦破血流,禁之不住;治当养血凉血,抑火滋阴,安敛心神,调和血脉,芩连二母丸是也。肉瘤者,软若绵,硬似馒,皮色不变,不紧不宽,终年只似复肝然;治当理脾宽中,疏通戊土,开郁行痰,调理饮食,加味归脾丸是也。气瘤者,软而不坚,皮色如故,或消或长,无热无寒;治当清肺气,调经脉,理劳伤,和荣卫,通气散坚丸是也。骨瘤者,形色紫黑,坚硬如石,疙瘩高起,推之不移,昂昂坚贴于骨;治当补肾气,养血行瘀,散肿破坚,利窍调元,肾气丸是也。此瘤之五名,治瘤之五法,惟在此也。又观立斋云∶筋骨呈露曰筋瘿,赤脉交结曰血瘿,皮色不变曰肉瘿,随忧喜消长曰气瘿,坚硬不可移曰石瘿,此瘿之五名也。通治瘿瘤初起,元气实者,海藻玉壶汤、六军丸;久而元气虚者,琥珀黑龙丹、十全流气饮,选服此药,自然缩小消磨;切不可轻用针刀,掘破出血不止,多致立危;久则脓血崩溃,渗漏不已,终致伤人。又一种粉瘤,红粉色,多生耳项前后,亦有生于下体者,全是痰气凝结而成;宜披针破去脂粉,以三品一条枪插入,数次以净内膜自愈。又一种黑砂瘤,多生臀腿,肿突大小不一,以手摄起,内有黑色是也;亦用针刺,内出黑砂有声,软硬不一。又一种发瘤,多生耳后发下寸许,软小高突,按之不痛,亦针之,粉发齐出。又一种蛔虫瘤,生于胁下;又一种疽瘤,连生肩膊,详在后治验中。予观古又有虱瘤矣,但其形状之异,皆五脏湿热、邪火、浊气、瘀血各感而成,此非正病也。以上数瘤,皆亲手治验非谬也。
□
初起红色光亮,微热微痛,根脚浮浅、不坚实者为易。已成红赤高肿,作热 痛,顶破皮穿,脓溃肿消者易。已溃脓稠色鲜,根脚缩小,内肉渐生,外皮渐紧者顺。溃后气体平和,饮食如故,肿消痛止,口平收敛者顺。
初起肉色不变,寒热渐生,根脚散漫,时或阴痛者险。已成坚硬如石,举动牵强,咳嗽生痰,皮寒食少者逆。已溃无脓,惟流血水,肿不消,痛不止,脾气衰弱者逆。破后血水不止,肿硬更增,败腐不脱, 气恶心者死。
□
初起自无表里之症相兼,但结成形者,宜行散气血。已成无痛无痒,或软或硬色白者,痰聚也,行痰顺气。
已成色红坚硬,渐大微痒微疼者,补肾气、活血散坚。形如茄蒂,瘤大下垂者,用药点其蒂茄落,生肌收敛。
已破流脓不止,瘤仍不消,宜健脾胃为主,佐以化坚。已溃出血不常,瘤口开泛者,宜养血凉血,佐以清肝。
溃后瘤肿渐消,脾弱不能收敛者,补肾气、兼助脾胃。
□
一男子臀瘤五年,形如复瓢,按之隐隐黑色,此黑粉瘤也。以针破之,按出黑砂兼黑粉共约碗许,用三品一条枪插入患内十余日,每次捺出黑膜,其瘤渐消。内服十全大补汤健脾胃,养气血,月余而敛。
一男子腮上生瘤半年,形若复桃,皮色不变,按之微红,此粉瘤也。针破之,捺出脂粉,插前药半月而愈。
一义乌兵士,肩膊上连生小瘤五枚三月余,渐发痒异状,以手扪之,内则歙歙攻动。予视之,内动果如虾鞠,此必有异虫;以针破其一枚,先出红水一匙,少顷攻出黑嘴粉红虫一条,形如蛆样,长六、七分;又破一枚,依然如是,其人渐觉昏晕,此泄气之过也。余瘤停止,服补中益气汤数剂,外以膏盖,又五、六日,患者方健,渐渐破之,仍以补药十余服而愈。
一妇人并一女子,耳后、发际下一寸各生一瘤半年余,渐渐而大,此乃粉瘤。用针破之,先出脂粉,后出头发数根,长约二尺余,齐根剪断,出血微许;俱用插药,数日化出内膜而愈。从此观之,知有发瘤也。
一妇人腰间生一肉瘤,三年余方渐微痛,一日溃后出小蛔三条,长约五寸,置温汤中游动半时方息。其时患者形体衰弱,面黄肌瘦,口干发热,朝以八味丸,午用人参养荣汤,服至百日外,元气渐醒,又百日,其口方收。予意度之,其蛔乃经络气血所化。
一妇人气冲穴生瘤,红紫坚硬,乃血瘤也。请视之,心、肝二脉俱已洪数,其患得之心气郁结,肝气受伤之故,辞不可治。后请京师明公医治,其时头已穿溃,虽强投补托、化坚、凉血等剂,日溃日烂,终至不应。
破经两月,一旦涌出紫血盆许,随即身亡。后人问曰∶何以致此?予曰∶心脉洪数,心火旺也;肝脉弦数,肝气伤也;火旺逼血妄行,肝气伤不能藏血,后破之必出血不止,多致危亡,预辞不治者此意也。
□
清肝芦荟丸
清肝芦荟丸芎芍 昆布青连皂地黄
海粉还兼甘草节 当归加上共成方
治恼怒伤肝,致肝气郁结为瘤,其坚硬色紫,垒垒青筋,结若蚯蚓,遇喜则安,遇怒则痛者服之。
川芎 当归 白芍(各二两) 生地(酒浸,捣膏,二两) 青皮 芦荟 昆布 海粉 甘草节 牙皂 黄连(各五钱)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滚汤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芩莲二母丸
芩连二母丸芎芍 熟地当归羚羊角
蒲黄生地与骨皮 甘草柏叶同丸服
治心火妄动,逼血沸腾,外受寒凉,结为血瘤;其患微紫微红,软硬间杂,皮肤隐隐,缠如红丝,皮破血流,禁之不住者宜服。
黄连 黄芩 知母 贝母 川穹 当归 白芍 生地 熟地 蒲黄 羚羊角 甘草(减半) 地骨皮(各等分)
上为末,侧柏叶煎汤,打寒食面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灯心汤送下,或作煎剂服之亦效。
顺气归脾丸
顺气归脾汤贝母 乌附 陈术茯神
枣仁远志人参等 木香甘草合欢灵
治思虑伤脾,致脾气郁结乃生肉瘤,软如绵,肿似馒,脾气虚弱,日久渐大,或微疼或不疼者服。
陈皮 贝母 香附 乌药 当归 白术 茯神 黄 酸枣仁 远志 人参(各一两) 木香 甘草(炙,各三钱)
上为末,合欢树根皮四两煎汤煮老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食远白滚汤送下。
通气散坚丸
通气散坚丸半夏 陈贝芎归粉草苓
香附桔菖参海藻 南星枳实共黄芩
治忧郁伤肺,致气浊而不清,聚结为瘤,色白不赤,软而不坚,由阴阳失度,随喜怒消长者宜服。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石菖蒲 枳实(炒) 人参 胆南星 天花粉 桔梗 川芎 当归 贝母 香附 海藻 黄芩(酒炒,各等分)
上为末,荷叶煎汤,跌为丸寒豆大,每服一钱,食远灯心二十根、姜三片泡汤送下。
调元肾气丸
调元肾气丸参地 山药丹归萸泽苓
麦冬龙骨香砂柏 骨皮知母效如神
治房欲劳伤,忧恐损肾,致肾气弱而骨无荣养,遂生骨瘤。其患坚硬如石,形色或紫或不紫,推之不移,坚贴于骨,形体日渐衰瘦,气血不荣,皮肤枯槁;甚者寒热交作,饮食无味,举动艰辛,脚膝无力者并服之。
淮生地(酒煮,捣膏,四两) 山萸肉 山药 牡丹皮 白苓(各二两) 人参 当归身 泽泻 麦门冬(捣膏) 龙骨 地骨皮(各一两) 木香 砂仁(各三钱) 黄柏(盐水炒) 知母(童便炒,各五钱)
上为末,鹿角胶四两,老酒化稠加蜜四两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温酒送下。忌白萝卜、火酒、房事。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汤青陈 翘贝芎归昆布评
半夏独活并甘草 海带煎来效有灵
治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不赤,但未破者服。
海藻 贝母 陈皮 昆布 青皮 川芎 当归 半夏 连翘 甘草节 独活(各一钱) 海带(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凡服此门药饵,先断浓味大荤,次宜绝欲虚心者为妙。
活血散瘿汤
活血散瘿汤芍归 青皮芎半地黄随
参苓昆布丹皮草 红花肉桂木香催
治瘿瘤已成,日久渐大,无痛无痒,气血虚弱者。
白芍 当归 陈皮 川芎 半夏 熟地 人参 茯苓 丹皮(各一钱) 红花 昆布 木香 甘草(节,各五分) 青皮 肉桂(各三分)
水二钟,煎八分,量病上下,服后饮酒一小杯。
六军丸
六军丸内用蜈蚣 全蝎姜蚕蝉脱同
夜明砂与穿山甲 诸肿瘿瘤可觅功
治瘿瘤已成未溃者,不论年月新久并宜服之。
蜈蚣(去头足) 蝉脱 全蝎 姜蚕(炒,去丝) 夜明砂 穿山甲
以上等分为细末,神曲糊为丸粟米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分,食远酒下。忌大荤煎炒,日渐可消。
枯瘤方
枯瘤方用白砒 黄丹轻粉雄黄饼
乳香没药硼砂等 斑蝥田螺米粥调
治瘤初起成形未破者,及根蒂小而不散者用。
白砒 砂 黄丹 轻粉 雄黄 乳香 没药 硼砂(各一钱) 斑蝥(二十个) 田螺(三枚,大者,去壳,晒干切片)
共研极细,糯米粥调安,捏作小棋子样,曝干先灸瘤顶三炷,以药饼贴之,上用黄柏末水调,盖敷药饼;候十日外,其瘤自然枯落,次用敛口药。
秘传敛瘤膏
秘传敛瘤膏血衄 轻粉龙骨海螵蛸
象皮乳香各等分 鸡子熬油一处调
治瘿瘤枯药落后,用此搽贴,自然生肌完口。
血衄 轻粉 龙骨 海螵蛸 象皮 乳香(各一钱) 鸡蛋(十五枚,煮熟用黄熬油一小钟)
以上各等细末,共再研,和入鸡蛋油内搅匀,每日早晚甘草汤洗净患上,鸡翎蘸涂,膏药盖贴。
琥珀黑龙丹
琥珀黑龙丹海带 南星血衄五灵脂
海藻木香并京墨 麝香加上效堪随
治五瘿六瘤,不论新久,但未穿破者并宜用之。
琥珀(一两) 血衄(二两) 京墨 五灵脂(炒) 海带 海藻 南星(姜汁拌炒,各五钱) 木香(三钱) 麝香(一钱)
以上各为细末,和匀再研,炼蜜丸一钱重,金箔为衣,晒干密收,每用一丸,热酒一杯量病上下、食前后化服。如患在下部,服后随用美膳压之。
十全流气饮
十全流气饮陈皮 赤茯青皮香附随
木香乌药芎归芍 甘草同煎效可奇
治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致脾气不行,逆于肉里,乃生气瘿、肉瘤,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宜服此药。
陈皮 赤茯苓 乌药 川芎 当归 白芍(各一钱) 香附(八分) 青皮(六分) 甘草(五分)木香(三分)
姜三片,枣二枚,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
三品一条枪(见痔疮门)
人参养荣汤(见瘰 门)
补中益气汤 八味丸 十全大补汤(俱见痈疽溃疡门)
寒食面(注末卷)
- 卷之一痈疽门
- 痈疽原委论第一
- 痈疽治法总论第二
- 痈疽阳症歌第三
- 卷之一痈疽门
- 痈疽原委论第一
- 痈疽治法总论第二
- 痈疽阳症歌第三
- 痈疽阴症歌第四
- 痈疽半阴半阳症歌第五
- 痈疽五善歌第六
- 痈疽七恶歌第七
- 治病则例歌第八
-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第九
- 论病生死法第十
- 察形色顺逆第十一
-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第十二
- 调理须知第十三
- 杂忌须知第十四
- 痈疽图形第十五
- 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 脑疽论第十六
- 疔疮论第十七
- 脱疽论第十八
- 瘰论第十九
- 鬓疽论第二十
- 咽喉论第二十一
- 时毒论第二十二
- 瘿瘤论第二十三
- 肺痈论第二十四
-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 流注论第二十五
- 乳痈论第二十六(附∶乳岩)
- 附骨疽第二十七
- 肠痈论第二十八
- 脏毒论第二十九
- 痔疮论第三十
- 下疳论第三十一
- 鱼口便毒论第三十二
- 囊痈论第三十三
- 悬痈论第三十四
- 臀痈论第三十五
- 杨梅疮论第三十六
- 结毒论第三十七
- 多骨疽论第三十八
- 卷之四杂疮毒门
- 阴疮论第三十九
- 伤寒发颐第四十
- 痼发第四十一
- 瘭疽第四十二
- 小腹痈第四十三
- 鹳口疽第四十四
- 龙泉疽虎须毒第四十五
- 石榴疽第四十六
- 穿踝疽第四十七
- 大麻风第四十八
- 翻花疮第四十九
- 腋痈第五十
- 胁痈第五十一
- 鼻痔第五十二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紫白癜风第五十四
- 齿病第五十五
- 脑漏第五十六
- 破伤风第五十七
- 跌扑第五十八
- 金疮第五十九
- 杖疮第六十
- 汤泼火烧第六十一
- 甲疽第六十二
- 茧唇第六十三
- 痞癖第六十四
- 天蛇毒第六十五
- 兴痛第六十六
- 合谷毒第六十七
- 鼻出血第六十八
- 牙缝出血第六十九
- 血箭血痣第七十
- 鹅掌风第七十一
- 肾囊风第七十二
- 疥疮论第七十三
- 疮论第七十四
- 血风疮第七十五
- 顽癣第七十六
- 脓窠疮第七十七
- 冻风第七十八
- 火丹第七十九
- 天泡第八十
- 肺风粉刺酒鼻第八十一
- 雀斑第八十二
- 油风第八十三
- 白屑风第八十四
- 耳病第八十五
- 漆疮第八十六
- 竹木刺第八十七
- 痤痱疮第八十八
- KT第八十九
- 痰包第九十
- 癞风第九十一
- 湿肿第九十二
- 咬伤第九十三
- 疯犬伤第九十四
- 女人面生黧黑斑第九十五
- 钮扣风第九十六
- 枯筋箭第九十七
- 妇人脚丫作痒第九十八
- 手足破裂第九十九
- 眼丹第一百
- 黑子第一百一
- 眼胞菌毒第一百二
- 体气第一百三
- 白秃疮第一百四
- 奶癣第一百五
- 拱兴第一百六
- 小儿遗毒烂斑第一百七
- 蝼蛄串第一百八
- 小儿痘风疮第一百九
- 小儿赤游丹第一百十
- 走马疳第一百十一
- 重舌第一百十二
- 胎瘤第一百十三
- 鹅口疮第一百十四
- 痘痈第一百十五
- 痘疔第一百十六
- 黄水疮第一百十七
- 大人口破第一百十八
- 臭田螺第一百十九
- 牛程蹇第一百二十
- 僵螂蛀第一百二十一
- 田螺泡第一百二十二
- 皴痛第一百二十三
- 阴虱第一百二十四
- 葡萄疫第一百二十五
- 百虫入耳第一百二十六
- 恶虫叮咬第一百二十七
- 人面疮第一百二十八
- 误吞针铁骨哽咽喉第一百二十九
- 中砒毒第一百三十
- 落下颏拿法第一百三十一
- 救自刎断喉法第一百三十二
- 阴毒第一百三十三
- 失荣症第一百三十四
- 试知百病死生法第一百三十五
- 仙方活命饮今古不同论第一百三十七
- 拾遗症第一百三十八
- 唇风第一百三十九
- 绷缚背疮第一百四十
- 痈疽内肉不合法第一百四十一
- 炼玄明粉法第一百四十二
- 炼金顶砒法第一百四十四
- 炼消石法第一百四十五
- 取蟾酥法第一百四十六
- 制附子法第一百四十七
- 升白灵药法第一百四十八
- 制寒食面法第一百四十九
- 制炒诸药第一百五十三
- 开割披针喉针形第一百五十六
- 补遗方一百五十七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