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阴疮,乃七情郁火伤损肝脾、湿热下注为患。其形固多不一,总由邪火所化也。阴中有如挺出一条,蛇形尺许,坠重、流水、溺涩者,乃脾气下陷,肝火从之,朝服补中益气汤,晚服龙胆泻肝汤,外涂雄黄藜芦散,其患渐收。阴中突出如菌子、如鸡冠,四边肿痛者,乃肝郁脾虚所致,先以补中益气汤加山栀、茯苓、青皮,清肝补脾、兼升中气;更以归脾汤加山栀、川芎、茯神、香附、陈皮调理。阴户忽然肿突作痛,因劳伤血分,湿火下流,宜四物汤加丹皮、泽泻、花粉、柴胡治之。阴中生虫慝如小蛆者,乃心气郁而邪火所化,宜四物加黄连、胆草、木通、石菖蒲,以通散心窍郁滞,外以银杏散纳入阴中。阴器外生疙瘩,内生细虫作痒不可忍者,此虫食人脏腑即死;令人多发寒热,与痨瘵相似。有此症之妇人畏羞都不肯说,因循日久,面黄肌瘦,身发寒热,咳嗽生痰,往往不治者多矣。如有此症,急与逍遥散吞芦荟丸,早晚二服,外用银杏散绵裹塞入阴中,杀虫止痒,半月渐愈。阴户开而不闭者,忧思过也;逍遥散、归脾汤俱加柴胡、山栀、白芍、丹皮间服。交接出血者,肝虚有火,不能藏血,四物汤加胆草、黄芩、山栀、柴胡;新交房事伤而肿痛者,珍珠散猪脊髓调搽。又妇人久居寡室,淫火妄而又郁,郁而又妄,邪火久注,多致阴中作痒生虫,此虫食人五内,阴中腐烂,攻刺疼痛,臭水淋漓,口干发热,形削不食,有此症者,非药能愈,终归于死。又名失合症也。
□
一妇人阴器肿痛,小水涩滞,遇晚寒热交作,此肝经湿热为患。以龙胆泻肝汤二服,小水通利;又以四物汤兼小柴胡加天花粉、木通、炒山栀服之而愈。
一妇人无辜发热月余,忽阴中突出一物,如鸡冠一片,此肝郁脾虚所致。以补中益气汤加青皮、山栀、柴胡、黄芩,外以甘草、白芷、苍术、紫苏煎汤,每日熏洗,十余日其患渐小,仍用前汤倍参、术,月余而安。
一妇人阴中作痒,遇夜五心烦热,作渴不睡,此思虑太过,致心肾不交。以四物汤加龙胆草、山栀、黄连、知母,外以银杏散纳入阴中,二日其痒渐止。又朝以八味丸、午用归脾汤加银柴胡、茵陈,月余而愈。
一妇人阴器半边肿痛,身发寒热,口干便秘,脉实有力。以内疏黄连汤一剂,大便通利,口干乃止,惟肿痛尤甚,此湿毒结聚欲为脓也。以四物汤加角针、泽泻二剂,脓熟胀痛,又以透脓散一服,出臭脓钟许,疼痛顿止;以八珍汤加丹皮、泽泻十余剂而安。
一妇人肝经风湿下流阴器,浮肿痒甚,致抓出血不痛。以消风散加苦参、胆草、泽泻、木通、山栀,外以蛇床子汤熏洗,搽擦银杏散,十余日痒止肿消而愈。
一妇人孀居十余载,阴器作痒生虫,含忍不说,后阴器食烂,已食五内,人形消瘦,发热作渴,脉洪浮数,方请医治。询问间痒痛日久,阴器黑腐,小水不禁,五内已坏,不可用药,彼苦求治,予曰∶痒者虫也,痛者损也。先用鲫鱼数枚,以香料掺炙鱼熟,以丝绵薄裹纳入阴中,夹之良久,取出红虫长者一寸,短者五、六分,细如丝线,约有二十余条,置温水中摇摆片时方死。彼家欢悦,以为可治。予曰非也,再取再有,生化无穷,强投养血清肝药,终至不痊而死。
□
清肝渗湿汤
清肝渗湿汤四物 泽泻翘连胆草栀
木通滑石银柴等 甘草防风芦荟宜
治肝经郁滞,邪火流行,致阴肿痛,或风热作痒。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山栀 黄连 连翘 龙胆草(各一钱) 银柴胡 泽泻 木通(各六分)滑石(二钱) 芦荟(五分) 甘草(三分) 防风(八分)
水二钟,淡竹叶、灯心各二十件,煎八分,食前服。
凉荣泻火汤
凉荣泻火汤黄芩 四物山栀知母全
柴胡木通茵陈草 麦冬龙胆大黄煎
治妇人怀抱忧郁不清,致生内热,小水涩滞,大便秘结,及阴中火郁作痛,亦如涩淋,宜此泻之。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黄芩 黄连 山栀 木通 柴胡 茵陈 胆草 知母 麦门冬(各一钱)甘草(五分) 大黄(酒炒,二钱)
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服,便利去大黄。
银杏散
银杏散内用杏仁 水银轻粉雄黄称
枣肉为丸绵裹成 阴中作痒功效灵
治妇人湿热下注,阴中作痒,及内外生疮并用。
杏仁(去皮尖,研) 轻粉 水银(铅制) 雄黄(各一钱)
上各为细末,共和一处,每用五分、枣肉一枚和丸,用丝绵包裹,留一绵条拈线在外;用塌痒汤煎洗,药枣安入阴内,留线在外,恐小便取出再入,一日一换,重者只四、五枚痊愈。仍兼服前药。
塌痒汤
塌痒汤中有苦参 野狼毒灵仙床子真
归尾鹤虱同煎洗 搔痒之人笑眼生
治症同上,以此熏洗之。
苦参 威灵仙 蛇床子 当归尾 野狼毒(各五钱) 鹤虱草(一两)
用河水十碗煎数滚,滤清贮盆内;乘热先熏,待温后洗,临洗和入公猪胆汁二、三枚同洗更妙。
雄黄藜芦散
雄黄藜芦散鳖头 轻粉冰片共相求
芎归汤沸乘温洗 蛇菌鸡冠不久留
治妇人阴中突出如蛇,或似鸡冠、菌样者并治。
雄黄(一钱) 葱管藜芦(二钱,碾细如面) 轻粉 鳖头( 黄色,各一钱) 冰片(二分)
已上各研极细末,和匀再研,瓷罐收贮。先用芎归汤煎洗,随后搽药,早晚二次,其患渐收。
芎归汤
芎归汤洗阴中痒 蛇菌鸡冠并此求
白芷甘草并胆草 熏洗余殃尽缩头
治症同上,以此洗之。
川芎 当归 白芷 甘草 胆草
上各等分,每用五钱,煎汤浴洗患上,随后搽药。
□
内疏黄连汤 透脓散(俱见肿疡门)
补中益气汤 八珍汤 四物汤 八味丸(俱见溃疡门)
逍遥散 小柴胡汤(俱见瘰 门)
龙胆泻肝汤 珍珠散(俱见下疳门)
归脾汤(见痔疮门)
消风散(见风疹门)
蛇床子汤(见肾囊风门)
芦荟丸(见下疳门)
- 卷之一痈疽门
- 痈疽原委论第一
- 痈疽治法总论第二
- 痈疽阳症歌第三
- 卷之一痈疽门
- 痈疽原委论第一
- 痈疽治法总论第二
- 痈疽阳症歌第三
- 痈疽阴症歌第四
- 痈疽半阴半阳症歌第五
- 痈疽五善歌第六
- 痈疽七恶歌第七
- 治病则例歌第八
-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第九
- 论病生死法第十
- 察形色顺逆第十一
- 病有三因受病主治不同论第十二
- 调理须知第十三
- 杂忌须知第十四
- 痈疽图形第十五
- 卷之二上部疽毒门
- 脑疽论第十六
- 疔疮论第十七
- 脱疽论第十八
- 瘰论第十九
- 鬓疽论第二十
- 咽喉论第二十一
- 时毒论第二十二
- 瘿瘤论第二十三
- 肺痈论第二十四
- 卷之三下部痈毒门
- 流注论第二十五
- 乳痈论第二十六(附∶乳岩)
- 附骨疽第二十七
- 肠痈论第二十八
- 脏毒论第二十九
- 痔疮论第三十
- 下疳论第三十一
- 鱼口便毒论第三十二
- 囊痈论第三十三
- 悬痈论第三十四
- 臀痈论第三十五
- 杨梅疮论第三十六
- 结毒论第三十七
- 多骨疽论第三十八
- 卷之四杂疮毒门
- 阴疮论第三十九
- 伤寒发颐第四十
- 痼发第四十一
- 瘭疽第四十二
- 小腹痈第四十三
- 鹳口疽第四十四
- 龙泉疽虎须毒第四十五
- 石榴疽第四十六
- 穿踝疽第四十七
- 大麻风第四十八
- 翻花疮第四十九
- 腋痈第五十
- 胁痈第五十一
- 鼻痔第五十二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骨槽风第五十三
- 紫白癜风第五十四
- 齿病第五十五
- 脑漏第五十六
- 破伤风第五十七
- 跌扑第五十八
- 金疮第五十九
- 杖疮第六十
- 汤泼火烧第六十一
- 甲疽第六十二
- 茧唇第六十三
- 痞癖第六十四
- 天蛇毒第六十五
- 兴痛第六十六
- 合谷毒第六十七
- 鼻出血第六十八
- 牙缝出血第六十九
- 血箭血痣第七十
- 鹅掌风第七十一
- 肾囊风第七十二
- 疥疮论第七十三
- 疮论第七十四
- 血风疮第七十五
- 顽癣第七十六
- 脓窠疮第七十七
- 冻风第七十八
- 火丹第七十九
- 天泡第八十
- 肺风粉刺酒鼻第八十一
- 雀斑第八十二
- 油风第八十三
- 白屑风第八十四
- 耳病第八十五
- 漆疮第八十六
- 竹木刺第八十七
- 痤痱疮第八十八
- KT第八十九
- 痰包第九十
- 癞风第九十一
- 湿肿第九十二
- 咬伤第九十三
- 疯犬伤第九十四
- 女人面生黧黑斑第九十五
- 钮扣风第九十六
- 枯筋箭第九十七
- 妇人脚丫作痒第九十八
- 手足破裂第九十九
- 眼丹第一百
- 黑子第一百一
- 眼胞菌毒第一百二
- 体气第一百三
- 白秃疮第一百四
- 奶癣第一百五
- 拱兴第一百六
- 小儿遗毒烂斑第一百七
- 蝼蛄串第一百八
- 小儿痘风疮第一百九
- 小儿赤游丹第一百十
- 走马疳第一百十一
- 重舌第一百十二
- 胎瘤第一百十三
- 鹅口疮第一百十四
- 痘痈第一百十五
- 痘疔第一百十六
- 黄水疮第一百十七
- 大人口破第一百十八
- 臭田螺第一百十九
- 牛程蹇第一百二十
- 僵螂蛀第一百二十一
- 田螺泡第一百二十二
- 皴痛第一百二十三
- 阴虱第一百二十四
- 葡萄疫第一百二十五
- 百虫入耳第一百二十六
- 恶虫叮咬第一百二十七
- 人面疮第一百二十八
- 误吞针铁骨哽咽喉第一百二十九
- 中砒毒第一百三十
- 落下颏拿法第一百三十一
- 救自刎断喉法第一百三十二
- 阴毒第一百三十三
- 失荣症第一百三十四
- 试知百病死生法第一百三十五
- 仙方活命饮今古不同论第一百三十七
- 拾遗症第一百三十八
- 唇风第一百三十九
- 绷缚背疮第一百四十
- 痈疽内肉不合法第一百四十一
- 炼玄明粉法第一百四十二
- 炼金顶砒法第一百四十四
- 炼消石法第一百四十五
- 取蟾酥法第一百四十六
- 制附子法第一百四十七
- 升白灵药法第一百四十八
- 制寒食面法第一百四十九
- 制炒诸药第一百五十三
- 开割披针喉针形第一百五十六
- 补遗方一百五十七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