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肢,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相遇,寒温相守司,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若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不通者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气和乃止,疏取之。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气和乃止,疏取之。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气和乃止,疏取之。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阴主胃,大富于谷,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脉口俱盛四倍(《灵枢》作三倍)以上,名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音声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大如故而益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大如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病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矣。必先通十二经之所生病,而后可传于终始。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顷,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移居,逆顺相反,浮沉异处,四时不相得,稽留淫,须针而去。故一刺阳邪出,再刺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病虽不随针减,病必衰去矣。(此文似解前第三篇中。)
阳盛而阴虚,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虚实。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则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三脉动(一作重)于大指者,谓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膺 中膺,背 中背,肩 虚者取之上。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可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无使邪气得入。邪气之来也紧而疾,谷气之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深刺之,诸痛者其脉皆实。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主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刺肥人者,以秋冬为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为之齐。刺之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亦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在上者阳也,在下者阴也。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入而久留之,间日复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气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一作疾字)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无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男女内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 皇甫序
- 序例
- 卷一
- 精神五脏论第一
- 五脏变第二
-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 五脏六腑官第四
-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 十二原第六
- 十二经水第七
- 四海第八
-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十分漏刻第九
- 营气第十
- 营卫三焦第十一
-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 津液五别第十三
- 奇邪血络第十四
- 五色第十五
-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 卷二
-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 奇经八脉第二
- 脉度第三
- 十二经标本第四
- 经脉根结第五
- 经筋第六
-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 卷三诸穴(总计六百五十四穴。单四十八穴,双三百零八穴。)
-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
-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凡十一穴第七
- 背自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
- 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 面凡二十九穴第十
-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
-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 胸自输府侠任脉两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 胸自气户侠输府两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 胸自云门侠气户两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
-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
-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
- 腹自幽门挟巨阙两傍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一穴第二十
- 腹自不容侠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三穴第二十一
-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 手太阳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 卷四
- 经脉第一(上)
- 经脉第一(中)
- 经脉第一(下)
- 病形脉诊第二(上)
- 病形脉诊第二(下)
- 三部九候第三
- 卷五
- 针灸禁忌第一(上)
- 针灸禁忌第一(下)
-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 缪刺第三
- 针道第四
- 针道终始第五
-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 卷六
-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
- 阴阳大论第七
-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
-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
-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
-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
-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
- 卷七
-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
-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
-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第四
- 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
- 卷八
-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
- 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
- 五脏六腑胀第三
-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 肾风发风水面肿第五
- 卷九
- 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第一
-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
- 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
-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
- 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
- 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
-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
-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
- 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疝遗溺癃第十一
- 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 卷十
-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
-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
-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皆痛肩似拔第五
-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
- 卷十一
- 胸中寒发脉代第一
-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
-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
-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
-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
- 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第六
-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第七
-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
-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
- 卷十二
- 欠哕唏振寒噫嚏泣出太息HT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
-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
-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
-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 血溢发衄第七(鼻鼽息肉着附)
-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 妇人杂病第十
- 小儿杂病第十一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