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完素)伤寒直格〕三卷 存
翟氏序曰。习医要用直格。乃河间高尚先生刘守真所述也。守真深明素问造化阴阳之理。比尝语予曰。伤寒谓之大病者。死生在六七日之间。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古今亦通谓之伤寒。热病前三日。太阳阳明少阳受之。热壮于表。汗之则愈。后三日太阴少阴厥阴受之。热传于里。下之则痊。六经传受。自浅至深。皆是热证。非有阴寒之病。古圣训阴阳为表里。惟仲景深得其旨。厥后朱肱奉议作活人书。尚失仲景本意。将阴阳字释作寒热。此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中间误罹横夭者。盖不少焉。不可不知也。予语守真曰。先生之论如此。何不辟此说。以暴耀当世。以革医流之弊。反忍而无言。何邪。守真曰。世之所集各异。人情喜温而恶寒。恐论者不详。反生疑谤。又曰。欲编书十卷。尚未能就。故弗克耳。今太原书坊刘生锓梓。以广其传。深有益于世。如宵行冥冥。迷不知径。忽遇明灯巨火。正路昭然。若有执迷。而不知信行者。固不足言。而聪明博雅君子。能于此者。原始反终。研精覃思。则其所得。又何待予之喋喋也。马宗素曰。守真刘先生注伤寒六经传受直格一部。计一万七千零九字。(伤寒医鉴)
钱曾曰。仲景伤寒书。金河间刘守真深究其旨。着为直格。便于习医者要用。临川葛雍仲穆校刊之。附以刘洪伤寒心要为后集。马宗素伤寒医鉴为续集。张子和心镜为别集。于是河间之书。粲然可观矣。汪琥曰。伤寒直格。金河间刘完素撰。书凡三卷。其上卷则以十干十二支。分发脏腑。又四类九气五邪。运气有余不足。为病。及论七表八里等脉,此医书之统论。与伤寒不相涉者也。其中卷。则论伤寒六经。表里主疗之法。下卷则自仲景麻黄桂枝汤外。复载益元散。凉膈散。桂苓甘露饮。共三十四方。推其意。以仲景论寒热二证不分。其方又过于辛热。是书之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直方格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旧本皆题金刘完素撰。伤寒直格方。大旨出入于原病式。而于伤寒证治。议论较详。前序一篇。不知何人所撰。马宗素伤寒医鉴。引平城翟公宵行遇灯之语。与此序正相合。殆即翟公所撰欤。医鉴又云。完素着六经传变直格一部。计一万七千零九字。又于宣明论中。集紧切药方六十道。分六门。亦名直格。此书有方有论。不分门类。不能确定原为何种。卷首又题为临川葛雍编。盖经后人窜乱。未必完素之旧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上卷分别表里。辨其缓急。下卷则载所用之方。其中传染一条.称双解散。益元散。皆为神方。二方即完素所制。不应自誉至此。考原病式序。称集伤寒杂病脉证方论之方。目曰医方精要宣明论。今检宣明论中。已有伤寒二卷。则完素治伤寒法。已在宣明论中。不别为书。二书恐出于根据托。然流传已久。姑存之以备参考云。按刘守真伤寒治法。据马宗素及翟公语。宣明论外。似别有一书。则此书未全出于根据托。若伤寒标本。味其旨趣。觉非完素所撰。葛雍字仲穆。号华盖山樵。临川人。以镏洪心要。马宗素医鉴。常德心镜。校刊于直格卷后。医统正脉。辑入其书。特于直格一书。题临川葛雍编。提要仍以为是书经后人改窜。抑失考耳。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 存
汪琥曰。此亦刘守真编集也。书凡二卷。其上卷。则以伤风伤寒中暑中湿四证为始。至劳复食复。共四十六条.其下卷。则集麻桂等五十二汤。又无忧丸等。治食积虫积。及外科之方。至其治两感证。则用大小柴胡汤。凉膈五苓天水通圣双解等散。热势甚可下者。用三一承气汤。或解毒合承气汤。其言实超出乎朱奉议之上。然亦大变仲景之法者也。
〔马氏(宗素)伤寒医鉴〕一卷 存
汪琥曰。平阳马宗素撰。书止一卷。首论脉证六经传受。汗下等法。终以小儿疮疹。共十一条。每条之中。皆引活人书于前。继则引守真氏之语。以辩其非。末又正以素问之文。其旨大部以伤寒为热病。无所谓寒证者。是深合素问热论中之义也。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医鉴一卷。元马宗素撰。宗素始末未详。是书载河间六书中。皆采刘完素之说。以驳朱肱南阳活人书。故每条之论。皆先朱后刘。大旨皆以热病为伤寒。而喜寒凉忌温热。然活人书。往往用麻桂于夏月发泄之时。所以贻祸。若冬月真正伤寒。则非此不足以散阴邪。岂可专主于凉泄。未免矫枉过直。各执一偏之见矣。按医学源流。引历代名医图曰。金有何公务侯德和马宗素杨从政袁景安。而是书又载正治反治之法,曰闻诸守真之言。则宗素亦金人。当得亲炙于守真之门者。提要为元人。误矣。
〔镏氏(洪)伤寒心要〕一卷 存
汪琥曰。伤寒心要。都梁镏洪编。书止一卷。其论伤寒。大率以热病为主。其用方药。第一。则双解散。第二.则用小柴胡凉膈天水合服。第三。凉膈合小柴胡。第四。大柴胡合黄连解毒汤。第五。大柴胡合三乙承气汤。共三十方。皆复方也。卷末。则添加病后四方。及心要余论。此得河间之一偏。其用药混淆。不足法也。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心要一卷。旧本题都梁镏洪编。洪始末未详。大旨敷演刘完素之说。所列方凡十八。又有病后四方。与常德伤寒心镜。皆后人裒辑。附入河间六书之末者。然掇拾残剩。无所发明。按镏洪号瑞泉野叟。其始末未详。亦似为金人。仍附于此。
〔常氏(德)伤寒心镜〕一卷 存
四库全书提要曰。伤寒心镜一卷。一名张子和心镜别集。旧本题镇阳常德编。德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时代。考李濂医史。张从正传后附记曰。儒门事亲十四卷。盖子和草创之。麻知几润色之。常仲明又摭其遗。为治法心要。子和即从正之字。知几为麻革之字。仲明字义。与德字相符。常仲明者。其即德欤。若然。则金兴定中人也。书凡七篇。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之法。余亦皆二家之绪论。汪琥曰。伤寒心镜别集。镇阳常德编。其书止论七条。首论伤寒双解散。及子和增法。次论发表。论攻里。论攻里发表。论 衣撮空。论传足经不传手经。论亢则害承乃制。其言虽非阐扬仲景之旨。亦深通河间之书者也。琥按着书者。大都系元末时人也。按熊氏种德堂本。题曰张子和心镜。门人镇阳常惠仲明编。又李濂医史曰。张戴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居无何辞去。盖非其好也。于是退而与麻知几常仲明辈。日游HT 水之上云又子和有治常仲明子患风痰药案。见于十形三疗。是可以征提要说矣。临川葛雍尝以此书。附刊于河间直格后。曰别集。非其原目也。
〔张氏(璧)伤寒保命集〕(医学源流。作保命伤寒论。济生拔萃。作保命集论类要。)二卷 未见
汪琥曰。伤寒保命集。金张元素之子张璧撰。书凡二卷。其上卷。先辩三部九候之脉。又辩伤寒温病。及刺结胸痞气头痛腹痛等法。有如辩桂枝汤几证方几道。辩麻黄葛根汤几证方几道。又其次曰。大小青龙汤证。曰大小柴胡汤证。曰三承气汤证。曰大小陷胸汤证。曰泻心汤抵当汤栀子豉汤等证。凡仲景六经篇证。皆参以己意。阐扬发明。而继以痉湿 霍乱等证。其下卷。则论瘥后劳复水渴阴阳厥发黄结胸等证。其后则续以妇人伤寒胎产杂证。又小儿伤寒中风 疮等证。是皆发仲景未发之义。而深探伤寒之奥旨者也。按此书。收在济生拔萃中。其经删略未可知。
〔叔和百问〕佚
熊均曰。张璧。号云岐子。洁古之子也。着医学新说。保命伤寒论。叔和百问。已刊附药注脉诀内。
〔李氏(杲)伤寒会要〕佚
元好问序曰。往予在京师。闻镇人李杲明之有国医之目。而未之识也。壬辰之兵。明之与予同出汴梁。于聊城。于东平。与之游者。六年于今。然后得其所以为国医者为详。盖明之世以资雄乡里。诸父读书嘉宾客。所居竹里。名士日造其门。明之幼岁好医药。时易州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明之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传其业。家既富浓。无事于技。操有余以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其资高謇。少所降屈。非危急之疾。有不得已焉者。则亦未始谒之也。大概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目病为尤长。伤寒则着会要三十余万言。其说曰。伤寒家。有经禁时禁病禁。此三禁者。学医者人知之。然亦所以用之。为何如耳。会要推明仲景朱奉议张元素以来备矣。见证得药。见药识证。以类相从。指掌皆在仓猝之际。虽使粗工用之。荡然如载司南以适四方。而无问津之惑。其用心博矣。于他病也。以古方为胶柱。本乎七方十剂之说。所取之药。特以意增损之。一剂之出。愈于托密友而后孝子。他人盖不能也。北京人王善甫为京兆酒宦。病小便不利。目睛凸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欲裂。饮食且不下。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明之来。谓众医言疾深矣。非精思不能处。我归而思之。夜参半。忽搅衣而起曰。吾得之矣。内经有之。膀胱者。津液之腑。必气化乃出焉。渠辈已用渗泄之药矣。而病益甚。是气不化也。启玄子云无阳者。阴无以生。无阴者。阳无以化。甘淡渗泄皆阳药。独阳无阴。欲化得乎。明日以群阴之剂投。不再服而愈。西台掾萧君瑞二月中。病伤寒发热。医以白虎投之。病者面黑如墨。本证遂不复见。脉沉细。小便不禁。明之初不知用何药也。及诊之曰。此立夏以前。误用白虎之过。得无以投白虎耶。白虎大寒。非行经之药。止能寒腑脏。不善用之。则伤寒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或更以大热之药救之。以苦阴耶。则他证必起。非所以救白虎也。有温药之升阳行经者。吾用之。有难者云。白虎大寒。非大热何以救。君之治奈何。明之曰。病隐于经络间。阳大升则经不升。经行而本证见矣。本证又何难焉。果如其言而愈。魏邦彦之夫人。目翳暴生。从下而上。其色绿。肿痛不可忍。明之云。翳从下而上。病从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与肾合而为病。乃就画工家。以墨调腻粉。合而成色。谛视之曰。与翳色同矣。肺肾为病无疑矣。乃泻肺肾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矣。而他日病复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翳色各异。乃复以意消息之曰。诸脉皆属于目。脉病则目从之。此必经络不调。经不调。则其目病未已也。问之果然。因如所论而治之。疾遂不作。冯内翰叔献之侄栎年十五六。病伤寒。目赤而烦渴。脉七八至。医欲以承气下之。已煮药。而明之适从外来。冯告之当用承气。明之切脉大骇曰。几杀此儿。内经有言。在脉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今脉八九至。是热极也。而会要大论云。病有脉从而病反者。何也。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此传而为阴证矣。辄持姜附来。吾当以热因寒用法处药。未就而病者爪甲黑。顿服者八两。汗寻出而愈。陕帅郭臣济病偏枯。二指着足。底不能伸。迎明之京师。明之至。以长针刺委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二三升。其色如墨。又且谬剌之。如是者六七。服药三月。病良愈。裴择之夫人。病寒热。月事不至者数年。已喘嗽矣。医者率以蛤蚧桂附之等投之。明之曰。不然。夫病阴为阳所搏。温剂太过。故无益而反害。投以寒血之药。则经行矣。已而果然。宣德侯经略之家人。病崩漏。医莫能效。明之切脉。且以纸疏其证。多至四十余种。为药疗之。明日而二十四证减。前后五六日良愈。侯浓谢而去。明之设施。皆此类也。戊戌之夏。予将还太原。其子执中持所谓会要者来。求为序。乃以如上数事冠诸篇。使学人知明之之笔于书。其已试之效。盖如此云。闰月望日。河东元某书于范尊师之正一宫。(文集)
〔伤寒治法举要〕一卷 未见
汪琥曰。伤寒治法举要。元东垣老人李杲撰。书止一卷。首言冷热风劳虚复。续辨惑伤寒论。共举治法之要。三十二条.其法。治外感羌活冲和汤。挟内伤补中益气汤。如外感风寒。内伤元气。是内外两感之证。宜用混淆补中汤。即补中益气汤中。加 本羌活防风苍术也。又一法。先以冲和汤发散。后以参 甘草三味补中汤济之。其外则有三黄补中汤。归须补中汤。共补中一十二方。又其外则有葛根二圣汤。芎黄汤等七方。此虽发仲景之未发。要其说过于温补。不足取以为法也。琥按东垣撰内外伤辨惑论。恐有内伤之说作伤寒者。复续上论。恐有伤寒之说挟内伤者。故制混淆补中等汤以主之也。
〔李氏(浩)伤寒钤法〕国史经籍志十卷 佚
〔仲景或问〕佚
按上见于滕县志。
〔王氏(好古)阴证略例〕读书敏求记一卷 未见
钱曾曰。海藏老人阴证略例一卷。海藏老人王进之尽传东垣李明之之医学。谓伤寒乃人之大疾。而阴证毒为尤惨。覃思数年。掇古人之精要。附以己说。厘为三十余条。有证有药。有论有辨。以成是书。刻之。为前序者麻革信之。乃遗山之好友也。按济生拔萃所辑者。非全书也。
〔仲景详辨〕一卷 佚
〔伤寒辨惑论〕佚
〔解仲景一集〕佚
按上三书。见于医学源流论。
〔熊氏(景先)伤寒生意〕佚
吴澄序曰。生意者崇仁熊君景先所辑医方也。熊氏世以儒科显。而景先之大父业尚书义。专门为进士师。从之游者。至自数百里外。景先得其家学。每较艺辄屈辈流。几于贡而不偶。于是大肆其力于医。医亦其世传也。然脉理明。治法审。疗病无不愈。进于工巧。盖其所自得多矣。暇日辑家传之方。常用之药。累试而验者。成此书以公其传。夫天地之德曰生。为人立命。而生其生者。儒道也。医药济枉夭。余事焉尔。景先之儒未获施。而医乃有济。所以赞天地生生之意。其功为何如哉。(吴文定公集)
崇仁县志曰。熊景先,字仲光。北耆人。世业儒医。尝着伤寒生意。吴草庐与程雪楼。皆称其善。
〔尚氏(从善)伤寒纪玄〕医藏目录十卷 佚
〔吴氏(光霁)伤寒一览方〕佚
按是书。皇朝正和中僧性全所着万安方。多为引用。或称吴月潭。然其里履未详。医学源流。亦谓虽有板刻以行。未能详其年代出处。考正和元年。即元仁宗皇庆纪元也。然则吴月潭当是金元间人。
〔程氏(德斋)伤寒钤法〕未见
王履曰。元泰定间程德斋又作伤寒钤法。其自序曰。若能精究是书。则知六经传变。三百九十七法。在于指掌矣。又曰。六经二百一十一法。霍乱六法。阴阳易差后劳复六法。 湿 九法。不可汗二十六法。宜汗四十一法。不可吐五法。不可下五法。可汗五法。可吐五法。余亦以其说通计之。却止得三百一十八法。于三百九十七法中。尚欠七十八法。观其序文。乃如彼考。其所计乃如此。则知其犹未能灼然。以得其实数。而无疑也。故下文细数中。止重叙六经霍乱 湿 阴阳易差后劳复诸法而已。彼可汗不可汗等诸法。再不重叙也。近批点伤寒论者。何不考其非。乃一宗其所钤字号,而不敢少易乎。(溯洄集)
万全曰。伤寒钤法。好事者为之也。后世信之。误人多矣。予初喜其书。取而读之。亦未觉其谬也。及研精乎轩岐之旨。 绎乎仲景之书。始知其谬。盖天以六气为节。地以五行为制。以之纪年。则三十年为一周。则观其胜负之变。以之步时。则六气为一周。其分其主客之令。其所论者。皆风寒暑湿燥火之气。雨 寒暑之变。昆虫草木之化。病机色脉之应。非为伤寒立说也。今为钤法者。以病日为司天。以人命求病原。则一人之身。平日只有二经之病。何其缪也。乃计日以传经。归号以主治。则尤缪之甚也。惟汗瘥棺墓之说。庶几近理。病之瘥甚。多有不中。其三百九十七法。一百十三方之数。又岂能数伤寒之变哉,(保命歌括)
徐春甫曰。伤寒钤法。马宗素程德斋撰。按日时受病为治法。与仲景不同。实非至理。用之者。不徒无益。反而加害也。姑存其名。以备顾问耳。(古今医统)
〔杜氏(本)伤寒金镜录〕一卷 存
自序曰。凡伤寒热病传经之邪。比杂病不同。必辨其脉证舌。表里汗下之。庶有不误。况脉者血之府也。属阴。当其得病之初。正气相搏。若真气未衰。脉必滑数而有力。病久数甚。气衰。脉必微细而无力。方数甚也。但能养阴退阳。此识脉之要也。或初病。即恶寒发热。后必有渴水燥热之证。或逆厥而利。此热证传经之邪也。若始终皆热证。惟热而不恶寒。故伤寒为病。初则头痛。必无发热恶寒渴水之证。一病便有热厥泄利。或但恶寒。而无发热。此寒证也。此识证之妙也。如舌本者。乃心之窍。于舌心属火。主热。象离明。人得病初在表。则舌自红。而无白苔等色。表邪入于半表半里之间。其舌色变为白苔。而滑见矣。切不可不明表证。故邪得于里未罢。则舌必见黄苔。乃邪已入于胃。急宜下之。苔黄自去。而疾安矣。至此医之不根据次序。误用伤丸。失于迟下。其苔必黑。变证蜂起。此为难治。若见舌苔如漆黑之光者。十无一生。此心火自炎。与邪热二火相乘。热极则有兼化水象。故色从黑。而应水化也。若乃脏腑皆受邪毒日深。为证必作热证。虽宜下之乃去胃中之热。否则其热散入络脏之中。鲜有不死者。譬如火之自炎。初则红。过则薪为黑色炭矣。此亢则害承乃制。今以十二舌明着。犹恐未尽诸证。复作二十四图并方治列于下。则区区推源寻流。实可决生死之妙也。时至正元年一阳月上浣日。郑元 曰。江右杜君讳本字原父。号清碧先生。苦志于学经史。多手写成集。沉默寡言笑。尝一再游京师。王公贵人。多乐与之交。已而武夷詹君景仁由三公掾。授浙东宪府照磨。延先生南入武夷。且买屋置田。为久远计。已而朝廷修三史。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举一处士。君以南人处士。征授翰林待制。奉训大夫。出至钱唐。以病归。其殁于至正十年秋八月。道远不能予。令人感念云。(遂昌杂录)
薛己序曰。夫人之受病。伤寒为甚。伤寒之治。仲景为详。人皆知之。而未必能行之者。岂非以其治浩繁。有难卒贯者乎。旧有敖氏金镜录一篇,专以舌色视病。既图其状。复着其情。而后别其方药。开卷昭然。一览具在。虽不期乎仲景之书。而自委合乎仲景之道。可谓深而通。约而要者矣。予者承乏留都。尝刻之太医官舍。本皆绘以五采。恐其久而色渝。因致谬误。乃分注其色于上。使人得以意会焉。今廷尉景山钱公体仁博施。一旦见而悦之。遂命工登梓。名之曰外伤金镜录。盖寒之所伤。本自外至。尝见伤于内。亦有征焉。将诠次而继传之。兹姑以外别之也。所以然者。人之一身。皆受生于天。心名天君。故独为此身之主。舌乃心之苗。凡身之病。岂有不见于此者。尚何内外之间哉。特患人之不化耳。嘉靖丙辰秋日。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致仕姑苏薛己撰。卢复序曰。敖氏不知何许人。有舌法十二首。以验伤寒表里。杜清碧又增定焉。薛立斋再加润色。流行于世。卷帙单薄。虽传不能久存也。此法大裨伤寒家。乃识伤寒之捷法。人身伤寒。气从同类。则肾水有余。而浇犯心火矣。所谓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者。此也。故色见征于心之苗。苗者其舌也。欲辨内外风寒者。非舌不可为据。敖与杜虽能传之。似尚未达其所以然。而予姑妄拟之如此。伤寒惟视舌识病。则风暑湿恐亦有定法。当俟后之作者。汪琥曰。敖氏外伤金镜录。元清碧学士杜先生着。相传敖氏三十六验舌法。琥按仲景论但云白苔苔滑。而此则更有纯红纯黄黑刺裂之别。复于仲景大小柴胡。白虎汤。茵陈蒿汤。栀子豉汤。五苓散。三承气等汤之外。更用透顶清凉散。凉膈散。天水散。黄连解毒汤。玄参升麻化斑等汤。此皆治伤寒温热之神法也。按孙天仁万应方第二卷末。附载是书。题曰伤寒冰鉴辨舌论。有杜自序。文多不同。序后记至正辛卯中秋前二日。翰林学士杜本。考杜没在于至正十年。岁次庚寅。而今称辛卯。是为其明年。可疑焉。清 李田 伤寒三书合璧。改名伤寒舌辨。以申斗垣书。汇为一编。
〔叶氏(如庵)伤寒大易览〕续文献通考一编 佚
王圻曰。叶如庵。黄冈人。以儒为医。所撰伤寒大易览一编。为时所宗。
〔徐氏(止善)伤寒补亡论〕佚
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王氏(翼)伤寒歌括〕佚
按上见于阳城县志。
〔朱氏(震亨)伤寒发挥〕续文献通考卷阙 佚
〔吕氏(复)长沙论伤寒十释〕佚
按上见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吕复曰。近人徐止善作伤寒补亡。恐与先哲之意不合。余因窃举大要。以补成氏之朱备。知医君子。或有所取也。
〔赵氏(慈心)伤寒释疑〕佚
按上见于伤寒治例。
〔王氏(履)伤寒立法考〕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医史曰。王履。字安道。 山人。学医于丹溪朱彦修。尽得其传。尝谓张仲景伤寒论。为诸家祖。后世虽多立论。率不出其藩篱。且素问云。人伤于寒为病热。言常而不言变。仲景推寒热之故。履乃备常与变。作伤寒立法考。又谓诸病。阳明篇。无目痛。少阳篇。言胸胁满。而不言痛。太阴篇。无嗌干。厥阴篇。无囊缩。凡此必有脱简。乃以三百九十七法。去其重复者。仅二百三十八条。乃合作伤寒三百九十七法。极论内外伤。经旨异同。并中风中暑辨议。名曰溯洄集一卷。标题原病式一卷。百病钩玄二十卷。医韵统一百卷。履笃志苦学。博极群书。为文若诗。皆精诣有法。画师夏圭。行笔秀劲。布置茂密。评者谓作家士气咸备云。履元季尝游华山。作四十余图。书纪游诗于其上。今江南好事家藏之。按伤寒立法考一篇。见于溯洄集中。恐非别有一书也。
- 卷一
- 医经(一
- 卷二
- 医经(二)
- 卷三
- 医经(三)
- 卷四
- 医经(四)
- 卷五
- 医经(五)
- 卷六
- 医经(六
- 卷七
- 医经(七)
- 卷八
- 医经(八)
- 卷九
- 本草(一)
- 卷十
- 本草(二)
- 卷十一
- 本草(三)
- 卷十二
- 本草(四)
- 卷十三
- 本草(五)
- 卷十四
- 本草(六)
- 卷十五
- 食治
- 卷十六
- 脏象
- 卷十七
- 诊法(一)
- 卷十八
- 诊法(二)
- 卷十九
- 诊法(三)
- 卷二十
- 诊法(四)
- 卷二十一
- 明堂经脉(一)
- 卷二十二
- 明堂经脉(二)
- 卷二十三
- 方论(一
- 卷二十四
- 方论(二)
- 卷二十五
- 方论(三)
- 卷二十六
- 方论(四)
- 卷二十七
- 方论(五)
- 卷二十八
- 方论(六)
- 卷二十九
- 方论(七)
- 卷三十
- 方论(八)
- 卷三十一
- 方论(九)
- 卷三十二
- 方论(十)
- 卷三十三
- 方论(十一)
- 卷三十四
- 方论(十二)
- 卷三十五
- 方论(十三)
- 卷三十六
- 方论(十四)
- 卷三十七
- 方论(十五)
- 卷三十八
- 方论(十六)
- 卷三十九
- 方论(十七)
- 卷四十
- 方论(十八)
- 卷四十一
- 方论(十九)
- 卷四十二
- 方论(二十)
- 卷四十三
- 方论(二十一)
- 卷四十四
- 方论(二十二)
- 卷四十五
- 方论(二十三)
- 卷四十六
- 方论(二十四)
- 卷四十七
- 方论(二十五)
- 卷四十八
- 方论(二十六)
- 卷四十九
- 方论(二十七)
- 卷五十
- 方论(二十八)
- 卷五十一
- 方论(二十九)
- 卷五十二
- 方论(三十)
- 卷五十三
- 方论(三十一)
- 卷五十四
- 方论(三十二)
- 卷五十五
- 方论(三十三)
- 卷五十六
- 方论(三十四)
- 卷五十七
- 方论(三十五)
- 卷五十八
- 方论(三十六)
- 卷五十九
- 方论(三十七)
- 卷六十
- 方论(三十八)
- 卷六十一
- 方论(三十九)
- 卷六十二
- 方论(四十)
- 卷六十三
- 方论(四十一)
- 卷六十四
- 方论(四十二)
- 卷六十五
- 方论(四十三)
- 卷六十六
- 方论(四十四)
- 卷六十七
- 方论(四十五)
- 卷六十八
- 方论(四十六)
- 卷六十九
- 方论(四十七)
- 卷七十
- 方论(四十八)
- 卷七十一
- 方论(四十九)
- 卷七十二
- 方论(五十)
- 卷七十三
- 方论(五十一)
- 卷七十四
- 方论(五十二)
- 卷七十五
- 方论(五十三)
- 卷七十六
- 方论(五十四)
- 卷七十七
- 方论(五十五)
- 卷七十八
- 方论(五十六)
- 卷七十九
- 史传
- 卷八十
- 运气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