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烧的辨证――发烧会使脑子烧坏吗?脑炎、脑膜炎是如何发生的?

《中医之钥》 彭奕竣 1.09千字

今日年轻的父母,不容孩子鼻孔有一点鼻涕,见到发烧便惊慌失措,怕脑子烧坏了,且医生告诉年轻的父母,发烧是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所引起的,致控制体温的脑中枢神经失控所造成,没有病菌的侵入是不会发烧的,发烧会并发成脑炎、脑膜炎——造成耳聋、眼睛看不见等脑烧坏的现象,年轻的父母成天为孩子的一点点毛病而胆颤心惊,事实:造成脑烧坏的真正原因何在呢?

感冒时,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所蔽塞——发烧只是在我们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无法排汗散热,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未进入体内。若细菌、病毒侵入体内,中医谓之里证,反而不会发烧。

一般感冒发烧,只要使汗流出,毛孔能散热,发烧即退,病就痊愈,诊断之要乃在于发烧是因风、暑、寒、湿、燥火何气所伤,及风、暑、寒、湿、燥火伤何经络,才能适当的祛风、散寒、清暑、除湿、降火、润燥以达治病痊愈的目的。

在伤寒论中对伤寒、伤风及其误治所引起的经络病变,有极详尽的阐释及发挥。在温病条辨对伤暑、湿、燥及其病变亦有淋漓尽致的阐释,以补伤寒论对五气所伤致病阐释之不足。

伤风、寒、暑、湿、燥如何辨呢?略述如后:

经曰:人之伤寒,则为病热(发烧),寒初中人必先在表,即足太阳(膀胱)寒水之经,太阳为诸阳主气,乃一身纲维,本经之脉,起目眦、上脑下项、循肩、挟背、抵腰、行于身后,故所过之处无不痛也。

恶寒者,虽无风而恶寒,恶风者,当风而始恶之,故恶寒必兼恶风、恶寒。

风寒有阴阳之分,恶风惟属阳经,故三阴经无恶风之证,风为阳邪,寒为阴邪也。

原病式曰:身热恶寒,热在表也,热在表而浅,邪畏正,故病热而反恶寒,或言为寒在表及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者,误也。

凡人之伤风、暑、湿,皆有汗,惟伤寒独不出汗,寒能涩血,又表实也,气上逆故喘,邪在表故脉福伤寒脉紧而伤风脉缓者,寒劲急而风缓散也。

喻嘉言曰:冬伤寒、春伤温、夏秋伤暑、湿、热,此四时正病也,然夏秋亦有伤寒,冬春亦有伤暑、湿、热,乃四时之客病冬春正病——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

夏秋正病——有汗为伤暑湿热、无汗仍为伤寒。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云:风胜则动,热胜则肿(发炎),燥胜则干(口干渴),寒胜则浮(元神虚孚、头晕),湿胜则濡泄。故曰:寒邪外束,阳不得越,郁而为热(发烧)。

由上可知,感冒发烧分属伤风、伤寒、伤暑、湿、热、燥火等,病仅在肌肤、表皮,并未进入体内脏腑,故内脏腑,及脑并未生病,却被消炎伤心肾,再受点滴液或冰枕,冰袋将在表之风暑湿热寒之邪引入内脏。

心、肾同属少阴经,因消炎而受伤害,而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风暑湿燥寒外感风邪被引入心、肾而为脑炎、脑膜炎,乃夏天的伤暑湿燥火之感冒发烧,误当冬天伤寒之感冒发烧而发汗、消炎之误治的结果。

脑炎、脑膜炎为伤风、伤暑湿热发烧而被误为伤寒发汗或误下消炎所造成,中医称脑炎、脑膜炎为刚痉、柔痉或急、慢惊风,并不是脑烧坏的问题。

痉者,太阳中风,重(再)感风湿(即今之点滴或消炎引风入内)而为病,风燥而动,寒引而紧,湿着而拘,故头摇口噤,项强而反张也。风挟寒则血涩无汗为刚痉,风挟湿则液出有汗为柔痉,筋急而缩为瘲,筋弛而缓为瘛,伸缩不已为瘛瘲,移邪于心则昏愦不觉(不醒人事、昏迷)也。

目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