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炙甘草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各500g)
剂型:祛湿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伍: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甘草 炙 各一两 (30g)
剂型:补益剂|
出处:《瑞竹堂经验方》
配伍: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 (各9g)
剂型:理血剂|
出处:《十药神书》
配伍:紫苏子 (9g) 白芥子 (9g) 莱菔子 (9g) (原书末着剂量)
剂型:祛痰剂|
出处:《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
配伍:杏仁五钱 (15g) 飞滑石六钱 (18g) 白通草二钱 (6g) 白蔻仁二钱 (6g) 竹叶二钱 (6g) 厚朴二钱 (6g) 生薏苡仁六钱 (18g) 半夏五钱 (15g)
剂型:祛湿剂|
出处:《温病条辨》
配伍:生白芍 六钱 (18g) 阿胶 三钱 (9g) 生龟板 四钱 (12g) 干地黄 六钱 (18g) 麻仁 二钱 (6g) 五味子 二钱 (6g) 生牡蛎 四钱 (12g) 麦冬连心,六钱 (18g) 炙甘草 四钱 (12g) 鸡子黄生,二枚 (2个) 鳖甲生,四钱 (12g)
剂型:治风剂|
出处:《温病条辨》
配伍: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剂型:和解剂|
出处:《金匮要略》
配伍:秦艽三两 (90g) 甘草二两 (60g) 川芎二两 (60g) 当归二两 (60g) 白芍药二两 (60g) 细辛半两 (15g)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 (各30g) 石膏二两 (60g) 吴白芷一两 (30g) 白术一两 (30g) 生地黄一两 (30g) 熟地黄一两 (30g) 白茯苓一两 (30g) 川独活二两 (60g)
剂型:治风剂|
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配伍:大黄四两 (12g) 牡丹一两 (3g) 桃仁五十个 (9g) 冬瓜仁半升 (30g) 芒硝三合 (9g)
剂型:泻下剂|
出处:《金匮要略》
配伍:大黄三两 (9g) 炮附子三枚 (12g) 细辛二两 (3g)
剂型:泻下剂|
出处:《金匮要略》
配伍:熟地黄酒蒸 龟版酥炙,各六两 (各180g)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两 (各120g)
剂型:补益剂|
出处:《丹溪心法》
配伍:半夏一升 (20g) 生姜半斤 (10g)
剂型:理气剂|
出处:《金匮要略》
配伍:桂枝三两,去皮 (9g) 甘草二两,炙 (6g) 大枣十二枚,擘 (6枚) 芍药六两,(18g) 生姜三两,切 (9g) 胶饴一升 (30g)
剂型:温里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川乌炮 草乌炮 地龙 天南星炮,各六两 (各180g) 乳香 没药各二两二钱 (各66g)
剂型:治风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伍: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剂型:和解剂|
出处:《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