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共收录方剂:222个

配伍: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 炙,香豉,四合 绵裹
剂型:清热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生地黄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甘草 各等分 (各9g)
剂型:理血剂| 出处:《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配伍:川芎 荆芥各四两 (各120g) 白芷 羌活 甘草爁,各二两 (各60g) 细辛一两 (30g) 防风一两半 (45g) 薄荷叶八两 (240g)
剂型:治风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伍: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 (各9g)
剂型:祛湿剂| 出处:《华氏中藏经》
配伍:猪苓十八铢 (9g),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15g) 白术十八铢 (9g) 茯苓十八铢 (9g) 桂枝半两 (6g),去皮
剂型:祛湿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滑石六两 (180g) 甘草 一两 (30g)
剂型:祛暑剂| 出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配伍:熟地黄八钱 (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 (各9g)
剂型:补益剂| 出处:《小儿药证直诀》
配伍:升麻 芍药 炙甘草 各十两 (300g) 葛根十五两 (450g)
剂型:解表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伍:人参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 各五钱 (各15g) 当归 五味 麦门冬 天门冬 柏子仁 酸枣仁炒,各一两 (各30g) 生地黄四两 (120g)
剂型:安神剂|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配伍:天麻 (9g) 钩藤 (12g) 生决明 (18g) 山栀 黄芩 (各9g) 川牛膝 (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 (各9g)
剂型:治风剂| 出处:《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配伍:天台乌药 木香 小茴香微炒 青皮汤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两 (各15g) 槟榔锉,二个 (9g) 川楝子十个 (12g) 巴豆七十粒 (12g)
剂型:理气剂| 出处:《圣济总录》
配伍: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各二斤 (1kg) 甘草炒 十二两 (375g) 陈皮一斤 (500g)
剂型:解表剂| 出处:《医学心悟》
配伍:白芷六分 (3g) 穿山甲 甘草 防风 没药 赤芍药 当归梢 乳香 贝母 天花粉 皂角刺各一钱 (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 (各9g)
剂型:清热剂| 出处:《校注妇人良方》
配伍:生葳蕤 (玉竹) 二至三钱 (9g) 生葱白二至三枚 (6g) 桔梗一钱至钱半 (4.5g) 东白薇五分至一钱 (3g) 淡豆豉三至四钱 (12g)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 (4.5g) 炙甘草五分 (1.5g) 红枣二枚
剂型:解表剂| 出处:《通俗伤寒论》
配伍:半夏一升 (12g) 厚朴三两 (9g) 茯苓四两 (12g) 生姜五两 (15g) 苏叶二两 (6g)
剂型:理气剂| 出处:《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