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共收录方剂:222个

配伍:厚朴姜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 (各30g) 炙甘草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钱 (各15g) 干姜七分 (2g)
剂型:理气剂|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配伍:青黛水飞 (6g) 瓜蒌仁去油 (9g) 海粉 (9g) 山栀子炒黑 (9g) 诃子 (6g)
剂型:理血剂| 出处:《丹溪心法》
配伍:香附子 紫苏叶 各四两 (120g) 炙甘草 一两 (30g) 陈皮二两 (60g)
剂型:解表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伍:香薷去土一斤 (500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去粗皮姜制,各半斤 (250g)
剂型:祛暑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伍:桂枝三两 (9g) 芍药三两 (9g) 炙甘草 二两 (6g) 生姜三两 (9g) 大枣十二枚 (3g)
剂型:解表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9g)
剂型:理血剂| 出处:《金匮要略》
配伍:茯苓一两 (30g) 甘草二两,炙 (60g) 白术半两 (15g) 泽泻一两 (30g) 官桂去皮,二两 (15g) 石膏二两 (60g) 寒水石二两 (60g) 滑石四两 (120g) 猪苓半两 (15g)
剂型:祛暑剂| 出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配伍:桑叶一钱 (3g) 杏仁一钱五分 (4.5g) 沙参二钱 (6g) 象贝一钱 (3g) 香豉一钱 (3g) 栀皮一钱 (3g) 梨皮一钱 (3g)
剂型:治燥剂| 出处:《温病条辨》
配伍:桑叶二钱五分 (7.5g) 菊花一钱 (3g) 杏仁二钱 (6g) 连翘一钱五分 (5g) 薄荷八分 (2.5g) 苦桔梗二钱 (6g) 生甘草八分 (2.5g) 芦根二钱 (6g)
剂型:解表剂| 出处:《温病条辨》
配伍: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酥炙,以上各一两 (各30g)
剂型:固涩剂| 出处:《本草衍义》
配伍:柴胡 (6g) 干葛 (9g) 甘草 (3g) 黄芩 (6g) 羌活 (3g) 白芷 (3g) 芍药 (6g) 桔梗 (3g) 石膏 (3g)
剂型:解表剂| 出处:《伤寒六书》
配伍: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 (各6g) 甘草 木通 各五分 (各3g)
剂型:治风剂| 出处:《外科正宗》
配伍:乌梅三百枚 (480g) 细辛六两 (180g) 干姜十两 (300g) 黄连十六两 (480g) 当归四两 (120g) 附子六两,炮去皮 (180g) 蜀椒四两,出汗 (120g) 桂枝六两,去皮 (180g) 人参六两 (180g) 黄柏六两 (180g)
剂型:驱虫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沙参三钱 (9g) 麦冬五钱 (15g) 冰糖一钱 (3g) 细生地五钱 (15g) 玉竹炒香,一钱五分 (4.5g)
剂型:治燥剂| 出处:《温病条辨》
配伍:人参 当归 白术焙 各六钱 (各18g) 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15g) 肉桂 炙甘草,各八钱 (各24g) 白芍药一两六钱 (48g) 木香一两四钱 (42g) 诃子去核,一两二钱 (36g) 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 (108g)
剂型:固涩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