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子云∶医者,意也;药者,瀹也。谓先通其意,而后用药物以疏瀹之也。善哉言乎理在是矣,而意之通实难。泥一成之见,而欲强人之病以就吾说,其患在固执;好作聪明,而不穷究乎古人之成书,是犹兵家之废阵图,法吏之废律令也,其患在不学。由前之说,在不能用意;由后之说,在误于用意。夫然以不学之人,与不通不识,而又炽以忮同列,竞名利之心,以此用药,其不致抱薪而救火,持水而投石者几何哉!语云∶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盖为此也。尤君在泾,读书好古士也,而肆其力于医,于轩岐以下诸书,靡昕夕寒暑,穿穴几遍,而以己意条贯之。其间凡有所得,笔之于书,日月既多,卷帙略定。辨五行之生克,察四气之温严,审人事之阴阳虚实,与夫药性之君臣佐使。凡成书之沿误者,厘而正之;古人纷纭聚讼者,折而衷之。夫惟多读古人之书,斯能善用古人之书,不误于用意,亦不泥于用意,于长沙氏之旨,庶几得之,可谓通其意矣。抑吾观太史公之传扁鹊也,云长桑君以禁方尽与之,忽然不见,后遂能生死人,其说近于鬼物,其人不可再得;而其传淳于意也,谓得禁方于公乘阳庆,传黄帝扁鹊脉书五色诊病,是多读书而通于意者。扁鹊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如淳于意者斯可矣。尤君之学不知于古人何如,然多读书而通以意,是闻古人之风而兴起者,由此书以治病,当不贻讥于人费也夫!
乾隆四年己未春三月松陵徐大椿灵胎叙
目录
- 徐序
- 鲍序
- 卷上
- 阳气阴气
- 四气
-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 天符岁会
- 六元正纪
- 《灵》《素》不同
- 《素问》传写之误
- 《甲乙》之误
- 王注之误
- 心欲软肾欲坚
-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 脾气外绝
- 劳风
- 结阳结阴
- 胃脘痈
- 肠覃石瘕
- 肺消
- 四维相代
- 四肢不举
- 折髀
- 水液浑浊
- 厥
- 煎厥
- 气泄
- 疟
- 气痹精少皆能生寒
- 刺久病
- 卷中
- 风寒营卫之辨
- 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
- 阳结阴结
- 纵横
- 战栗
- 热入血室
- 圊血
- 吐利烦躁四逆
- 亡阳无阳
- 绝阳
- 厥
- 厥热
- 三阴下症
- 桂枝汤
- 麻黄汤
- 大小青龙汤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 五苓猪苓
- 泻心诸汤
- 白通四逆
- 麻杏甘石汤
- 饮证类伤寒
- 简误
- 伤寒杂论
- 卷下
- 制方用药必本升降浮沉之理
- 五行问答
- 通一子杂论辨
- 喻氏春温论辨
- 柯氏《伤寒论翼》辨
- 宣明人参白术散方论
- 柴胡梅连散罗氏秦艽鳖甲散方论
- 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方合论
- 归脾汤方论
- 凤髓丹方论
- 小投杯汤方论
- 清暑益气汤清燥汤合论
- 方法余论
- 续记
- 寸口分诊脏腑定位
- 古方权量
- 火齐汤
- 蛲瘕
- 葱豉汤
- 枳实栀子豉汤
- 咸寒
- 酸苦涌泄
- 五疰鬼气
- 疟
- 阴阳交
- 崩中下血
- 耳聋治肺鼻塞治心
- 噎膈反胃之辨
- 泻痢不同
- 温病风温温疫湿温温毒温疟之异
- 目赤肿痛
- 口糜
- 冷劳
- 热风
- 食咸头汗出
- 杂识
- 跋
- 附静香楼医案三十一条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