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曰∶阴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又曰∶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此二段乃岐伯分答黄帝问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昏不知人二语之辞。所谓阴气者,下气也。下气而盛于上,则下反无气矣;无气则不化,故腹胀满也。所谓下气者,即阴气也。阳气上盛,则阴气上奔,阴从阳之义也。邪气亦即阴气,以其失正而上奔,即为邪气。邪气亦即阴气,以其失正而上奔,即为邪气。邪气既逆,阳气乃乱。气治则明,乱则昏,故不知人也。《甲乙经》削“阳气盛于上”五字,而增“腹满”二字于“下虚则腹胀满”之下,“则下气重上”之上。林氏云∶当从《甲乙》,谓未有阴气盛于上,而又阳气盛于上者。二公并未体认分答语辞,故其言如此,殆所谓习而弗察者耶!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己。按“搏坚而长”者,太过之脉。心象火,而脉萦舌;心火有余,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软而散”者,不足之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处;心不足则精神为消,如卑 、遗亡、恐惧之类是也。“环自己”者,言经气以次相传,如环一周,复至其本位,而气自复,病自已也。诊要经终论云∶刺中心者,环死。
义与此同。“环自已”者,经尽气复则生;“环死”者,经尽气绝则死也。《甲乙经》“环”作“渴”,非。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甲乙经》“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非。盖“上而不下”者,上盛而下虚,下虚则下无气,故腰足冷;“下而不上”者,有降而无升,不升则上不荣,故头项痛也。经文前二段是有余之病,故受病处脉自着;后二段是不足之病,故当病之处脉反衰。按之至骨而脉气少,为腰脊痛而身有痹者,亦不足之诊也。经文虚实互举,深切诊要,自当从古。
- 徐序
- 鲍序
- 卷上
- 阳气阴气
- 四气
-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 天符岁会
- 六元正纪
- 《灵》《素》不同
- 《素问》传写之误
- 《甲乙》之误
- 王注之误
- 心欲软肾欲坚
-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 脾气外绝
- 劳风
- 结阳结阴
- 胃脘痈
- 肠覃石瘕
- 肺消
- 四维相代
- 四肢不举
- 折髀
- 水液浑浊
- 厥
- 煎厥
- 气泄
- 疟
- 气痹精少皆能生寒
- 刺久病
- 卷中
- 风寒营卫之辨
- 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
- 阳结阴结
- 纵横
- 战栗
- 热入血室
- 圊血
- 吐利烦躁四逆
- 亡阳无阳
- 绝阳
- 厥
- 厥热
- 三阴下症
- 桂枝汤
- 麻黄汤
- 大小青龙汤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 五苓猪苓
- 泻心诸汤
- 白通四逆
- 麻杏甘石汤
- 饮证类伤寒
- 简误
- 伤寒杂论
- 卷下
- 制方用药必本升降浮沉之理
- 五行问答
- 通一子杂论辨
- 喻氏春温论辨
- 柯氏《伤寒论翼》辨
- 宣明人参白术散方论
- 柴胡梅连散罗氏秦艽鳖甲散方论
- 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方合论
- 归脾汤方论
- 凤髓丹方论
- 小投杯汤方论
- 清暑益气汤清燥汤合论
- 方法余论
- 续记
- 寸口分诊脏腑定位
- 古方权量
- 火齐汤
- 蛲瘕
- 葱豉汤
- 枳实栀子豉汤
- 咸寒
- 酸苦涌泄
- 五疰鬼气
- 疟
- 阴阳交
- 崩中下血
- 耳聋治肺鼻塞治心
- 噎膈反胃之辨
- 泻痢不同
- 温病风温温疫湿温温毒温疟之异
- 目赤肿痛
- 口糜
- 冷劳
- 热风
- 食咸头汗出
- 杂识
- 跋
- 附静香楼医案三十一条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