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载述:“百会疽,发于巅顶正中,自面侧观之,正对耳尖。初起形如粟米;渐肿,根大如钱,形如葡萄,坚硬如铁,高尖红肿,掀热疼痛,疮根收束,憎寒壮热,大渴,随饮随干,便秘、烦躁。脉见洪数者,属实;若漫肿平塌,紫暗坚硬,掀痛根散,恶寒便泻,脉见细数者,属虚。若肿连耳项,痰如拽锯,七日无脓者死。”胡公弼曰:“百会穴前后生毒,最易侵犯脑髓,脑髓一陷,最不易治。”
作为外科重证,其治法宜予初起二三日内,尚未成脓时,将患处之发剪去并消毒,以抑阳散外敷,内服醒消丸,以热陈酒送服三钱。不善饮酒者,以水、酒各半送服,其痛即止,夜间得睡。次日患皮起皱,再一服全消。如过四五日,患处作脓,亦以醒消丸与服,消其四围肿硬,毒息痛散,虽出脓亦少,此以大变小之法,在壮实之人,以痈疔百效丸下之,亦可消散。方治及具体用法如下。
1.抑阳散(《外科证治全书》方):治痈毒红肿,焮热疼痛。
天花粉三两姜黄、香白芷、赤芍各一两。上研极细末,鸡子清调敷,或醋调敷。
2.醒消丸(《外科证治全生集》方):治一切痈疡疔疖,立能消肿止痛。
乳香、没药(均去油)各一两 麝香一钱半 雄精五钱,各研极细黄米饭一两。
上乳、没、雄三味,各研秤准,再和麝香共研为末;用黄米饭一两捣烂,人末再捣,为丸莱菔子大。晒干,每服三钱,热陈酒送服,醉盖取汗,酒醒肿消痛息。
3.痈疔百效丸(卢成琰氏方):治一切痈疔,于体质壮实者用之。
巴豆(去皮膜)三钱 明雄黄三钱 生大黄三钱。
上各研细末,再共研极细,加飞罗面醋糊为丸如梧子大。轻者每服五六丸,重者每服七八丸,用白开水送下。俟泻三四次,再以冷粥汤一小碗服下止之。
目录
- 伤风
- 伤风转少阳证
- 伤风转结胸证
- 伤风汗多阳虚证
- 伤寒
- 夏令伤寒证(一)
- 夏令伤寒证(二)
- 冬令伤寒证
- 冬令伤寒液少证
- 湿温
- 湿温化燥证
- 产后湿温化燥证
- 湿温肠出血证
- 湿温夹食重证
- 热病
- 热病夹食重证
- 热病神昏发厥证
- 阳明热病传少阳证
- 热病阳明经证
- 热病发癍疹证
- 小儿热病剧呕证
- 妇人产后热病(一)
- 妇人产后热病(二)
- 温病
- 秋温恶候叠见证
- 秋温昏谵腹满证
- 秋温外热中寒证
- 春温痰火发狂证
- 妇人春温狐惑病证
- 食中
- 老年夜眠食中证
- 青年饮冰食中证
- 腹痛
- 寒结腹痛证(一)
- 寒结腹痛证(二)
- 气滞腹痛证
- 水臌
- 重笃水臌证
- 慢性水臌证
- 奔豚
- 妇人产后奔豚证
- 青年体弱奔豚证
- 百合病(劳工百合病证)
- 久疟(乱型久疟证)
- 哕病
- 气郁食滞哕证
- 痰滞结实哕证
- 头风
- 儿童头风重证
- 青年头风重证
- 痉病
- 儿童食积痉病
- 妇人惊恐痉病
- 恶寒(阳虚恶寒证)
- 善饥(急性善饥证)
- 麻疹
- 麻疹夹食重证
- 麻疹热厥险证
- 麻疹喘促险证
- 痘疮
- 痘疮实热险证
- 痘疮虚寒险证
- 漏经
- 多年漏经证
- 产后漏血证
- 阴 挺
- 疔痈
- 疔疮走黄险证
- 项疽及诸痈证
- 肝 痈
- 肠痈(肠痈化脓证)
- 诊余漫话
- 药用寒温补泻,当察患者体质
- 用中西二法调治肾脏性水肿
- 论湿温治法
- 湿温原发证方治举要
- 论“痈疔百效丸”
- 蝉衣酒治破伤风之来历
- 百会疽之治
- 瘰疬方治述略
- 余无言年谱
- 后记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