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共收录方剂:222个

配伍:人参(即党参) 白术 各二钱 干姜 炙草 各一钱
剂型:温里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羚角片 钱半 (4.5g),先煎 霜桑叶 二钱 (6g) 京贝母 四钱,去心 (12g) 鲜生地 五钱 (15g) 双钩藤 三钱 (9g),后入 滁菊花 三钱 (9g) 茯神木三钱 (9g) 生白芍 三钱 (9g) 生甘草 八分 (2.4g) 淡竹茹 五钱,鲜刮 (15g),与羚羊角先煎代水
剂型:治风剂| 出处:《通俗伤寒论》
配伍:甘草微炙赤,半两 (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 (各30g)
剂型:和解剂|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配伍:制厚朴二钱 (6g) 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钱 (各3g) 香豉炒 焦栀各三钱 (各9g) 芦根二两 (60g)
剂型:祛湿剂| 出处:《霍乱论》
配伍:麦门冬 六钱 人参 三钱 炙草 三钱 粳米 三钱 大枣 三钱(劈) 半夏 三钱
剂型:治燥剂| 出处:《金匮要略》
配伍:麻子仁二升 (500g) 芍药半斤 (250g) 枳实半斤 (250g) 大黄一斤 (500g) 厚朴一尺 (250g) 杏仁一升 (250g)
剂型:泻下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麻黄三两 (9g) 桂枝二两 (6g) 杏仁七十个 (6g) 炙甘草 一两 (3g)
剂型:解表剂| 出处:《伤寒论》
配伍:柴胡半两 (15g) 瓜蒌根、当归各三钱 (各9g) 红花、甘草、穿山甲炮,各二钱 (各6g) 大黄酒浸,一两 (30g)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 (15g)
剂型:理血剂| 出处:《医学发明》
配伍: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 (各15g) 陈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各二钱 (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包煎) 牛蒡子 薄荷各一钱 (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 (各2g)
剂型:清热剂| 出处:《东垣试效方》
配伍:犀角一两 (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半斤 (24g) 芍药三分 (12g) 牡丹皮一两 (9g)
剂型:清热剂| 出处:《外台秘要》
配伍:白术炒,三两 (90g) 白芍药炒,二两 (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 (45g) 防风一两 (30g)
剂型:和解剂| 出处:《丹溪心法》
配伍: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磁石各三斤 (各1.5kg) 犀角屑五两 (水牛角浓缩粉代,100g) 羚羊角屑 沉香 木香各五两 (各150g) 玄参 升麻各一斤 (各500g) 炙甘草八两 (240g) 丁香一两 (30g) (原用黄金百两,现不用)
剂型:开窍剂| 出处:《外台秘要》
配伍:干地黄八两 (240g) 薯蓣 (即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 (各120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各90g)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各30g)
剂型:补益剂| 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
配伍: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 (各6~10g)
剂型:理气剂| 出处:《丹溪心法》
配伍:熟地黄一两 (30g) 麻黄五分 (2g) 鹿角胶三钱 (9g) 白芥子二钱,炒研 (6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 (3g) 生甘草一钱 (3g) 炮姜炭五分 (2g)
剂型:温里剂| 出处:《外科证治全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