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寒凉药

《保婴撮要》 薛铠 1.51千字

疮疡敷药,当分阴阳虚实,而用内治之法,不可概敷寒凉之药。若肿痛热渴,脉滑数而有力者,其症为纯阳,宜服济阴汤,外敷抑阳散,则热毒自消,瘀滞自散。若似肿非肿,似痛非痛,似赤非赤,似溃非溃,脉洪数而无力者,其症属半阴半阳,宜内服冲和散,外敷阴阳散,则荣逆自从,血郁自散。若微肿微痛,色黯坚硬,肉色如故,久而不溃,脉按之沉细,举指虚浮者,其症属纯阴,宜内服回阳汤,外敷抑阴散,则寒气自解,阳气自复。凡阳气虚寒,不能消散腐溃,或溃而肿不消,口不敛者,必内外温补,庶可保全。若阴寒之症,而用寒凉之药,则腠理迷塞,气血凝滞,毒瓦斯益深,良肉反死,疮口不敛,恶症蜂起,不可复救矣。盖胃气得寒则不能营运;瘀血得寒则不能消散;死肉得寒则不能腐溃;新肉得寒则不能化生。治者不可不察也。

一小儿面疮,敷寒凉之药,患处坚实,头面俱肿,此脾胃受寒,血气凝滞,而不能行耳,先用冲和汤、阴阳散,患处和软;次用托里消毒散,坚硬顿消;又用托里散,疮溃而愈。

一小儿腹痈,敷寒凉之药,腹胀吃逆,手足并冷,此脾胃复伤而虚寒也,用回阳汤、抑阴散,诸症渐退;用托里散而溃,八珍汤而愈。

一小儿溃疡,敷寒凉之药,肌肉不生,脓水不止,余谓脾气亏损而然,用异功散加升麻、白芷渐愈,又用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臂痈,敷服皆寒凉之药,更加肿硬,余谓当助脾胃以解凝寒,乃用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薄、桂及如圣饼熨之而愈。大凡疮疡久而不愈,不问已溃未溃,皆因阳气虚不能营运耳,用如圣饼或葱熨法为善。

一小儿两足胫内外赤肿, 连膝上,因痘愈之后,或谓痘毒,欲用寒剂;或谓丹毒,欲砭出血。余曰∶非也,此足三阳经热毒壅肿耳,况痘愈之后,元气未复,设若砭剂出血,则患处愈伤;敷贴凉药,则荣气愈滞;服败毒之药,则元气愈虚,瘀血愈凝。不信,竟用前法,果两胫溃而色黯,疮口不敛,大便去后如痢,欲用治痢之药。余曰∶此因误用前法,元气复伤而下陷也,非痢非毒。遂用补中益气汤之类而愈。

一小儿大腿漫肿不赤,服败毒之药,手足并冷,吐泻不食。余曰∶元气虚而半阴半阳之症也。用阴阳散、冲和汤,肿起色赤,此变纯阳之吉症也,仍用前药,佐以活命饮而消。

一小儿臂痈,面色痿黄,饮食少思,脉洪数,按之软弱,余谓真气虚而邪气凝滞也,用白芷升麻汤,以清胃经热毒,用五味异功散,以补胃经元气。不信,反用寒凉之剂,外敷内服,肿硬至手,肉色如故,腹中作痛,脉浮大,按之沉细,此脾胃之气复伤,而变虚寒之症也,当祛散寒邪,温补脾气。仍不信,又与败毒,吃逆不食,手足并冷,此寒气逼阳于外,无根之火泛行耳,果死。手足俱青,患处皆黑。

一小儿足胫肿硬一块,年余而溃,时出清脓,其肿益坚,肉色青黯,发热烦躁,余谓真气虚而邪气实,当先调脾胃,或以为热毒凝滞,敷寒凉之药,肿硬至膝,肉溃腹胀,吐泻而死。

托里冲和汤 治疮疡,属半阴半阳,似溃非溃,似肿非肿,因元气虚弱,失于补托所致。(自制)

人参(二钱) 黄 (三钱) 白术(炒) 陈皮 当归(各一钱) 甘草(炒,五分)

上水煎,徐徐服,手足冷者加姜、桂;其热已退而未消溃,用仙方活命饮。可内消者,再用托里消毒散。可作脓者,再用托里散。

阴阳散(即冲和膏) 治疮疡,元气虚弱,似肿非肿,似痛不痛,似热不热,属半阴半阳之症。用此以和阴阳,内服冲和汤或托里散,以助元气。

紫荆皮(炒,五两) 独活(炒,三两) 赤芍药(炒) 白芷 石菖蒲(各二两)

上为末,用葱酒调服。

托里回阳汤 治疮疡属纯阴,不肿痛,不 赤,不腐溃,或腹痛泄泻,呕吐逆冷,阳气既陷,急用之多有生者。

(自制)

干姜 附子(重一两四钱者) 当归 陈皮 白术 黄 人参 甘草(炒。各二钱) 柴胡 升麻(各三分)

上水煎,徐徐服之,如不应,倍加姜、附,外敷抑阴散(一方名回阳上龙膏。)

抑阴散 治疮疡,元气虚寒,不能消散,或腹痛泄泻,呕吐不食,手足或冷或不溃敛,筋挛骨痛,属纯阴之症。

以此助阳行阴,内服回阳汤,以回阳气。

草乌(炒,二两) 南星 白芷(各一两) 肉桂(五钱) 赤芍药(炒,一两)

上各为末,葱汤调涂,热酒亦可。

解毒济阴汤 治疮疽 肿作痛,属纯阴者,用以此解毒。其热未退,用仙方活命饮。(自制)

连翘 山栀(炒) 黄芩(炒) 黄连(炒。各一钱) 赤芍药(一钱五分) 金银花(三钱) 甘草(一两)

上每服二三钱,水煎,大便秘结者,量加炒大黄,外敷抑阳散。

抑阳散(即洪宝丹) 治疮疡属纯阳者。

天花粉(三两) 姜黄 白芷 赤芍药(各一两)

上为末,茶汤搽调患处。

五味异功散(方见败毒之药)

仙方活命饮

托里消毒散

托里散(三方见热毒疮疡)

补中益气汤(方见肌肉不生)

八珍汤(方见发热不止)

如圣饼

葱熨法(二方见流注)

目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