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十二)

《丹溪手镜》 朱丹溪 498字

湿家 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又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湿内流也),脉沉而细,此名湿痹。其候大便反快,小便不利,头汗,背强(寒湿相搏),反欲近火,寒湿在表,若下之早则哕而胸满(伤动胃气),小便不利(下后内虚也),舌上如胎,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则口烦燥也,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下利不止者亦死。又有身上疼,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阳也,表也,)脉大(阳也),自能饮食,腹中无病(不在内也),病在头中,内药鼻中则愈,湿宜利小便。

风湿 一身尽疼,日晡热剧(风也),脉浮身重,恶风汗出,此先客湿而后感风也,治宜麻黄薏苡仁杏子甘草汤,又宜五苓散。

湿温 吐利,大烦大渴,冷汗转筋,但尺脉沉弱,手足微厥,先伤于湿,因而中暑,治宜五苓。又胫冷胸满,头目痛,妄言,多汗,阳脉濡弱,阴脉小急,治宜茯苓白术汤、白虎加苍术汤,忌汗,汗之 死。

发热恶寒身重,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然毛耸,手足冷,劳则热,口开,前板齿燥,白虎加参;小便不利及赤,五苓散;不恶寒,竹叶石膏汤;昏愦不省,葱饼熨法。

中之候,自汗面垢烦热脉虚,若脉洪浮,伏暑也,宜辛温散之。若病如痫者,风暑也。

状与伤寒相似,但项背反张强硬,口噤,如发痫状,头摇,此太阳中风,重感寒湿而然。无汗,脉弦长劲急,名曰刚 ,为表实感寒也,治宜葛根麻黄,便秘宜大承气;有汗,脉迟濡弱弦细,名曰柔 ,为表虚感湿也,治宜桂枝栝蒌葛根汤,便秘宜大承气,二症通用小续命。大发湿家汗,亡阳亦作 。

目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