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
(补)当归 生地黄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麦门冬 柏子仁 山药 莲肉 圆眼肉 人参 红蓝花
(泻)黄连 枳实 木香 贝母 天竺黄 郁金 赤茯苓 玄胡索
(温)石菖蒲 藿香 沉香 木香 桂枝 麻黄
(凉)连翘 丹参 石莲子 栀子 犀角 牛黄 朱砂 石膏
(引经)独活 细辛 灯心 圆眼
手厥阴心包络经
(补)人参 黄 肉桂 沉香 菟丝子 破故纸
(泻)大黄 芒硝 栀子 乌药
(温)大附子 肉桂 干姜 沉香 川芎 白豆蔻 柏子仁 乌药
(凉)黄连 栀子丹皮 柴胡 薄荷 滑石
(引经)柴胡(桂佐之) 川芎 青皮
手太阳小肠经
(补)石斛 牡蛎 甘草梢
(泻)木通 赤茯苓 车前子 紫苏 羌活 木 槟榔大黄 瞿麦
(温)巴戟天 茴香 乌药 砂仁 益智仁
(凉)滑石 木通 栀子 茅根 车前子 猪苓 泽泻 芒硝
(引经)羌活 本 黄柏
足厥阴肝经
(补)当归 熟地黄 酸枣仁 阿胶 木瓜 沙参 薏苡仁 枸杞子 菟丝子 山茱萸 白术 莲肉 甘草 蒺藜
(泻)白芍药 赤芍药 柴胡 青皮 枳实 青黛 羌活 木贼 甘菊 蒲黄 桃仁 蔓荆子 常山 五灵脂 益母 前胡
(温)木香 肉桂 香附子
(凉)黄连 黄柏 胡黄连 龙胆草 草决明 牛黄 羚羊角 车前子 甘菊花 地榆
(引经)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乌梅
足少阳胆经
(补)当归 酸枣仁 山茱萸 五味子
(泻)柴胡 青皮 黄连 白芍药 川芎 贝母 栝蒌 钩藤 天竺黄
(温)干姜 肉桂 陈皮 半夏
(凉)黄连 黄芩 柴胡 竹茹 甘草
(引经)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柴胡
足太阴脾经
(补)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白芍药 山药 莲肉 白扁豆 木瓜 蒺藜 当归 黄 薏苡仁 芡实 陈皮 大枣 圆眼肉
(泻)枳实 大腹皮 山楂 麦芽 神曲 半夏 南星 槟榔 三棱 莱菔子 升麻 防风 石膏 猪苓 玄胡索 桑寄生
(温)砂仁 白豆蔻 藿香 破故纸 黑干姜 官桂 大附子 苏叶 肉果 木瓜 苍术 吴茱萸 丁香
(凉)黄连 玄明粉 竹沥 连翘 大黄
(引经)白芍 麻黄 大枣 莲肉
足阳明胃经
(补)人参 白术 黄 石斛 山药 莲子 芡实 薏苡仁 糯米 白糖
(泻)枳实 浓朴 大腹皮 前胡 三棱 莪术 槟榔 大黄 石膏 礞石
(温)肉桂 肉果 大附子 砂仁 藿香 半夏 苍术 白豆蔻 川芎 香附 干姜
(凉)葛根 知母 石莲子 栀子 滑石 竹茹 胡黄连
(引经)葛根 升麻 白芷
手太阴肺经
(补)人参 沙参 黄 麦冬 阿胶 五味子 紫菀 百部 知母 款冬花 木瓜 山药 茯苓 蒺藜
(泻)防风 苏梗 羌活 前胡 生姜 桑白皮 苏子 橘红 石膏 杏仁 贝母 栝蒌 南星 枳壳 薄荷 白芥子 白芍 玄胡索 葶苈 鼠粘子 莱菔子 香薷 荆芥
(温)干姜 生姜 半夏 白豆蔻 缩砂 木香 藿香 桂枝 香附 麻黄
(凉)枯芩 竹叶 竹沥 童便 羚羊角 马兜铃 山栀 天门冬 玄参 桔梗 藕节 枇杷叶 玄明粉 地骨皮
(引经)白芷 升麻 葱白 生姜
手阳明大肠经
(补)莲肉 糯米 白砂糖 薏苡仁 粟壳 木香 肉豆蔻 龙骨 牡蛎
(泻)大黄 芒硝 枳实 桃仁 槟榔 葱白 麻仁
(温)人参 干姜 半夏 肉桂 吴茱萸
(凉)黄芩 槐花 大黄 地榆 胡黄连 连翘 石膏 秦艽
(引经)葛根 升麻 白芷
足少阴肾经
(补)杜仲 菟丝子 蒺藜 破故纸 山茱萸 山药 石斛 巴戟天 人参 白术 当归 熟地 枸杞 五味 牛膝 龟板 淫羊藿 何首乌 鳖甲 鹿茸 鹿角 龙骨 牡蛎 续断 肉苁蓉 韭子 覆盆子
(泻)泽泻 猪苓 知母 玄胡索 甘草 茯苓 木通
(温)大附子 桂心 破故纸 黑干姜 缩砂 仙茅 沉香
(凉)黄柏 知母 丹皮 天门冬 地骨皮 山栀 玄参 竹沥
(引经)独活 肉桂 牛膝 盐 酒
足太阳膀胱经
(补)龙骨 续断 益智仁 橘核
(泻)猪苓 泽泻 滑石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茯苓
(温)茴香 乌药 沉香 山茱萸 桂枝 麻黄 缩砂
(凉)胆草 石莲子 防风 羌活 蔓荆子 茵陈 葶苈 大黄 黄柏 石膏
(引经) 本 羌活 黄柏
手少阳三焦经
(补)人参 黄 白术 藿香
(泻)柴胡 枳壳 枳实 青皮 山慈菇
(温)大附子 浓朴 干姜 沉香
(凉)连翘 滑石 胆草 地骨皮
(引经)柴胡 川芎 青皮
散品 凡药之性轻虚者.诸脏腑皆能发散.是以不属经络也.
羌活 独活 升麻 防风 荆芥 细辛 本 麻黄 秦艽 防己 牛蒡子 香薷 夏枯草 山豆根 五灵脂 射干 青蒿 葱白头 漏芦 蝉蜕
走品 凡药之体重浊者.诸脏腑皆能走泻.是以不属经络也.
川乌 草乌 三棱 莪术 威灵仙 穿山甲 葶苈 海藻 昆布 五加皮 抚芎 常山 青黛 巴豆 益母草 桑寄生
- 自叙
- 序
- 卷一总论部
- 痈疽之脉
- 痈疽之源
- 痈疽之别
- 痈疽生死法
- 察形色顺逆法
- 内消内托法
- 虚实症治法
- 经络大略
- 十二经补泻药品
-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 针
- 砭
- 灸
- 烙
- 卷一论症治
- 次第
- 虚实
- 顺逆
- 标本
- 论治
- 药忌
- 辨症
- 论溃疡
- 论脓血
- 论疮口
- 生肌
- 验膜
- 症变
- 卷一主治方
- 肿疡主治方
- 肿疡主治方附余
- 肿疡敷贴类方
- 洗涤类方
- 膏药类方
- 麻药类方
- 去腐类方
- 生肌类方
- 溃疡外治附余
- 家传西圣膏方
- 卷一附余
- 调理须知
- 杂忌须知
- 试知百病死生法
- 卷二分治部上(痈疽)
- 头部
- 面部
- 颈项部
- 瘰
- 石疽
- 失荣
- 背部
- 疽
- 腰部
- 胸博
- 腹部
- 腋部
- 肋部
- 下部后
- 风疳
- 肛门肿痛
- 痔漏
- 脱肛
- 下部前
- 便痈
- 疳疮
- 阴湿疮
- 阴疮
- 阴挺
- 阴蕈
- 阴肿
- 阴蚀
- 阴脱
- 子宫脱出
- 囊痈
- 肾囊风
- 肾脏风疮
- 肩部
- 部(自肩至肘曰)
- 臂部
- 手部
- 股部
- 膝部
- 胫部
- 足部
- 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 头部
- 头痛头疯
- 油风
- 白屑风
- 秃疮
- 头
- 蝼蛄疖
- 发际疮
- 面部
- 眉
- 酒刺
- 黧黑斑
- 雀斑
- 黑子痣
- 鼻慝疮
- 羊胡子疮
- 眼部
- 眼丹
- 针眼
- 痰核
- 椒疮粟疮
- 脾番
- 漏睛
- 眼 出脓
- 耳部
- 黑疔
- 耳疳
- 耳痔耳挺耳蕈
- 月蚀疮
- 耳痒
- 虫入耳
- 冻耳
- 鼻部
- 鼻渊
- 鼻聋
- 鼻衄
- 鼻痔
- 鼻疔
- 鼻疮
- 酒 鼻
- 唇部
- 反唇疔
- 唇疽
- 茧唇
- 唇风
- 口部
- 舌部
- 紫舌
- 痰包生于舌下
- 舌衄
- 重舌
- 弄舌
- 牙齿部
- 牙衄
- 攒齿疳
- 牙疔
- 牙痈
- 走马牙疳
- 咽喉部
- 紧喉
- 慢喉
- 喉痹
- 哑瘴喉风
- 弄舌喉风
- 喉疖
- 喉瘤
- 锁喉
- 婴儿咽喉痛
- 卷四不分部位大毒
- 内痈总论
- 肺痈
- 小肠痈、大肠痈
- 小肠痈
- 大肠痈
- 胃痈、脾痈、肝痈、
- 胃痈
- 脾痈
- 肝痈
- 心痈、肾痈
- 心痈
- 肾痈
- 大疔
- 多骨疽
- 流注
- 瘿瘤
- 结核
- 梅疮
- 杨梅倒发
- 疽
- 痼
- 瘭疽
- 疣
- 卷四不分部位小疵
- 无名肿毒
- 丹毒
- 游风
- 瘾疹
- 诸疮痛痒
- 大麻疯疠疯
- 癞疯
- 疡疯
- 白驳疯
- 癜疯
- 诸疮
- 翻花疮
- 疥
- 癣
- 痤
- 痱
- 状如麻豆.搔之成疮
- 浸淫疮
- 天 疮
- 火赤疮
- 寒疮
- 鱼脊疮、骨痿疮、红丝疮、天蛇疮
- 鱼脊疮
- 骨痿疮
- 红丝疮
- 天蛇疮
- 风疳
- 白 (蛇风)
- 漆疮
- 血箭
- 血痣
- 颠扑胀满
- 金疮
- 杖伤
- 夹伤
- 破伤风
- 类破伤风
- 发痉
- 汤泼火伤
- 冻疮
- 哽喉
- 诸刺入肉
- 齿
- 犬之风
- 咬伤
- 卷四小儿部
- 赤游丹毒
- 胎毒疮疡
- 热毒疮疡
- 垂痈(附重舌重重齿)
- 胎风、胎赤、胎瘤
- 胎风
- 胎赤
- 胎瘤
- 脐疮、脐突
- 阴肿
- 脱肛、肛门作痒
- 肛门作痒
- 遗毒
- 葡萄疫
- 痘里疮疡
- 痘后痈、痘风疮、痘后便脓
- 痘后痈
- 痘风疮
- 痘后便脓
- 炼取诸药法
- 跋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