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云.脉风成疠.此疾非止肺肾脏有之.以其病发于鼻.俗呼为肺风也.鼻准赤肿胀大.乃血随气化也.
气既不施则血聚.血聚则肉烂而生虫.此属厥阴.前证之论详矣.肉中生虫.鼻准赤大.以药疏之.可用局方升麻汤.下钱氏泻青丸是也.余病各随经而治之.疠风成癞.桦皮散主之.此药出局方.从少至多.服五七日后.灸承浆七壮.疮轻再灸.病愈再灸同上.
【桦皮散】治肺壅风毒.遍身疮疥.及瘾疹瘙痒.
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煎令减半取出.令干另研) 荆芥穗(各二两)
枳壳(去穣.用炭火烧存性) 桦皮(烧存性.各四两) 甘草(炙.半两)
上五味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日进三服.
承浆一穴.一名悬浆.在颐前唇下宛宛中.足阳明任脉之会.疗偏风口 面肿消渴.口齿疳蚀虫疮.灸亦佳.日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灸则血脉通宣.其风应时立愈.艾炷根据小竹箸头大.不灸破血肉.但令当脉灸.亦能愈疾.
【凌霄散】治疠风神效.
蝉壳 地龙(炒) 僵蚕 全蝎(各七个) 凌霄花(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无时.于浴室中常存汤中一时许.服药神效.
【四圣保命丹】
大黄(半两) 黄柏(半斤) 苦参 荆芥(各四两)虾蟆(一个.烧灰)
上为末.蜜和匀.分作.一百二十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食远.日三服.忌肉酱.
【祛风散】
大蚕砂(五升.筛净.水淘二遍晒干) 东行蝎虎(一条焙干.白面四斤或五斤拌蚕砂为络索.晒干.)
上为末.每服一二合.熬柏叶汤调服.食前.日三服.
【柏叶汤】 东南枝上摘柏叶一秤.水一桶.煮三沸.去渣.瓮盛起.旋熬蚕砂调服.初服苦涩.三五日后甜.十日四肢沉重.便赤白痢.一月后发出疮疙瘩.四十日后疮破.用
【乌龙散】
倒悬青灰二钱.乌鸡子皮.用地沥青调搽于破疮疙瘩上.
【神效天麻汤】治疠风.
胡麻(半升.研) 天麻(二两) 乳香(七钱半.研)
上为末.每服五钱匕.腊茶调下.日三服.服半月.两腰眼灸四十壮.忌动风物.
【换肌散】治大风年深久不愈.以至眉毛堕落.鼻梁崩塌.额颅肿破.
白花蛇 黑乌蛇(各酒浸一宿) 地龙(去土) 蔓荆子威灵仙 荆芥 甘菊花 沙苑蒺藜苦参 紫参 沙参 甘草(炙)不灰木 木贼 九节菖蒲 天门冬赤芍药 定风草 何首乌 胡麻子(炒黄)木鳖子 草乌(去皮) 苍术 川芎(以上二十四味.各三两)天麻(二两) 细辛 当归 白芷(各一两)
上二十八味为末.每服五钱匕.温酒调下.食后.酒多为妙.服至逾月.取效如神.
【如圣散】淋洗大风疾.大有神效.
顽荆子 苦参 玄参 紫参浓朴 荆芥 沙参 陈皮麻黄(去节.各一两) 蔓荆子 防风 白芷威灵仙(各二两) 桃柳枝(各一把)
上为末.水五升.药三钱.煎数沸.临卧热洗之.忌酒湿面五辛之物.
【醉仙散】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麻木.
胡麻子 蔓荆子 牛蒡子 枸杞子(各一两.一处同炒) 白蒺藜 苦参 栝蒌根 防风(各半两)轻粉(少许)
上为末.每服一钱.茶清一盏调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服后五七日.先于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次后便利脓血.病根乃去.
【加减何首乌散】 治紫白癜风.筋骨、疼痛.四肢少力.眼断白人.鼻梁崩塌.皮肤疮疥及手足皴裂.睡卧不稳.步履艰辛.
何首乌 蔓荆子 石菖蒲 荆芥穗甘菊花 枸杞子 威灵仙 苦参(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蜜茶调下.无时.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序五
- 自启
- 重刊卫生宝鉴后序
- 补刻卫生宝鉴后序
- 卷一
- 春服宣药辨
- 革春服宣药歌
- 无病服药辨
- 古方名实辨
- 承气汤辨
- 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 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
- 汗多亡阳
- 下多亡阴
- 方成弗约之失
- 卷二
- 灸之不发
- 脱营
- 泻火伤胃
- 肺痿辨
- 下工绝气危生
- 酸多食之令人癃
- 冬藏不固
- 主胜客则逆
- 用药无据反为气贼
- 卷三
-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时气传染
- 戒妄下
- 轻易服药戒
- 妄投药戒
- 福医治病
- 卷四
-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论
- 食伤脾胃论
- 饮伤脾胃论
- 饮伤脾胃方
-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治验
- 卷五
- 劳倦所伤虚中有寒
- 温中益气治验
- 劳倦所伤虚中有热
- 虚中有热治验
- 卷六
- 泻热门
- 上焦热
- 中焦热
- 下焦热
- 气分热
- 血分热
- 通治三焦甚热之气
- 发狂辨
- 阳证治验
- 除寒门
- 上焦寒
- 下焦寒
- 气分寒
- 血分寒
- 通治三焦甚寒之气
- 阴证治验
- 阴气有余多汗身寒
- 卷七
- 中风门
- 中风论(出洁古家珍)
- 中风杂说
- 中风见证
- 中风刺法
- 中风刺法
- 中风刺法
- 中风针法
- 中风针法
- 卷八
- 中风灸法
- 灸风中脉口眼斜
- 灸风中腑手足不遂等疾
- 灸风中脏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下火立效
- 风中血脉治验
- 风中腑兼中脏治验
- 风中腑诸方
- 风中脏诸方
- 风邪入肝(出许学士本事方)
- 风中脏治验
- 治风杂方
- 卷九
- 诸风门
- 风痫
- 惊痫治验
- 破伤风诸方
- 疠风论
- 疠风刺法并治验
- 鹤膝风方
- 气虚头痛治验
- 头面诸病
- 头风论并方
- 雷头风方
- 眉骨痛方
- 时毒疙瘩方
- 胃虚面肿方
- 面热治法并方
- 升麻汤辨
- 阴出乘阳治法方
- 卷十
- 眼目诸病并方
- 灸雀目疳眼法
- 鼻中诸病并方
- 耳中诸病并方
- 耳卒聋诸方
- 耳诸方
- 耳中生疮诸方
- 卷十一
- 咽喉口齿门
- 肺热喉腥治验
- 口糜论并治法方
- 卷十二
- 咳嗽门
- 咳嗽论(此论出洁古家珍)
- 盛则为喘治验
- 呕吐呃逆
- 消渴治法并方
- 辨六经渴并治法
- 胆瘅治验
- 卷十三
- 疮肿门
- 疮总论
- 汗之则疮已
- 凡治病必察其下
- 舍时从证
- 打扑损伤从高坠下
- 疣瘤疥癣皴揭附
- 烦躁门
- 胸膈痞
- 膈气噎
- 心下痞
- 药戒
- 心胃痛及腹中痛
- 胃脘当心而痛治验
- 卷十四
- 腹中积聚
- 治积要法
- 养正积自除
- 腹中诸虫
- 诸湿肿满
- 胃气为本
- 黄胆论
- 食劳疳黄
- 谷疸治验
- 卷十五
- 诸腰痛筋骨冷疼
- 灸腰痛法
- 疝气治验
- 阴毒伤寒
- 白淫诸证
- 卷十六
- 泄痢门
- 泄痢论
- 溢饮
- 濡泄
- 飧泄
- 痢疾
- 四时用药例
- 阴阳皆虚灸之所宜
- 结阴便血治验
- 葱熨法治验
- 霍乱吐泻
- 中暑霍乱吐利治验
- 内伤霍乱治验
- 疟病脉证并治
- 瘅疟治验
- 卷十七
- 肠风痔漏门
- 肠风痔漏论
- 大便门
- 胞痹门(治小便不利.并溺附)
- 淋痛治验
- 小便数而欠
- 卷十八
- 妇人门
- 调经顺气
- 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热入血室证治并方
- 妊娠养血安胎
- 难产
- 产后扶持荣卫
- 肠覃论治并方
- 石瘕论并治方
- 崩漏带下
- 灸妇人崩漏及诸疾
- 中气不足治验
- 胀治验
- 疝气治验
- 卷十九
- 小儿门
- 时气温疫外伤风寒
- 五脏热及肌热
- 云岐子论宣风泻白散
- 喘促胸痹
- 阎孝忠辨急慢惊风
- 洁古老人辨急慢惊风
- 急惊
- 慢惊
- 灸慢惊风及脐风撮口癫痫风痫惊痫等疾
- 癖积疳瘦
- 癖积治验
- 疳瘦
- 咳嗽
- 吐泻痢疾
- 杂证诸方
- 小儿季夏身热痿黄治验
- 卷二十
- 杂方门
- 针法门
- 流注指要赋
- 离合真邪说
- 针有补泻法
- 春夏秋冬深浅补泻法
- 寒热补泻法
- 灸法补泻
- 造度量权衡法
- 求寸法
- 卷二十一
- 咀药类
-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 药性要旨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 脏气法时补泻法
- 君臣佐使法
- 治法纲要
- 抑举辨
- 用药用方辨
- 药味专精
- 卷二十二
- 北方下疰香港脚论
- 北方香港脚治验
- 病有远近治有缓急
- 寒治验
- 肝胜乘脾
- 风痰治验
- 明年春参政除怀孟路总管以古风一阕见赠云
- 卷二十三
- 上热下寒治验
- 阳证治验
- 阴黄治验
- 肢节肿痛治验
- 中寒治验
- 时不可违
- 卷二十四
- 阴证阳证辨
- 解惑
- 执方用药辨
- 过汗亡阳变证治验
- 用热远热从乎中治
- 病宜早治
- 补遗
- 外感伤寒等证
- 表证
- 里证
- 半表半里证
- 外感有内伤证
- 阳证似阴
- 阴证似阳
- 烦躁
- 谵语
- 郑声
- 呃逆
- 厥逆
- 多汗
- 结胸
- 心下痞
- 呕
- 吐
- 下利或下脓血
- 衄血
- 吐蛔
- 烦满囊缩
- 头大
- 瘥后劳复
- 阴阳易
- 内伤似外感证
- 末传寒中病
- 似外感阳明中热证
- 似外感恶风寒证
- 似外感杂证
- 长夏湿热胃困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