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生生子曰∶医以通变称良,而执方则泥。故业医者,能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心矣,不则窥其一斑,而议其偏长,即医如张仲景、李东垣诸公,亦妄加讥贬也,可乎哉?可乎哉?!余故列其因时立法者于后。
医学自汉秦以上无方,有方自张长沙始,故医家以长沙为方书之祖。晚世议长沙者,率谓其长于伤寒,而短于杂证,余惟医如长沙,亦无间然矣。乃长沙急于伤寒者,盖病莫大于伤寒,而变证亦莫甚于伤寒,其生死决于七日、十三四日之间,非若他疾,可从容而治也。长沙察其缓急,故以伤寒为首务尔。不然,《金匮要略》,治杂证书也,独非长沙着述者乎?何 别传有曰∶仲景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时人谓扁鹊、仓公,无以加焉。观此,则仲景不专长于伤寒,又可知矣。而刘宗浓亦曰∶吾尝用东垣之药,效仲景处方。宗浓,丹溪高弟也,不效丹溪,而效仲景,以仲景医之亚圣,非丹溪可企及者,效仲景,或亦取法乎上之意云。后世慎毋轻议长沙也。
张戴人,医亦奇杰也。世人不究其用意,议其治疾,惟事攻击,即明理如丹溪,《格致余论》亦讥其偏。丹溪之说出,益令人畏汗吐下三法如虎,并其书置之,不与睫交,予甚冤之。予惟人之受病,如寇入国,不先逐寇,而先拊循,适足以养寇而扰黎元也。戴人有见于是,故以攻疾为急,疾去而后调养,是得靖寇安民之法矣。彼仲景麻黄、瓜蒂、大承气,非攻击急剂哉,审缓急而用之,此仲景意也。盖医难于认病,而不难于攻击调补,戴人特揭其难者言之也。丹溪引《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为论,乃遗下文“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一句;引“精气夺则虚”,又遗“邪气盛则实”一句;引“虚者正气虚”也,又遗“实者邪气实”也一句。摭其可议戴人为言,而于戴所急者略而不采,丹溪且若此,余又何怪哉。且戴人名其书曰《儒门事亲》,岂有儒者事亲而行霸道,以害其亲者哉?必不然矣。譬彼武王伐殷,先悬纣于太白,而后散财发粟;汉高入秦,降子婴而后约法三章,彼拘拘然进调补而 攻击,是犹治国专用赏而不用罚也,则舜讨凶而尼父诛卯,为多事哉!予因着于篇,以为戴人辩白。
有谓刘守真长于治火,斯言亦未知守真所长也。守真高迈明敏,非泛常可俦,其所治多“在推陈致新,不使少有怫郁,正造化新新不停之意,医而不知此,是无术也”。此王海藏之言,海藏乃东垣高弟,尚推毂如此,则其邃学可知。且其所撰《原病式》,历揭《素问》病机一十九条,而属火者五;又觇人心好动,诸动属火;夫五行具于人身者各一,惟火有君有相,由此病机属火者多也。《原病式》特为病机而发,故不暇论及其余,若所着《保命集》三卷,治杂证则皆妙绝矣。然则谓守真长于治火者,其真未知守真所长者乎。
医家雅议李东垣,善于内伤,而虚怯非其所长,故有补肾不若补脾之语。窃谓肾主阖辟,肾间原气,人之司命,岂反轻于脾胃哉?盖病有缓急,而时势有不同,东垣或以急者为首务也。彼当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何莫而非伤脾也者。《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又曰∶五脏六腑,皆禀受于脾胃,脾胃一伤,则脏腑无所受气,故东垣惟孜孜以保脾胃为急。彼虚怯伤肾阴者,乃燕居安闲,淫胜之疾,又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则《内外伤辩惑》与《外科精义》及《兰室秘藏》等书,皆治杂证者,岂止内伤已哉,此可以观矣。
余观近世医家,明理学人,宜莫如丹溪,虽倡“阳有余阴不足”之论,其用意固有所在也。盖以人当承平,酗酒纵欲,以竭其精,精竭则火炽,复以刚剂认为温补,故不旋踵血溢内热骨立而毙,与灯膏竭而复加炷者何异,此阳有余阴不足之论所由着也。后学不察,概守其说,一遇虚怯,开手便以滋阴降火为剂,及末期,卒声哑泄泻以死,则曰丹溪之论具在。不知此不善学丹溪之罪,而于丹溪何尤!丹溪为许文懿高弟,学原考亭,其认病最真,而投剂最确,观其治许文懿之病及疼风十三症,可概见矣,功首罪魁之言,余尝为冤之。
昔荀卿喜为高论,而李斯祖之以祸天下,则报仇行劫之说着矣。大都前哲立论,必有定见,调施经权,必合宜适,彼执方而不达变者,反为丹溪累也,余故不惜牙颊辩之。
余读《史记》至太史公所称由光及伯夷之语,未尝不掩卷叹滑伯仁之术,而后无有彰之者。伯仁,我明奇士也,技艺之精,不下丹溪,即其文辞,如《素问抄》、《难经注》,诊有《枢要》,针有《经络发挥》与《疮疡痔 医韵》等篇,亦可谓集往哲之大成矣,顾后学但知宗《丹溪心法》,如《灵》、《素》与伯仁诸集,若罔闻知,虽其术有奇中,治有明征,所至成名,如朱太史列传所称,亦莫之顾,何哉?盖丹溪为当时缙绅所游扬,又戴元礼、刘宗浓诸名士为弟子,故丹溪之名籍籍,而伯仁艺虽高,弗若之矣。何一阳有言,历考上古高贤。若以岐伯、越人为医中尼父,则仲景可为颜、曾之陪,而河间、东垣,当在宰我、子贡之列,若伯仁,义理精明,制作醇粹,可与游、夏之班,至彦修又下一等也。此论甚确,而今宗伯仁者不然也;岂惟伯仁,则戴人、守真,亦若是尔。故太史公曰∶岩穴之士,欲砥立名行,非附青云之仕,恶能声施后世哉。此言信矣,余故特为伯仁表之也。
生生子曰∶余着论若是,非阿所好也,欲后人知仲景不徒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阳有余阴不足之谭不可以疵丹溪,而撄宁生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矣,同志幸亮之,毋余訾哉。
- 叙
- 上卷
- 一、太极图抄引
- 二、太极图(图缺)
- 三、太极图说
- 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 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 六、命门图说(图缺)
- 七、右肾水火辩
- 九、《难经正义》三焦评
- 附:东垣三焦论
- 十、问诊三焦包络
- 十一、脉义
- 十二、问十二支土多十二经火多之义
- 十三、问手心主
- 十四、手足经配合脏腑之义
- 十五、问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义
- 十六、问心包络何以不得为藏
- 十八、问五行土无定体寄旺四季各一十八日何长夏一月土又独主之
- 十九、问十二经脏腑命名之义
- 二十、原呼吸
- 二十一、论诊法
- 二十二、证候推移指法
- 二十三、宗气营气卫气说
- 二十四、痢与滞下辩
- 二十五、噎膈翻胃辩
- 二十六、四时脉说
- 二十七、问伤寒桂枝汤用桂枝说
- 二十八、气郁胁痛论
- 三十、咳嗽
- 三十一、哮
- 三十二、喘
- 三十三、论汗不可纯作血看当以气看为妥
- 三十四、论五郁
- 三十五、论呕血
- 三十六、论咳血
- 三十七、论齿衄
- 三十八、颤振
- 三十九、相火篇
- 附:丹溪《相火篇》辩
- 四十、泄泻辩
- 四十一、防暑论
- 四十二、痿论
- 四十三、癫狂痫辩
- 四十四、鼻鼽
- 四十五、鼻渊
- 下卷
- 四十六、胁痛
- 四十七、腹中水块作痛
- 四十八、治肾消
- 四十九、罗谦甫药戒
- 五十、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考
- 五十一、人身有四海说
- 五十二、删定野山秘抄种子论
- 五十三、护胎说
- 五十四、王节斋《本草集要》参论
- 五十五、《洗冤录》载沿身骨节上下联系名目
- 五十六、《洗冤录》验胎法
- 五十七、人身内景说
- 五十八、不执方说
- 五十九、列张刘李朱滑六名师小传
- 六十、《医通》节文
- 《医通》绪论章
- 药性裁成
- 六十一、《难经本义》十八难图注辩
- 六十二、《难经》肺金肝木浮沉说
- 六十三、《难经》七十五难金不得平木“不”字辩
- 六十四、《难经》八十一难篇“是病”二字辩
- 六十五、节抄“灵枢”引
- 六十六、本神篇
- 六十七、决气篇
- 六十八、胀论
- 六十九、五癃津液别篇
- 七十、贼风篇
- 七十一、五音五味篇妇人无须
- 七十二、忧恚无言篇
- 七十三、邪客篇
- 七十四、大惑篇
- 七十五、十二经络脏象见证
- 七十六、附王好古类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 脏腑泻火药
- 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 用药法象
- 药性要旨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 五味所用
- 药类法象
- 标本阴阳论
- 五方之正气味
- 随证治病药品
- 用药凡例
- 东垣报使
- 十二经向导
- 七十八、本草攻克血积症瘕及胎产解毒并十八反药类
- 十八反
- 补上卷缺
- 八、
- 十七
- 二十九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