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有成性,必材相制,味相洽,而后达夫病情,古书如《本草括》《汤液》《珍珠》诸篇,予不能悉记也,而二五之升沉,咸苦酸辛甘者,触物在焉,姑列数则,以例其余。
论用药 标病攻击,宜生料者,以气全力强;本病服饵,宜制炼调剂大成,病在元气,宜醇淡。
论人参 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甘草调元,无可无不可。
论当归 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柔宜补。凡用,本病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以生地黄、姜黄、条芩佐之,不绝生化之源。
血积,配以大黄。妇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道药。要之,血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汤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谓典要云。
论香附 香附主气分之病,香能窜,苦能降,推陈致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讹,女科之专,非也。治本病,略炒;兼血,以酒煮;痰,以姜汁;虚,以童便浸;实,以盐水煮;积,以醋浸水煮。妇人血用事,气行则无疾,老人精枯血闭,惟气是资;小儿气日充,形乃日固。大凡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世所罕知。佐以木香,散滞泄肺;以沉香,无不升降;以小茴香,可行经络;
而盐炒则补肾间元气。香附为君,参 为臣,甘草为佐,治虚怯甚速。佐以浓朴之类,决壅积;佐以棱、莪之类,攻壅积之甚者。予尝避诸香燥之热,而用檀香佐香附者,以檀香流动诸气极妙也。
论半夏 痰分之病,半夏为主。脾主湿,每恶湿,湿生痰,而寒又生湿,故半夏之辛,燥湿也。
然必造而为曲,以生姜自然汁、生白矾汤等分,共和造曲,楮叶包裹风干,然后入药。风痰,以猪牙皂角煮汁去渣滓,炼膏如饧,入姜汁。火痰黑色,老痰如胶,以竹沥或荆沥入姜汁。湿痰白色,寒痰清,以老姜煎浓汤,加 白矾三分之一(如半夏三两、 白矾一两)。俱造曲如前法。予又以霞天膏加白芥子三分之二,姜汁、矾汤、竹沥造曲,治痰积沉痼者,自然使腐败,随大小便出,或散而为疮,此半夏曲之妙也。古方二陈汤以此为君,世医因辛,反减至少许。而茯苓渗湿,陈皮行气,甘草醒脾,皆臣佐使,而反多其铢两,盖不造曲之过。观法制半夏,以姜、矾制辛,即能大嚼是也。佐以南星,治风痰。以姜汁酒浸炒芩、连,及栝蒌实、香油拌曲略炒之类,治痰火。以曲炒枳壳。枳实,姜汁浸蒸大黄、海粉之类,治老痰。以苍术、白术俱米泔姜汁浸炒,甚至干姜、乌头,皆治湿痰。而常有脾泄者,以肉豆蔻配半夏曲,加神曲、麦芽作丸,尤有奇效。浓养之人,酒后多此,而苦痰为病者,十常八九也。方书谓天下无逆流之水,人身有倒上之痰,气乱血余,化而为痰,故治痰以行气杀血为要。
论黄连 火分之病,黄连为主。五脏皆有火,平则治,病则乱。方书有君火、相火、邪火、龙火之论,其实一气而已。故丹溪云∶“气有余,便是火”。分为数类; 凡治本病,略炒以从邪。实火,以朴硝汤,假火以酒,虚火以醋,痰火以姜汁,俱浸透炒。气滞火以茱萸,食积泄以黄土,血癖 瘕痛以干漆,俱以水拌同炒,去萸、土、漆。下焦伏火,以盐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或点或服。
生用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于顷刻。入五苓、滑石,大治梦遗。以土、姜、酒、蜜四炒者为君,使君子为臣,白芍药酒煮为佐,广木香为使,治小儿五疳。以茱萸炒者,加木香等分,生大黄倍之,水丸,治五痢。以姜汁酒煮者为末,和霞天膏,治癫痫、诸风眩晕、疮疡,皆神效。非彼但云泻心火,而与芩、柏诸苦药例称者比也。
论诸药 余治沉 ,先循经络者,即诸古书所载引经报使药,贵识真尔。如心经,以人参益气,石脂补血,朱砂钲心,天竺黄去痰,泽泻泻热,而莲肉、茯神、赤茯苓、远志、益智、酸枣之属,利心窍以安神识。中间制炼,如以苦焦之味达本经,咸引所畏,辛避所胜,酸益其母,而甘泄其子,皆裁成药性之道。
论五谷 粳米造饭,用荷叶煮汤者宽中。芥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
淡竹叶者辟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辟岚瘴。姜、葱、豉汁者发汗。与夫古方羊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一人淋,素不服药,余教以专啖粟米粥,绝他味,旬余减,月余痊,此五谷治病之理。
论五果 梨汁疏风豁痰;蒸露治内热。藕汁研墨,止吐血鼻衄;研桃仁调酒,破血积。胡桃仁佐破故纸,盐水糊丸,治腰湿痛如神。大枣煮汁,去渣炼膏,救小儿脾虚胃寒,不能药者。莲肉作末,苏噤口痢。柿蒂加HT 头糠,止转食。凡此余以应骄习之家,亦五果治疾之理。
论五菜 韭白愈淋,予涩精。大葱汁和五倍子末,涩虚脱之痢,非虚脱不用。苋煮汁,愈初痢。萝卜风干,愈伤食嗽。白扁豆益脾清暑。蒜汁煮香附,加荜茇、大黄,治瘴乡中毒。诸菜俱能治病,贵专啖耳。
论五畜禽虫之属 黄牛肉补气,与棉黄 同功。羊肉补血,与熟地黄同功。猪肉无补,而人习之化也。惟胆于肝,肚于胃,腰子于肾,脊髓于骨,心于血,可引诸药入本经,实非其补。鹿则全体大补,异时每欲以肉汁炼膏,如霞天膏、小刀圭之法,恨不多得。牛肝连胆,用朴硝作脯,消痞块。骨髓煎油,擦四肢之损。禽则鹅善疏风、稚鸡补损,老鸡作羹起衰。虫则蜣螂,土裹烧熟,与儿食,治疳。蚋皮作丸,大治惊痫疳痢。以上予治浓养之人多用之,亦从其化也。独犬之壮阳,俗夫所尚,古方戊戌酒,盖为虚寒病设耳。或云士无故不杀犬豕,则古人已馐于珍矣,意者,黑黄二色,足补脾肾,亦可如小刀圭法为之,以治虚怯劳瘵,而戒恣欲之非,价廉工省,可济贫乏云。
论异类有情丸 人至中年,觉体衰弱,便可以此丸服饵。此方药仅三品,而补性极峻。盖鹿乃阳兽,食山中之灵草,故多寿。夏至一阴生,而角便解,角得纯阳之气,故补人身之阳。龟者,灵物也。
属阴,能养息,上可补心,下可补肾,故补人身之阴。虎,西方之兽也,属金而能抑木,故虎啸而风生也。三者皆多寿,皆有生育,皆有灵性,殊非草木金石比也,服饵宁无补益乎。
鹿茸、鹿角霜、龟板、虎胫骨,各如常制,为末,以猪脊髓加炼蜜为丸,梧桐子大,空心盐汤吞五七十丸。或加猪胆汁一、二合,和于剂中,以寓降火之意。
- 叙
- 上卷
- 一、太极图抄引
- 二、太极图(图缺)
- 三、太极图说
- 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 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 六、命门图说(图缺)
- 七、右肾水火辩
- 九、《难经正义》三焦评
- 附:东垣三焦论
- 十、问诊三焦包络
- 十一、脉义
- 十二、问十二支土多十二经火多之义
- 十三、问手心主
- 十四、手足经配合脏腑之义
- 十五、问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义
- 十六、问心包络何以不得为藏
- 十八、问五行土无定体寄旺四季各一十八日何长夏一月土又独主之
- 十九、问十二经脏腑命名之义
- 二十、原呼吸
- 二十一、论诊法
- 二十二、证候推移指法
- 二十三、宗气营气卫气说
- 二十四、痢与滞下辩
- 二十五、噎膈翻胃辩
- 二十六、四时脉说
- 二十七、问伤寒桂枝汤用桂枝说
- 二十八、气郁胁痛论
- 三十、咳嗽
- 三十一、哮
- 三十二、喘
- 三十三、论汗不可纯作血看当以气看为妥
- 三十四、论五郁
- 三十五、论呕血
- 三十六、论咳血
- 三十七、论齿衄
- 三十八、颤振
- 三十九、相火篇
- 附:丹溪《相火篇》辩
- 四十、泄泻辩
- 四十一、防暑论
- 四十二、痿论
- 四十三、癫狂痫辩
- 四十四、鼻鼽
- 四十五、鼻渊
- 下卷
- 四十六、胁痛
- 四十七、腹中水块作痛
- 四十八、治肾消
- 四十九、罗谦甫药戒
- 五十、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考
- 五十一、人身有四海说
- 五十二、删定野山秘抄种子论
- 五十三、护胎说
- 五十四、王节斋《本草集要》参论
- 五十五、《洗冤录》载沿身骨节上下联系名目
- 五十六、《洗冤录》验胎法
- 五十七、人身内景说
- 五十八、不执方说
- 五十九、列张刘李朱滑六名师小传
- 六十、《医通》节文
- 《医通》绪论章
- 药性裁成
- 六十一、《难经本义》十八难图注辩
- 六十二、《难经》肺金肝木浮沉说
- 六十三、《难经》七十五难金不得平木“不”字辩
- 六十四、《难经》八十一难篇“是病”二字辩
- 六十五、节抄“灵枢”引
- 六十六、本神篇
- 六十七、决气篇
- 六十八、胀论
- 六十九、五癃津液别篇
- 七十、贼风篇
- 七十一、五音五味篇妇人无须
- 七十二、忧恚无言篇
- 七十三、邪客篇
- 七十四、大惑篇
- 七十五、十二经络脏象见证
- 七十六、附王好古类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 脏腑泻火药
- 七十七、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 用药法象
- 药性要旨
-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 五味所用
- 药类法象
- 标本阴阳论
- 五方之正气味
- 随证治病药品
- 用药凡例
- 东垣报使
- 十二经向导
- 七十八、本草攻克血积症瘕及胎产解毒并十八反药类
- 十八反
- 补上卷缺
- 八、
- 十七
- 二十九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