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疫自利皆热证也,其所利之物与内虚内冷者自别。冷利之色淡白,热利之色正黄,甚有深黄、酱色者;冷利稀薄,热利稠粘;虚冷利散而不臭,热利臭而多沫;虚冷易出,热证努圊;冷利缓,热利暴注下迫而里急,此辨时疫热利与诸冷利之大概也。
时疫初起,有手足厥冷,恶寒,呕吐,腹痛自利者,全似太阴寒证。辨其为疫,只在口中秽气作粘,舌上白苔粗浓,小便黄,神情烦躁,即可知其非寒中太阴,是时疫发于太阴也。烦躁轻则藿香正气散,烦躁甚则用达原饮,一、二服后即见三阳热证矣。此时若用温中药,转见四肢逆冷,手足青紫而死,不可不细察也。
时疫初起,头疼、发热而自利,九味羌活汤。传变太阳、少阳合病,身热、口苦,咽干、目眩而自利者,黄芩汤,兼呕加半夏。传里舌黄、谵妄而自利者,按其心下至少腹有硬痛处,与大承气汤;无硬痛处,小承气、小陷胸、大柴胡选用。此在下其热,不必以结为主,故虽无硬痛,亦主大黄。时疫自利而小便不利,腹满而无硬块,时作肠鸣者,热在小肠膀胱而蓄水也,四苓散、猪苓汤、益元散选用。
时疫自利受补者少,至屡经清、下无表里证,自利渐至清谷而脉微细者,则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又所当酌用也。
目录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卷之一
- 一辨气
- 二辨色
- 三辨舌
- 辨传经
- 夹血
- 夹脾虚
- 夹肾虚
- 夹亡血
- 夹疝
- 夹心胃痛
- 夹哮喘
- 卷之二
- 表证
- 发热
- 恶寒
- 寒热往来
- 头痛
- 头眩
- 头胀
- 头重
- 目胀
- 项强酸
- 背痛酸
- 腰痛酸
- 膝痛酸
- 胫腿痛酸
- 足痛
- 肩臂痛酸
- 腕痛
- 周身骨节酸痛
- 身重
- 自汗
- 盗汗
- 战汗
- 狂汗
- 头肿
- 面肿
- 颈项肿
- 耳旁肿
- 胸红肿
- 周身红肿
- 发黄
- 发疹
- 发斑
- 卷之三
- 里证
- 烦躁
- 呕
- 咳
- 渴
- 口苦
- 口甘
- 唇燥
- 齿燥
- 鼻孔干
- 耳聋
- 鼻如烟煤
- 鼻孔扇张
- 咽干
- 咽痛
- 舌燥
- 舌强
- 舌卷短
- 胸满痛
- 胁满痛
- 腹满痛
- 少腹满痛
- 自利
- 便血
- 便脓血
- 大便闭
- 小便不利
- 小便黄赤黑
- 小便多
- 遗尿
- 囊缩
- 多言
- 谵语
- 狂
- 善忘
- 昏沉
- 循衣摸床撮空
- 多睡
- 身冷
- 呃逆
- 吐蛔
- 卷之四
- 汗法
- 下法
- 清法
- 和法
- 补法
- 四损
- 四不足
- 三复
- 辨似
- 遗证(属病后不表里证)
- 发肿
- 发颐
- 发疮
- 发痿
- 索泽
- 发蒸
- 妇人
- 妊娠
- 小儿
- 卷末
- 诸方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