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
《通评虚实论》帝曰∶肠 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帝曰∶肠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帝曰∶肠 下浓血何如?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帝曰∶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百病始生篇》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大奇论》曰∶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 下血,血温身热者死。心肝 亦下血,二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 ,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论疾诊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脉小,手足寒者,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 。
《经脉篇》曰∶肾所生病为肠 。
《阴阳别论》曰∶阴阳虚肠 死。
《气厥论》曰∶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 死。
《玉机真藏论》曰∶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皆难治。
论证(共二条)
痢疾一证,即《内经》之肠 也,古今方书,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其证则里急后重,或垢或血,或见五色,或多红紫,或痛或不痛,或呕或不呕,或为发热,或为恶寒。此证之阴阳虚实,最宜博审详察,庶不致于差失,若见有不确,则大致误人。前泄泻门诸法,本与此通,必互相参酌用之为善。
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今人所宗,皆此一说。夫痢因于暑而言其为热,岂不宜然,然炎热者,天之常令也,当热不热,必反为灾;因热贪凉者,人之常事也,过食生冷,所以致痢。多见人之慎疾者,虽经盛暑,不犯寒凉,则终无泻痢之患,岂其独不受热乎?此其病在寒邪,不在暑热,病在人事,不在天时,从可知矣。但胃强气实者,虽日用水果之类,而阳气能胜,故不致疾。其次之者,虽未即病,而日用日积,迨夫大火流西,新凉得气,则伏阴内动,乘机而起,故寒湿得以犯脾者,多在七八月之间,此阳消阴长之征,最易见也。再其次者,多以脾肾本弱,则随犯随病,不必伏寒,亦不必待时,尤为易见。夫以生冷下咽,泻痢随起,岂即化而为热乎?奈何近代医流,止见此时之天热,不见此人之脏寒,但见痢证,开口便言热毒,反以寒凉治生冷,是何异雪上加霜乎!俗见相同,死者不可胜言矣。
或曰∶然亦有用寒药而愈者何也?曰∶以胃强阳盛之人,而得湿成热者,亦有之;以元气壮实,而邪不胜正者,亦有之,此皆可以寒治而愈,亦可以通利而愈,而此辈极少。以胃弱阳虚而因寒伤脏者,此辈极多,若再用寒凉,或妄加荡涤,则无有不死,凡今以痢疾而致死者,皆此类也。观丹溪曰∶泻痢一证,属热者多,属寒者少。戴原礼曰∶以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因作滞下之证,皆大谬之言也,不可信之,因作俚词以志其戒。
俚词曰
夏日多炎,阴邪易入。暑热是主,风寒是客,身不被风,疟从何致?口不受寒,痢从何得?治必求本,轩岐金石。志此微言,可为医则。
论泻痢虚实(共三条)
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辩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
实证之辩,必其形气强壮,脉息滑实,或素纵口腹,或多胀满坚痛,及年少新病,脾气未损者,方可用治标之法,微者行之,利之,甚者泻之。
虚证之辩,有形体薄弱者,有颜色清白者,有脉虽紧数而无力无神者,有脉见真弦而中虚似实者,有素禀阳衰者,有素多淡素者,有偶犯生冷者,有偶中雨水阴寒者,有偶因饮食不调者,有年衰脾弱者。以上诸证,凡其素无纵肆,而忽患泻痢,此必以或瓜或果,或饮食稍凉,偶伤胃气而然,果何积之有?又何热之有?总惟脾弱之辈,多有此证。故治此者,只宜温调脾肾,但使脾温则寒去,即所以逐邪也。且邪本不多,即用温补健脾,原无妨碍,不过数剂,自当全愈。切不可妄云补住邪气,而先用攻积、攻滞及清火等药,倘使脾气再伤,则轻者反重,重者必危矣。
论泻痢寒热
凡泻痢寒热之辩,若果是热,则必畏热喜冷,不欲衣被,渴甚饮水,多亦无碍,或小便热涩而痛,或下痢纯血鲜红,脉息必滑实有力,形气必躁急多烦。若热证果真,即宜放手凉解,或兼分利,但使邪去,其病自愈。若无此实热诸证,而泻痢有不止者,必是虚寒,若非温补脾肾,必不能愈,即有愈者,亦必其元气有根,待其来复而然。勿谓虚寒之证,有不必温补而可以愈者,或治痢必宜寒凉,而寒凉亦可无害者,皆见有未真也。
论积垢
凡腹中积聚之辩,乃以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为之积,此皆 粕成形之属,所当逐也。今人不能辩察,但见痢如脓垢者,皆谓之积,不知此非 粕之属,而实附肠着脏之脂膏,皆精血之属也。无论瘦人、肥人皆有此脂,但肥者脂浓,瘦者脂薄,未有无脂者也。若果无脂,则肠脏之间,岂容单薄赤露,非惟藩篱不固,而且脏必易伤,无是理也。今之凡患泻痢者,正以五内受伤,脂膏不固,故日剥而下。若其脏气稍强,则随去随生,犹无足虑;若脏气至败,剥削至尽,或以久泻久痢,但见血水,及如屋漏水者,此在庸人云∶其积聚已无,反称为善,而不知脂膏刮尽则败竭,极危之候也。使今后医家,但识此为脂膏而本非积聚,则安之固之且不暇,而尚敢云攻之逐之,或用苦寒以滑之利之者否。
论五色
凡五色之辩,如下痢脓垢之属,无非血气所化,但白者其来浅,浮近之脂膏也。赤者其来深,由脂膏而切肤络也。下纯血者,多以血为热迫,故随溢随下,此其最深者也。若紫红、紫白者,则离位稍久,其下不速,而色因以变,或未及脉络,此其稍浅者也。若红白相兼者,此又其浅深皆及者也。大都纯血鲜红者多热证,以火性急速,迫而下也;紫红紫白者少热证,以阴凝血败,损而然也,纯白者无热证,以脏寒气薄,滑而然也。然有以无红而亦因热者,此以暴注之类,而非下痢之谓也;有以紫红虽多而不可言热者,此以阴络受伤,而非暴注之比也。若辩黄黑二色,则凡黄深而秽臭者,此有热证,亦有寒证;若浅黄色淡不甚臭,而或兼腥馊气者,此即不化之类,皆寒证也;黑而浓浓大臭者,此焦色也,多有火证;若青黑而腥薄者,此肝肾腐败之色也,犹以为热,其谬甚矣。虽五色之辩,大约如此,然痢之见血者,无非阴络受伤,即或寒或热,但伤络脉,则无不见血,故不可以见血者,必认为热也。凡临此证,当必以脉色、形气、病因兼而察之,庶不致有疑似之误。
论腹痛
凡泻痢腹痛,有实热者,有虚寒者。实热者,或因食积,或因火邪。但食积之痛,必多胀满坚硬,或痛而拒按,此必有所停滞,微者宜行其滞,甚者宜泻而逐之。火邪之痛,必有内热等证,方宜清之利之。然邪实于中者,必多气逆,故凡治痛之法,无论是火是食,皆当以行气为先,但宜察药性之寒热,择而用之可也。虚寒之痛,尤所当辩,盖凡泻痢之痛,多由寒气之在脏也。经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又曰∶病痛者,阴也。故凡人有过食生冷,或外受寒气,即能腹痛,此可知也。寒在中者,治宜温脾,寒在下者,治宜温肾也。再若虚寒刮痛之义,则人多不知,盖元气不足于内,则虽无外受寒邪,而中气不暖,即寒证也。所以泻痢不能止,饮食不能化,而病有不能愈,正以阳虚多寒也。且泻痢不止,胃气既伤,膏血切肤,安能不痛?此其为痛,乃因剥及肠脏而然。是以痢因于痛,痛因于痢,故凡以寒侵腑脏及脉络受伤,血动气滞者,皆能为痛。但察其不实不坚,或喜揉按,或喜暖熨,或胸腹如饥而不欲食,或胃脘作呕而多吞酸,但无实热等证,则总属虚寒,安得谓痛必因积,积皆实证耶?凡治虚寒之痛者,速宜温养脏气,不得再加消伐,致令动者愈动,滑者愈滑,必至危矣。若谓诸痛不宜补,必待痛定然后可用,则元气日去,终无定期。尝见一医云∶痢疾须过七日,方可用补。而不知六日已死,执迷不悟,愚亦甚矣!但其痛之甚者,当于温补药中稍加木香以顺其气,或多加当归以和其血,俟痛稍减,则当去此二味,盖又恐木香之耗气,当归之滑肠也。若寒在下焦而作痛者,必加吴茱萸,其或痛不至甚,则但以温补脾肾为主,使脾肾渐安,则痛当自止,此不必治其痛也。
论里急后重
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凡热痢、寒痢、虚痢皆有之,不得尽以为热也。盖中焦有热,则热邪下迫,中焦有寒,则寒邪下迫,脾肾气虚,则气陷下迫。欲治此者,但当察其所因,以治脾肾之本,则无有不愈。然病在广肠,已非食积,盖食积至此,泻则无留,而所留者,惟下陷之气,气本无形,故虽若欲出而实无所出,无所出而又似欲出,皆气之使然耳。故河间之用芍药汤,谓行血则便自愈,调气则后重除,是固然矣。然调气之法,如气热者凉之则调,气寒者温之则调,气虚者补之则调,气陷者举之则调,必使气和,乃为调气行血之法,其义亦然。若但以木香、槟榔、当归、大黄行血散气之属谓之调和,不知广肠最远,药不易达,而所行所散者,皆中焦之气耳。且气既下陷,而复以行之散之,则气必更陷,其能愈乎?矧痢止则后重自止,未有痢不愈而后重能愈者也,故凡欲治此者,但当以治痢为主。
论大孔肿痛
凡病痢疾,多有大孔肿痛者,其故何也?盖脾胃不和,则水谷之气失其正化,而浊恶难堪之味出诸孔道,此痛楚之不能免也。又若火因泻陷,阳为阴逐,则胃中阳气并逼于下,无从解散,此肿之所由生也。所以痢多则痛多,痢少则痛少,痛与不痛,亦由气之陷与不陷耳。故无论寒痢、热痢,大孔皆能为痛,不能谓痛必由热也。欲治此者,但治其痢,痢止则肿痛自散,亦如后重之法也。自丹溪云∶大孔痛因热流于下,木香、槟榔、芩、连加炒干姜主之,是但知火能为肿为痛,亦焉知元阳之下陷也。后人所宗,皆其法也,凡虚寒之辈,其不能堪此亦多矣。
论口渴
凡泻痢之证,必多口渴,今人但见口渴,即认为火,而不知有火者固能渴,无火者亦能渴,此不可不辩也。如火盛于中,则熏脾烁胃,津液耗干,故酷好冰水,多而不厌,愈凉愈快,随饮随消者,此因热而渴,治宜凉也。又如口热作渴,虽欲饮水而饮不能多者,即非真火,不宜凉也。凡口虽干渴喜凉,而复不喜凉者,是即寒聚于中,而无根之火浮戴于上,此最忌寒凉者也。然渴有真渴,有似渴。真渴者,必好茶饮,但以喜热、喜凉,即可辩其寒热。似渴者,干也,非渴也,口虽干而不欲汤饮,则尤非热证可知也。然泻痢之证,因其水泄于下,必津涸于上,故不免于渴,渴而欲饮,正以内水不足,欲得外水以相济也,岂必皆因于火乎?诸如此者,必当详审其有火无火,若火有余者,自当清火,水不足者,自当滋阴,是固然矣。然气为水母,其有气虚不能生水者,不补其母则水不能生,而渴不止也。土为水主,其有脾虚不能约水者,不强其主则水不能蓄,而渴不止也。使能不治其渴而治其所以渴,又何渴病之有?
论小水
凡泻痢之证,小水必多不利,或多黄赤,此其寒热虚实大有关系,不可不察也。若暴注之泻,以其清浊不分,水谷并归于大肠,故水有不利者,惟其暂也。若痢疾之小水,则病本不一,今人但见黄赤不利,无不云其为热,误者多矣。凡因于热者,必其热赤之甚,或多涩痛,或见鲜血,然必上下皆有热证,方是真热,此宜清凉治之。若非真热,则或以中寒而逼阳于下者有之,或以泻痢亡阴而水亏色变者有之,或以下焦阳气不暖而水无以化者有之,或以妄用渗利而 逼干汁者亦有之。但察其三焦无火,则虽黄虽涩,总皆亡阴亡液之证,不得通以热论,速当培补真阴,乃为良法。《内经》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至哉斯言,何今人之不能察也?不独此也,每见有小水清白而兼腹痛者,仍用芩连之类,余则不知其何谓。可恨,可恨。
论阴阳疑似
阴阳之道,即养生治病之本,而人有不易知者,以其有莫测之妙也。夫阴阳之用,欲其相济,不欲其相贼。相济者,相和者也,阴中不可无阳,阳中不可无阴也;相贼者,相害者也,阳贼阴则为焦枯,阴贼阳则为寂灭也。凡诸为病者,无非阴阳相贼,而有失其和耳。盖阴阳之性,阴常喜静而恶动,阳常喜暖而畏寒。及其相贼,则阴畏阳之亢,所以阴遇阳邪,非枯则槁;阳畏阴之毒,所以阳逢阴寇,不走即飞。此阴阳相妒之讥,诚多难测,凡诸病剧而有假真疑似者,即其证也,而尤于伤寒痢疾为最焉。
若今之患痢最甚者,多见上下皆有热证而实非真热者,何以见之?如烦则似热非热,躁则似狂非狂,懊 不宁,莫可名状,此非真阳证也。盖以精血败伤,火中无水,而阴失其静,故烦躁若此也。又如飞者飞于上;走者走于下,飞于上则为口渴、喉疮,或面红身热,走于下则为孔热、孔痛,或便黄、便血,此非实热证也。盖以水火相刑,阳为阴逐,而火离其位,故飞走若此也。今之人,但见此等证候,佥曰察病不离形证,形证之热既已若此,而犹谓之寒,何其妄也。是但知外之有热,而不知内之有寒也,知上下之有热,而不知中焦之有寒也,又岂知烦躁之为阴虚,而飞走之为阳虚也。余言若此,闻者果能信乎?将犹疑乎?疑似之间,犹不可不辩也。
且如肌表皆有热证,本当恶热而反不舍衣被,或脐腹喜暖而宜熨宜按者,此则外虽热而内则有寒也。又如九窍皆有热证,必喜冷冻饮料,然有口欲寒而腹畏之,故凡寒冷下咽,则或增呕恶,或加腹疼,或噎塞不行而反生胀闷,或口舌虽有疮痛而反欲热汤饮者,此则上下虽热而中焦之有寒也。此外,有阳气素弱及脉色少神如前论等证,若止知为火,治以寒凉,其奈内本因寒,而再加以寒,则寒凉入胃,直犯中焦,是外热不相及,而中寒必更甚,故致飞者愈飞,走者愈走,所谓雪上加霜,欲孤阳之不灭,不可得也。故凡治此者,但能引火归原,使丹田暖则火就燥,下原固则气归精,此阴阳颠倒之神理,而或者昧之,迹犹苦海无边,未得其岸,故余悉此,用垂普救之衣钵云。
论治(共十条)
凡治痢之法,其要在虚实寒热,得其要则万无一失,失其要则为害最多,辩论如前,所当熟察。前如泄泻门调治诸法,俱宜酌用。
生冷初伤,饮食失调,而胃气未损,元气未亏,或为痛、为胀、为暴泻、暴痢等证,而食滞有未清者,宜抑扶煎、五德丸,或平胃散、胃苓汤、五苓散之类,略祛寒滞,愈之极易。
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无论大人小儿,凡系脾虚致痢,别无实热等证者,先宜佐关煎温其脾气,如或稍深而病及肝肾者,即宜胃关煎为最妙之治,勿以新病畏而弗用也。或五德丸、四神丸之类,俱可间用。
病痢,凡脾肾俱虚而危剧可畏者,只宜以胃关煎为最,温胃饮次之,或相机间用亦可。或兼用四维散、九气丹、复阳丹,庶可保全也。
痢疾呕恶,兀兀欲吐,或闻食气即见恶心者,此胃气虚寒不能容受而然,必宜温补安胃,用五君子煎,或六味异功煎、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呕甚者,宜六味回阳饮之属主之。若阴中火虚,气不归原而呕者,宜胃关煎、理阴煎主之。若胃火上冲而致呕吐者,则必有烦热胀满等证,乃可用清凉降火等药,宜大厘清饮、益元散之类主之。
湿热邪盛,而烦热喜冷,脉实腹满,或下痢纯红鲜血者,宜清流饮、黄芩芍药汤,或用香连丸,或用河间芍药汤。热甚者,宜大厘清饮,或茵陈饮。此等药,若数剂不效,便当思顾脾肾矣。
痢有发热者,似乎属火,宜从凉治。然实热之证,反未必发热,惟痢伤精血,阴虚水亏者,则最多为热为躁也。如或虚中有火,脉见有力者,宜加减一阴煎,或保阴煎主之。
若脉本无力,全属虚火,则不可治火,单宜壮水补阴,如三阴煎及六味、八味等丸。若阴盛格阳而为外热者,必宜胃关煎及右归饮之属主之。
痢疾初作,气禀尚强,或因纵肆口腹,食饮停滞,凡有实邪胀痛坚满等证,而形气脉气俱实者,可先去其积,积去其痢自止。宜承气汤,或神佑丸、百顺丸主之,或用赤金豆以微利之,此通因通用,痛随痢减之法也。但此等证候,必须确审然后用之,若以脾肾虚寒致痢,而妄用此药及寒凉克伐等剂,再败元阳者,多致不可解救,最当慎也。
禁口不食,乃痢疾最危之候,而自古未有明辩。观丹溪云∶禁口痢,胃口热甚故也,用黄连、人参煎汁,终日呷之,如吐再吃,但得一呷下咽便好,人不知此,多用温药甘味,此以火济火,以滞益滞也。亦有误服热毒之药犯胃者,当推明而祛其毒。此丹溪之说也。
而不知禁口之辩,其义最微,岂皆胃口热甚而总以黄连可治乎?盖噤口者,以食不得入,虽亦有实热证,而惟脾胃虚寒者居多。若因食积胃中而噤口者,其胸腹必有胀满,或见硬痛,此当行滞去积,积滞去而食自入,如青、陈、楂、朴之属是也。有因火郁胃中而噤口者,其脏腑必多炽热,或脉见洪数,此当泻火去热,邪热去而食自入,如芩、连、栀、柏之属是也。凡此者,皆以邪蓄于中,乃噤口之实证也。
然实证无几,而近之病者,每察其胃口,则多无胀满等证,或察其大邪,则亦非实热等证,但见其有出无入,而胃口日穷,精神日败。盖其既无胀满,本非积也,又无真热,本非火也,无积无火而食不能入,其故何也?以脏气不能容受也。不能容受,其故有二∶盖一由脾气之弱,故或为呕恶,或为吞酸,或恶闻食气而泛泛不宁,或饥不能食而枵枵待困,此以中焦不运,故食不能入,责在脾也。一由肾气之弱,故命门不能暖,则大肠不能固,小肠不能化,则胃气不能行,此以下焦失守而化源无主,责在肾也。欲健中焦,非人参、白术、干姜、甘草之属不可;欲实下焦,非熟地、附子、吴茱萸、肉桂之属不可。脾肾强而食自入,其理甚明,其应如响,余之活人于此者,不胜纪矣。如丹溪之用黄连,及以火济火,以滞益滞之说,乃悉以实火为言,特一曲之见耳。局人意智,绝人生几,此其关系非小,不得信以为然。
久痢阳虚,或因攻击、寒凉太过,致竭脾肾元神而滑脱不止者,本源已败,虽峻用温补诸药,亦必不能奏效矣。宜速灸百会、气海、天枢、神阙等穴以回其阳,庶或有可望生者。
述古(共八条)
仲景曰∶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下痢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褚氏遗书》曰∶阴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
东垣曰∶饮食有伤,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清华之气反从下降,是为飧泄,久则太阴传少阴而为肠 。里急后重,脓血相杂,数至圊而不能即便者,专用补中益气汤为主,使升降之道行,其痢不治自消矣。里急者,腹中不宽快也,亦有虚坐而大便不行者,皆血虚也,血虚则里急后重。
薛立斋曰∶若白痢久,胃弱气虚,数至圊而不能便,或少有白脓者,乃土不生金,肺与大肠气伤而下坠也。当用补中益气汤举其阳气,则阴自降而二便自愈。若饮食不入,发热作渴,势甚危急,用十全大补汤。如不应,送二神丸。若红痢久,胃弱血虚,脾经血热下注而不愈者,用四物加白术、茯苓。若脾经气虚,不能统血而不愈者,用四君加川芎、当归。若中气下陷,不能摄血而不愈者,用补中益气汤。
凡呕吐,食不得下,其或脾胃素有实热,或过食辛辣浓味而暴患者,宜开胃行滞。若胃气虚,隔呕吐者,宜六君加生姜。凡痢,腹痛后重,怕手按腹,或脉洪实者,为积滞闭结,宜疏通之。若腹痛后重,喜手按腹,或脉微细,为阳气虚寒,宜六君、干姜温补脾气。
凡气血虚而作痢,若脾虚血弱者,宜四君子汤。胃虚血弱者,补中益气汤。久病气血俱虚者,八珍汤。若脾气虚寒下陷,补中益气汤加粟壳、姜、桂,如不应,急用附子。若气血虚弱,宜十全大补汤加附子、粟壳。若命门火衰,宜八味丸以补母气。若腹痛作渴,饮汤,手按之而痛稍止者,俱宜温补脾胃。
徐东皋曰∶凡痢疾之治,须审病者气体浓薄,曾无通泻及用攻积苦寒之药,脉之有力无力,及正气邪气有余不足,对证施治,未有弗效。今医治痢,多峻用下剂及苦寒太过,鲜有不致误者,况年高与体弱之人,遂致元气虚陷,反不能支。胃气既虚,其痢益甚,有阳虚陷入阴中,则脱血阵阵而下者,医尚谓血痢不已,仍用苦寒,渐至脉绝,四肢厥冷而死者,曷可胜纪。且今人之患痢者,多有脾胃先虚而后积滞,通滞之剂宜酌用也,稍或过之,遂致虚脱,盖有由焉。
附按(共三条)
王海藏治杨师三朝三大醉,至醒,发大渴,饮冷水冰茶各三杯,遂病,便血约一盆。先用吴茱萸丸,又用平胃五苓各半散,三大服血止。后复为白痢,又与神应丸,四服白痢乃止。或曰∶何不用黄连之类以解毒,而反用温热之剂?予曰∶若用寒凉,其疾必大变,盖寒毒内伤,复用寒凉,非其治也。况血为寒所凝,浸入大肠而下,得温乃行,所以用温热其血自止。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此之谓也。胃既得温,其血不凝而自行,各守其乡也。观此治法,可见治血痢者,岂可偏执为热乎?又海藏曰∶暑月久血痢,不可用黄连,阴在内也。
《夷坚甲志》云∶昔虞丞相自渠川被召,途中冒暑,得泄痢连月,萝壁间有韵语云∶暑毒在脾,温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独炼雄黄,蒸饼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乐。别作治疗,医家大错。如方制药,其疾随愈。按∶此说颇奇,虽未及用,姑亦录之,以存其法。
《唐太宗实录》云∶贞观中,上病气痢,久未痊,服众医药不应,因下诏访问,时金吾长张宝藏曾困此疾,即具疏以乳煎荜茇方。上服之,立效,宣下宰臣与五品官,魏征难之,逾六月不拟。上疾复发,复进之又平。因问左右曰∶进方人有功,未见除授,何也?征惧曰∶未知文武二吏。上怒曰∶治得宰相,不妨授三品,我岂不及汝耶?即命与三品文官,授鸿胪寺卿。其方用牛乳半斤,荜茇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
痢疾论列方
抑扶煎(新热十一) 佐关煎(新热十) 胃关煎(新热九) 五苓散(和一八二) 胃苓汤(和百九十) 温胃饮(新热五) 平胃散(和十七) 四逆汤(热十四) 百顺丸(新攻六) 四君子汤(补一) 五德丸(新热十八) 四神丸(热一五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二神丸(热百五十) 复阳丹(新热二十) 六君子汤(补五) 四维散(新热十二) 九气丹(新热二三) 吴茱萸丸(热百四十) 六味丸(补百二十) 八味丸(补一二一) 大厘清饮(新寒五) 理阴煎(新热三) 右归饮(新补三)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四物汤(补八) 八珍汤(补十九)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三阴煎(新补十一) 保阴煎(新寒一)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桂枝汤(散九)神应丸(未收)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清流饮(新寒六) 茵陈饮(新寒八)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香连丸(寒百十三) 益元散(寒百十二) 河间芍药汤(攻三二) 大承气汤(攻一)神佑丸(攻四八) 黄芩芍药汤(寒百九) 赤金豆(新攻二) 圣术煎(新热二五)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 大防风汤(补九八 痢后风) 十宝汤(补九六 虚寒)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寒气) 戊己丸(和二百二 温热) 黄芩半夏生姜汤(和十六 干呕) 斗门方(和一九九 毒痢脓血)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寒滞) 真人养脏汤(和一九四 调和) 简易八方(和二百) 大黄汤(攻十一 湿热) 木香化滞汤(寒百十 湿热滞) 黄芩汤(寒百五 干呕痢)六神丸(寒百十四 食积热痢) 黄 散(寒百八 热赤痢) 理中汤(热一 中寒) 荜茇丸(热一五六 寒痢) 白术圣散子(热一三六 固肠温胃) 白通汤(热一四五 少阴痢) 桂香丸(热一六二 冷滑不禁) 附子茴香散(热一四八 暖胃和中) 固肠散(固五十 温固)桃花丸(固五六 冷滑久痢) 诃梨勒丸(热一五九 寒滑痢) 固肠丸(固五三 温补固涩)大断下丸(固五四 温涩) 生地黄汤(固五七 热血痢) 涩肠散(因二八六 敷掺) 当归黄汤(补九七 妊娠下痢) 升阳除湿防风汤(和百八十 湿滞)
- 贾序
- 范序
- 查序
- 鲁序
- 全书纪略
- 卷之一入集 传忠录(上)
- 明理(一)
- 阴阳篇(二)
- 六变辩(三)
- 表证篇(四)
- 里证篇(五)
- 虚实篇(六)
- 寒热篇(七)
- 寒热真假篇(八)
- 十问篇(九)
- 论治篇(十)
- 气味篇(十一)
- 卷之二入集 传忠录(中)
- 神气存亡论(十二)
- 君火相火论(十三)
- 先天后天论(十四)
- 标本论(十五)
- 求本论(十六)
- 治形论(十七)
- 脏象别论(十八)
- 天年论(十九)
- 中兴论(又十九)
- 逆数论(二十)
- 反佐论(二十一)
- 升阳散火辩(二十二)
- 夏月伏阴续论(二十三)
- 阳不足再辩(二十四)
- 小儿补肾论(二十五)
- 卷之三道集 传忠录(下)
- 命门余义(二十六,共六条)
- 误谬论(二十七)
- 辩河间(二十八,共九条)
- 辩丹溪(二十九,共九条)
- 论时医(三十,共三十一条)
- 京师水火说(三十一)
- 医非小道记(三十二)
- 病家两要说(三十三,一、忌浮言,二、知真医)
- 保天吟(三十四)
- 卷之四道集 脉神章(上)
- 《内经》脉义
- 卷之五道集 脉神章(中)
- 通一子脉义
- 卷之六道集 脉神章(下)
- 《难经》脉义
- 仲景脉义
- 滑氏脉义
- 附诸家脉义
- 卷之七须集 伤寒典(上)
- 经义(一)
- 伤寒总名(二)
- 初诊伤寒法(三)
- 论脉(四)
- 风寒辩(五)
- 伤寒三证(六)
- 六经证(七)
- 传经辩(八附合病并病义)
- 阳证阴证辩(九)
- 三阳阳明证(十)
- 两感(十一)
- 表里辩(十二)
- 寒热辩(十三)
- 论汗(十四)
- 论吐(十五)
- 论下(十六)
- 看目(十七)
- 舌色辩(十八)
- 饮水(十九)
- 三阳阴证辩(二十)
-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伤寒十劝》之害(二十一)
- 论伤寒古治法(二十二)
- 论古法通变(二十三)
- 麻黄桂枝辩(二十四)
-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二十五)
- 治法(二十六)
- 论虚邪治法(二十七)
- 补中亦能散表(二十八)
- 寒中亦能散表(二十九)
- 伤寒三表法(三十)
- 伤寒无补法辩(三十一)
- 病宜速治(三十二)
- 卷之八须集 伤寒典(下)
- 温病暑病(三十三)
- 发斑(三十四)
- 发黄(三十五)
- 发狂(三十六)
- 风湿(三十七)
- 结胸(三十八)
- 阴厥阳厥(三十九附脏厥蛔厥)
- 谵语郑声(四十)
- 衄血(四十一)
- 蓄血(四十二)
- 热入血室(四十三)
- 胸胁腹满(四十四)
- 呕吐哕证(四十五)
- 劳力感寒(四十六)
- 虚证(四十七)
- 动气(四十八)
- 战汗(四十九)
- 头汗(五十)
- 吐蛔(五十一)
- 腹痛(五十二)
- 下痢(五十三)
- 协热下痢(五十四)
- 小便(五十五)
- 死证(五十六)
- 伤寒逆证赋(五十七)
- 伤寒治例(五十八)
- 温中和中类
- 清理类
- 吐涌类
- 攻下类
- 培补类
- 卷之九从集 杂证谟(内容缺
- 卷之十从集 杂证谟
- 诸风
- 卷之十一从集 杂证谟
- 非风
- 厥逆
- 伤风
- 卷之十二从集 杂证谟
- 风痹
- 汗证
- 痉证
- 卷之十三性集 杂证谟
- 瘟疫
- 卷之十四性集 杂证谟
- 疟疾
- 瘴气
- 卷之十五性集 杂证谟
- 寒热
- 暑证
- 火证
- 卷之十六理集 杂证谟
- 虚损
- 劳倦内伤
- 关格
- 卷之十七理集 杂证谟
- 饮食门
- 脾胃
- 眩运
- 卷之十八理集 杂证谟
- 怔忡惊恐
- 不寐
- 三消干渴
- 卷之十九明集 杂证谟
- 咳嗽
- 喘促
- 呃逆
- 郁证
- 卷之二十明集 杂证谟
- 呕吐
- 霍乱
- 恶心嗳气
- 卷之二十一明集 杂证谟
- 吞酸
- 反胃
- 噎膈
- 嘈杂
- 卷之二十二心集 杂证谟
- 肿胀
- 卷之二十三心集 杂证谟
- 积聚
- 痞满
- 卷之二十四心集 杂证谟
- 泄泻
- 痢疾
- 卷之二十五心集 杂证谟
- 心腹痛
- 胁痛
- 腰痛
- 卷之二十六必集 杂证谟
- 头痛
- 面病
- 口舌
- 卷之二十七必集 杂证谟
- 眼目
- 耳证
- 鼻证
- 卷之二十八必集 杂证谟
- 声喑
- 咽喉
- 齿牙
- 卷之二十九必集 杂证谟
- 遗精
- 淋浊
- 遗溺
- 卷之三十贯集 杂证谟
- 血证
- 卷之三十一贯集 杂证谟
- 痰饮
- 湿证
- 黄疸
- 卷之三十二贯集 杂证谟
- 脚气
- 痿证
- 阳痿
- 卷之三十三贯集 杂证谟
- 疝气
- 脱肛
- 卷之三十四天集 杂证谟
- 癫狂痴呆
- 癃闭
- 秘结
- 诈病
- 疠风
- 卷之三十五天集 杂证谟
- 诸虫
- 诸毒(附虫毒)
- 卷之三十六天集 杂证谟
- 诸气-经义
- 天地气(一)
- 阴阳气(二)
- 时气(三)
- 运气(四)
- 经气脏气(五)
- 脉气(六)
- 形气(七)
- 血气(八)
- 营卫气(九)
- 谷气(十)
- 气味(十一)
- 酒气(十二)
- 邪气(十三)
- 病气(十四)
- 治气(十五)
- 总论气理(十六)
- 论调气(十七)
- 述古(十八、共二条)
- 卷之三十七天集 杂证谟
- 死生-经义
- 寿夭(一)
- 神气死证(二)
- 阴阳死证(三)
- 脉色死证(四)
- 病传死期(五)
- 岁时死证(六)
- 诸经死证(七)
- 诸病死证(八)
- 伤寒死证(九)
- 误治死证(十)
- 痈疽死证(十一)
- 绝谷死证(十二)
- 乳子死证(十三)
- 述古(十四)
- 卷之三十八人集 妇人规(上)总论类
- 妇人九证(一)
- 论难易(二)
- 卷之三十八人集 妇人规(上)经脉类
- 经脉之本(三)
- 经脉诸脏病因(四)
- 经不调(五)
- 血热经早(六)
- 血热经迟(七)
- 血寒经迟(八)
- 血虚经乱(九)
- 肾虚经乱(十)
- 经期腹痛(十一)
- 崩淋经漏不止(十二)
- 杀血心痛(十三)
- 热入血室(十四)
- 辩血色(十五)
- 血枯经闭(十六)
- 经脉类论列总方(十七)
- 卷之三十八人集 妇人规(上)胎孕类
- 胎脉(十八)
- 胎候(十九)
- 安胎(二十)
- 恶阻(二一)
- 胎气上逼(二二)
- 胎漏(二三)
- 妊娠卒然下血(二四)
- 胎动欲堕(二五)
- 数堕胎(二六)
- 胎不长(二七)
- 鬼胎(二八)
- 妊娠药禁(二九)
- 妊娠寡欲(三十)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产育类
- 滑胎(三十二)
- 催生(三三)
- 稳婆(三四)
- 产要(三五)
- 六逆产(三六)
- 胞破产难(三七)
- 胞衣不出(三八)
- 气脱血晕(三九)
- 儿初生(初诞法详小儿门,四十)
- 子死腹中(四一)
- 产门不开不闭子宫不收(四二)
- 小产(四三)
- 下胎断产(四四)
- 产育类论列总方(四五)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产后类
- 论产后当大补气血(四六)
- 论产后三禁(四七)
- 产后腹痛(四八)
- 产后发热(四九)
- 产后乍寒乍热(五十)
- 蓐劳(五一)
- 产后喘促(五二)
- 产后恶露不止(五三)
- 产后发痉(五四)
- 产后大便秘涩(五五)
- 产后杂证方(五六)
- 产后类论列总方(五七)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带浊遗淋类
- 带下(五八)
- 白浊遗淋(五九)
- 妇人梦与鬼交(六十)
- 带浊类论列总方(六一)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乳病类
- 乳少(六二)
- 乳出(六三)
- 吹乳妒乳(六四)
- 乳痈乳岩(六五)
- 乳病论列总方(六六)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子嗣类
- 宜麟策(总论,共十二段,六七)
- 盈虚吟(六八)
- 辩古(六九)
- 述古(七十)
- 子嗣类论列总方(七一)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瘕类
- 论证(七二)
- 血症(七三)
- 食?(七四)
- 气瘕(七五)
- 瘕类论列总方(七六)
- 卷之三十九人集 妇人规(下)前阴类
- 阴挺(七七)
- 阴肿(七八)
- 阴疮(七九)
- 阴痒(八十)
- 阴冷(八一)
- 交接出血而痛(八二)
- 前阴类论列总方(八三)
- 卷之四十谟集 小儿则(上)
- 总论(一)
- 初诞法(二)
- 总护养法(三)
- 初生儿看病法(四)
- 看小儿寿夭法(五)
- 脉法(六)
- 声音(七)
- 颜色(八)
- 药饵之误(九)
- 小儿诊治大法(十)
- 撮口脐风(十一)
- 惊风(十二)
- 论惊风证治(十三)
- 急惊风(十四)
- 慢惊风(十五)
- 大惊卒恐(十六)
- 惊啼(十七)
- 发搐(十八)
- 夜啼(十九)
- 发热(二十)
- 外感发热治法(二十一)
- 外感发热弗药可愈(二十二)
- 诸热辩证(二十三)
- 内热证(二十四)
- 小儿上论列方(二十五)
- 卷之四十一谟集 小儿则(下)
- 吐泻(二十六)
- 霍乱吐泻(二十七)
- 论泻痢粪尿色(二十八)
- 吐乳(二十九)
- 五疳证(三十)
- 盗汗(三十一)
- 腹胀腹痛(三十二)
- 痞块(三十三)
- 癫痫(三十四)
- 溺白(三十五)
- 变蒸(三十六)
- 小儿下论列方(三十七)
- 卷之四十二谟集 痘疹诠
- 麻疹
- 卷之四十三烈集 痘疹诠痘疮(上)
- 总论(一)
- 初辩痘证(二)
- 论脉(三)
- 形色情性(四)
- 日期(五)
- 五脏证(六)
- 分气血(七)
- 辩虚质寒热(八)
- 部位吉凶(九)
- 痘形痘色吉凶(十)
- 吉证(十一)
- 凶证(十二)
- 怪痘形证(十三)
- 死证日数歌(十四)
- 发热三朝辩吉凶(十五)
- 报痘三朝辩吉凶(十六)
- 起发三朝辩吉凶(十七)
- 灌脓三朝辩吉凶(十八)
- 结靥三朝辩吉凶(十九)
- 落痂后辩吉凶(二十)
- 痘疮上论列方(二十一)
- 卷之四十四烈集 痘疹诠痘疮(中)
- 总论治法(二十二共十九条)
- 热证论治(二十三共十一条)
- 发热三朝治款(二十四)
- 报痘三朝治款(二十五)
- 起发三朝治款(二十六)
- 灌脓三朝治款(二十七)
- 结靥三朝治款(二十八)
- 靥后落痂治款(二十九)
- 痘后余毒发热(三十)
- 禁忌(三十一)
- 出不快(三十二)
- 陷伏(三十三)
- 痒抓破(三十四)
- 作痛(三十五)
- 头面肿(三十六)
- 痘疔黑陷(三十七)
- 饮食(三十八)
- 咽喉口齿(三十九)
- 痘疮中论列方(四十)
- 卷之四十五烈集 痘疹诠痘疮(下)
- 总论吐泻(四十一)
- 呕吐(四十二)
- 泄泻(四十三)
- 寒战切牙(四十四)
- 烦躁(四十五)
- 喘急(四十六)
- 声音(四十七)
- 惊搐(四十八)
- 昏睡(四十九)
- 腰痛(五十)
- 腹痛(五十一)
- 腹胀(五十二)
- 厥逆(五十三)
- 发渴(五十四)
- 失血(五十五)
- 发泡(五十六)
- 溃烂(五十七)
- 多汗(五十八)
- 夹疹(五十九)
- 夹斑(六十)
- 昼夜啼哭(六十一)
- 大小便闭(六十二)
- 目证(六十三)
- 痘痈痘毒(六十四)
- 疳蚀疮(六十五)
- 痘药正品(六十六)
- 痘家药忌(六十七)
- 痘疮下论列方(六十八)
- 卷之四十六圣集 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 经义(一)
- 脉候(二)
- 论证(三)
- 善恶顺逆(四)
- 虚实(五)
- 浅深辩(六)
- 总论治法(七)
- 败毒(八)
- 托里(九)
- 论汗下(十)
- 论灸法(十一)
- 脓针辩(十二)
- 论针法(十三)
- 用针勿忌神(十四)
- 围药(十五)
- 腐肉(十六)
- 舍时从证(十七)
- 阳气脱陷(十八)
- 温补按则(十九)
- 定痛(二十)
- 生肌收口(附成漏证二十一)
- 用香散药(二十二)
- 槐花酒(二十三)
- 忍冬酒(二十四)
- 肿疡(二十五)
- 肿疡不足(二十六)
- 溃疡(二十七)
- 溃疡有余(二十八)
- 溃疡作痛(二十九)
- 溃疡发热(附恶寒三十)
- 发热烦躁(三十一)
- 作呕(三十二)
- 作渴(三十三)
- 泻痢(三十四)
- 大便秘结(三十五)
- 小便淋涩不利(三十六)
- 发痉(三十七)
- 无寐(三十八)
- 疮疡出血(三十九)
- 戒忌调护(四十)
- 阴阳证变(四十一)
- 论列方(外科上)
- 卷之四十七贤集 外科钤(下)外科钤(下)
- 发背(四十二)
- 脑疽(四十三)
- 耳疮(四十四)
- 鬓疽(四十五)
- 腮(四十六)
- 瘰(四十七)
- 疔疮(四十八)
- 时毒(四十九)
- 肺痈肺痿(五十)
- 乳痈乳岩(五十一,妇人门亦有乳证当互察之)
- 胃脘痈(五十二)
- 腹痈(五十三)
- 肠痈(五十四)
- 附骨疽(五十五)
- 臀痈(五十六)
- 流注(五十七)
- 鹤膝风(五十八)
- 多骨疽(五十九)
- 下疳疮(六十)
- 便毒(六十一)
- 杨梅疮(六十二)
- 囊痈(六十三)
- 悬痈(六十四)
- 脱疽(六十五)
- 脚发(六十六)
- 足跟疮(六十七)
- 肾藏风疮(六十八)
- ?疮(六十九)
- 天泡疮(七十)
- 赤白游风(七十一)
- 翻花疮(七十二)
- 痔漏(七十三,附脏毒下血按)
- 跌打损伤(七十四)
- 杖疮(七十五)
- 破伤风(七十六)
- 类破伤风(七十七)
- 斑疹丹毒(七十八)
- 瘤赘(七十九)
- 疣(八十)
- 论列方(外科下)
- 卷之四十八大集 本草正(上)
- 山草部
- 隰草部
- 芳草部
- 蔓草部
- 毒草部
- 卷之四十九大集 本草正(下)
- 水石草部
- 竹木部
- 谷部
- 果部
- 菜部
- 金石部
- 禽兽部
- 虫鱼部
- 人部
- 卷之五十德集 新方八阵
- 新方八略引
- 一、补略
- 二、和略
- 三、攻略
- 四、散略
- 五、寒略
- 六、热略
- 七、固略
- 八、因略
- 卷之五十一德集 新方八阵
- 补阵
- 和阵
- 攻阵
- 散阵
- 寒阵
- 热阵
- 固阵
- 因阵
- 卷之五十二图集 古方八阵
- 以下总列共一十三卷
- 古方总目(附古方条序)
- 卷之五十三图集 古方八阵
- 补阵
- 卷之五十四书集 古方八阵
- 和阵
- 卷之五十五宇集 古方八阵
- 攻阵
- 卷之五十六宇集 古方八阵
- 散阵
- 卷之五十七宇集 古方八阵
- 寒阵
- 卷之五十八宙集 古方八阵
- 热阵
- 卷之五十九宙集 古方八阵
- 固阵
- 卷之六十宙集 古方八阵因阵
- 眼目方
- 耳病方
- 面鼻方
- 口舌方
- 齿牙方
- 咽喉方
- 诸毒方
- 虫毒方
- 杂方
- 卷之六十一长集 妇人规古方
- 妇人
- 通用方
- 卷之六十二长集 小儿则古方
- 小儿
- 通用方
- 卷之六十三长集 痘疹诠古方
- 痘疹
- 麻疹方
- 通用方
- 卷之六十四春集 外科钤古方
- 外科
- 通用方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