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气脏气(五)

《景岳全书》 张介宾 1.49千字

《天元纪大论》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本藏篇》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者也。

《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

《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臭腐。

《天年篇》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班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虚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脉度篇》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五藏生成篇》曰∶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海论》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膻中为气之海,脑为髓之海。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和,不知调者害。

《五味篇》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详眼目门)《卫气篇》曰∶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

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 。气在腹者,止之背 ,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动输篇》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脉宗气也。(详脾胃门)《邪客篇》帝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曰∶以候五脏。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流于两髀;肾有邪,其气流于两 。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经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病挛也。

《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详脾胃门)《五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能实也。

《平人绝谷篇》曰∶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实更虚。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

《邪气脏腑病形篇》帝曰∶天寒地冰,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详面病门)《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宫,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忧恚无言篇》帝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详声喑门)

目录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