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汗吐下三法,而汗居其首者,以邪之中人,非汗莫解也。吐虽有散意,尚待汗以成厥功。
下之有急时,因难汗而始用。此是不论伤寒、瘟疫,而汗之之功,为甚巨矣。瘟疫虽不宜强发其汗,但有时伏邪中溃,欲作汗解,或其人秉赋充盛,阳气冲激,不能顿开者,得取汗之方以接济之,则汗易出,而邪易散矣。兹谨择和平无碍数方以备用。倘瘟疫之轻者,初觉即取而试之,又安知不一汗而解乎。
姜梨饮 治久汗不出。
大梨一个 生姜一块同捣汁入童便一盅,重汤顿服。
取汗方 用新青布一块,冷水或黄连水浸过,略挤干,置胸上良久,布热即易之,须臾,当汗出,或作战汗而解。夏月极热用此法,他时斟酌用之。凡瘟症,热在上中焦皆可用之,清热解毒,邪解而汗出,非能发汗也。
又取汗方苍术 羌活 白矾等分,生姜汁为丸,弹子大。每用一丸,男左女右,紧攥,对前阴处。再吃葱汤取汗。
点眼取汗方冰片(一分) 枯矾(一钱) 粉草(钱半)
共为细末,蘸无根水点眼角,先饮百沸水一二碗,点后,两手紧搬两肩,屈膝片时即汗。
二三次,汗透即愈。
塞鼻手握出汗方 谵语,循衣摸床,形如醉人,且如猴像,呃逆目赤。俗云猴症,实阳毒也。
麝香 黄连 朱砂(各三分) 斑蝥(一分)
共为细末,枣肉为丸。银朱三分为衣,作两丸,用绢包,一塞鼻内,男左女右。一握手中,出汗即愈。
松峰按∶此即俗云猴药也。然此名不见经传,细参其方,亦未可浓非,故亦能取效。麝香以开窍,黄连以清热,朱砂以逐邪,用斑蝥之毒以攻疫毒,枣以和营卫,银朱以发散,颇有至理存焉。
葱头粳米粥 治时瘟取汗。
白粳米(一碗) 葱头(连须二十根)
加水煮粥,煮一滚,滚服取汗。(曾出汗者不用。)
洋糖百解饮 治瘟疫并伤寒。
白糖(五钱)
阴症,葱汤下。阳症,百沸汤下。暑症并中热、中 ,( ,暑热也。太阳中热为 ,其症汗出恶寒,身热而作渴。)新汲水下。虚症,米汤下。实症,陈皮汤下。伤食,山楂汤下。结胸,淡盐汤下。蛔厥,乌梅花椒汤下。紧沙腹痛,新汲水下。血崩,锅脐煤汤下。
掌中金 治伤寒、瘟疫,不论阴阳,已传经与未传经。
苍术 姜(瘟病用生者,伤寒用干者。) 白矾(飞) 银朱(原方无此。添加入。)
等分为末。先饮热绿豆浓汤,次将药末五分(五分可疑。)男左女右,摊手心内,搦紧,夹腿腕侧卧,盖被取汗。
瘟疫初觉,葱白数根生捣,能饮者用黄酒,不饮者滚水冲服。
丹矾取汗方 治瘟疫。
黄丹 胡椒 白矾(各一两) 马蜂窝(五钱)
为末。葱捣成膏,手捏,男左女右,对小便处,取汗效。
桃枝浴法 治瘟疫初感,发热恶寒、无汗者。取东南桃枝煎汤,趁热浴之。
发汗散 治一切瘟疫伤寒。
雄黄(四分) 辰砂(二钱) 火硝(四分) 麝香(一分) 金箔(五张)
共研极细末,收瓷瓶内,无令出气。遇时疫,男左女右点大眼角,盖被即出汗。
普救五瘟丹 专点伤寒、瘟疫。用水蘸药点两眼角一次,不汗再点,必汗出。
冰片(六分) 牛黄(一钱) 麻黄(二钱四厘) 琥珀(一钱五厘) 生甘草(三钱五分)
共为细末,瓷瓶收贮。
又发汗方 瘟疫始得一二日,头痛,壮热,脉盛。朱砂(一钱)
水三盅,煎一盅,去砂饮之,盖被取汗。忌生血物。
又方 朱砂末,酒调遍身涂之,向火坐,得汗即愈。
又方 头痛、壮热、脉盛,干艾叶水煎服。
又方 生牛蒡根汁,空腹服讫,取桑叶一把,炙,水煎服。无叶用枝。
又方 头痛壮热,生葛根汁一盅,豉三钱,水一盅,共煎一盅服。如心烦热,加栀子一二钱。
又方 头痛、烦热,皂角烧、研,新汲水一盅,姜汁、蜜各少许,共和皂角末二钱服。先以热水浴淋,次服药取汗。
止汗法 瘟病如大汗不止,将发入水盆中,足露于外,宜少盖。用炒麸、糯米粉,龙骨、牡蛎 ,共为细末。和匀,周身扑之,汗自止,免致亡阳之患。
疗瘟神应丹 (发瘟汗最速。)
壮年人身汗泥,丸绿豆大七粒,姜一片,黄蒿心七个,水一碗煎送。(一说男病用女,女病用男。一说纯用男人。存参。)
- 序
- 叙
- 自序
- 卷之一·述古
- 卷之二·论治
- 瘟疫名义论
- 疫病有三种论
- 用党参宜求真者论
- 治瘟疫慎用古方大寒剂论
- 用大黄石膏芒硝论
- 立方用药论
- 疫症繁多论
- 治疫症最宜变通论
- 抄复论
- 仅读伤寒书不足以治瘟疫不读伤寒书亦不足以治瘟疫论
- 读伤寒书当先观阳症论
- 舍病治因论
- 瘟疫统治八法
- 解毒
- 针刮
- 涌吐
- 熨
- 熨法
- 助汗
- 除秽
- 宜忌
- 符咒
- 善后
- 瘟疫六经治法
- 太阳经
- 阳明经
- 少阳经
- 太阴经
- 少阴经
- 厥阴经
- 瘟症杂症治略
- 衄血
- 吐血
- 蓄血
- 斑疹
- 发黄
- 斑黄并发
- 善怒
- 狂
- 循衣摸床
- 谵语语
- 二便不通
- 休息泻
- 下利
- 头汗
- 盗汗
- 自汗
- 无声
- 囊缩
- 结胸
- 呃逆
- 摇头
- 螈
- 渴
- 腹痛
- 短气
- 瘟疫兼暑
- 瘟疫兼湿
- 瘟疫兼痢
- 瘟疟
- 妊娠瘟疫
- 小儿瘟疫
- 瘟疫杂症简方
- 鼻衄
- 齿衄
- 吐血
- 蓄血
- 发斑
- 发黄
- 狂
- 结胸
- 呃逆
- 痢
- 烦躁
- 浮肿
- 咽痛
- 哕
- 腹胀
- 心悸脉结代
- 已汗不解
- 热病生下部有疮
- 天时热毒攻手足肿痛欲断
- 热病余毒
- 诸复
- 瘟疟痰甚但热不寒
- 目暗
- 瘟症挟惊
- 热病口疮成
- 热瘴昏迷烦闷饮水不止
- 妊娠时疾赤斑变黑尿血
- 热病胎死及下胎衣
- 寒疫
- 瘟疫应用药
- 发表
- 攻里
- 寒凉
- 利水
- 理气
- 理血
- 化痰
- 逐邪
- 消导
- 温补
- 卷之三·杂疫
- 葡萄疫
- 捻颈瘟
- 虾蟆瘟
- 大头瘟
- 瓜瓤瘟
- 杨梅瘟
- 疙瘩瘟
- 软脚瘟
- 绞肠瘟
- 鸬瘟
- 龙须瘟
- 芋头瘟
- 蟹子瘟
- 版肠瘟
- 胁痛瘟
- 刺蝥瘟痧
- 地葡瘟痧
- 手足麻瘟
- 扣颈瘟
- 野狼掐翻
- 蚰蜒翻
- 椅子翻
- 扁担翻
- 王瓜翻
- 白眼翻
- 绕脐翻
- 疙瘩翻
- 麻雀挣
- 鸦子挣
- 乌沙挣
- 黄鹰挣
- 羊毛挣
- 鹁鸽挣
- 乌鸦挣
- 兔儿挣
- 长蛇挣
- 缠丝挣
- 哑叭挣
- 母猪挣
- 老鼠挣
- 虾蟆挣
- 海青挣
- 眠羊挣
- 野雀挣
- 狐狸挣
- 猿猴挣
- 莽牛挣
- 鹰嘴挣
- 赤膈类伤寒
- 黄耳类伤寒
- 解类伤寒
- 痧病类伤寒
- 喉管伤寒
- 油痧瘴
- 乌痧瘴
- 哑瘴
- 锁喉黄
- HT脖子猴HT
- 谷眼
- 天行虏疮
- 疫厥
- 羊毛疔
- 缠喉风
- 赤瞎
- 神鬼箭打
- 雾气
- 化金疫
- 抱心疔
- 瘟痧
- 宜识痧筋
- 放痧十则
- 放痧法
- 刮痧法
- 新定刮痧法
- 治痧三法
- 治痧分经络症候
- 用药大法
- 痧前禁忌
- 痧后禁忌
- 扑鹅痧
- 青筋
- 痰疫
- 卷之四·辨疑
- 辨温病阴暑
- 辨夏凉冬暖不足致疾
- 辨吴又可偏用大黄
- 辨用老君神明散东坡圣散子
- 辨赔赈散等方
- 辨张景岳言瘟疫
- 辨呕吐哕呃逆咳逆噫气
- 辨五疫治法
- 辨吴又可疫有九传治法中先里后表
- 辨瘟邪止在三阳经
- 辨内伤寒认作瘟疫
- 内伤寒发斑
- 内伤寒发黄
- 辨汗无太早下无太晚
- 辨郑声
- 辨褚氏春瘟夏疫
- 卷之五·诸方
- 避瘟方
- 除瘟方
- 卷之六·运气
- 五运详注
- 天干阴阳配合化为五运
- 六气详注
- 阴阳配合五行运化五方位
- 阴阳刚柔对冲化为六气
- 六气分主客
- 司天在泉左右间气
- 司天在泉解
- 五运天时民病
- 六气天时民病
- 子午之岁
- 丑未之岁
- 寅申之岁
- 卯酉之岁
- 辰戌之岁
- 巳亥之岁
- 五运五郁天时民病详解
- 土郁之发
- 金郁之发
- 水郁之发
- 木郁之发
- 火郁之发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