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云∶五疳出虫,五脏疳也,其余曰蛔疳,曰脊疳,曰脑疳,曰干疳,曰疳渴,曰疳泻,曰疳痢,曰疳肿胀,曰疳劳,曰无辜疳,曰丁奚,曰哺露,其状非一,不可不撮其要而条折之。五疳出虫者、疳伤之源,虽起于哺乳不调,然脏腑停积已久,莫不化而为虫,其虫或如丝发、或如马尾,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或亦者可治,青黑者难疗也。蛔疳者、失乳饭早,食肉太早,或伤胃停蓄,甜腻化为蛔虫,皱眉多啼,呕吐清沫,腹中作痛,肚胀青筋,唇口紫黑,摇头齿痒是也。脊疳者、虫食脊膂,身热羸黄,积中生热,烦渴下利,拍背如鼓鸣,脊骨如锯齿,或十指皆疮,频啮爪甲是也。脑疳者、胎中素有风热,生下乳哺越常,头皮光急,满头饼疮,脑热如火,发结如穗,遍身多汗,腮肿囟高也。
干疳者、瘦悴少血,舌干,其病在心;目不转睛,干啼少泪,其病在肝;身热尿干,手足清冷,其病在肾;声焦皮燥,大便干结,其病在肺;搭口痴眠,胸脘干渴,其病在脾;总为五疳也。疳渴者、脏中素有疳气,加之乳母恣食五辛酒面炙爆。使儿心肺壅热,日则烦渴饮水,乳食不进,夜则渴止是也。疳泻者、毛焦唇白,额上青纹,肚胀肠鸣,泄下糟粕是也。疳痢者,挟受风寒暑湿、或冷热不调,或停积宿滞,水谷不聚,须下恶物是也。疳肿胀者、虚中有积,其毒瓦斯交并,故令腹肚肿胀,由是脾复受湿,故令头面脚手虚浮是也。疳劳者、潮热往来,五心烦热,手足心及胸前热而发疮,盗汗骨蒸,嗽喘枯悴是也;或渴而复泻,饮水恶寒,肚硬如石,面色如银,断不可治。无辜疳者、脑后项边有核如弹丸,按之转动,软而不疼,其间有虫如米粉,不速破之,则虫随热气流散,淫食脏腑,以致肢体痈疮,便利浓血,壮热羸瘦,头骨高露是也,针刺破,用膏药贴;或浣濯儿衣,露于檐下,为雌鸟落羽所污,儿着此衣,虫入皮毛,亦致无辜之疾,儿衣已晒,须微火烘之。其若手足极细,顶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突,号哭胸陷,或生谷症,是为丁奚。虚热往来,头骨分开,翻胃吐虫,烦渴呕哕,是为哺露。丁奚哺露皆因脾胃大虚,不能消化水谷,以致精神减损,无以荣其血气,故肌肉销烁,肾气不足,复为风冷所伤,使形骨枯露。亦有胎中受毒,脏腑血少致之,此皆无辜疳伤。数种之疾,病而至此,不几殆哉。宜服肥儿丸、大芦荟丸、五疳丸、胡黄连丸、至圣丸、茯神丸、天麻丸、地黄丸、十全丹、香蔻丸、褐丸子、消食丸、鳖甲丸、下虫丸、集圣丸、黄鸡煎丸等药,及早治之,方为全美。又有疳伤久痢,肠胃受湿,得之状如狐惑、伤寒齿蚀之症,或以走马命名,盖齿属肾,肾虚才受热邪,疳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初作口气,名曰臭息;次第齿黑,盛则龈烂热血迸出,曰宣露;甚者齿皆脱落。治之之法,用铜绿生蜘蛛细研,入麝少许,合和擦齿,如无蜘蛛,用其壳亦可。
肥儿丸 大芦荟丸 五疳丸 胡黄连丸 集圣丸 天麻丸 地黄丸 以上俱见第七十九问。
茯神丸 见第七十九问茯苓丸。
十全丹 治丁奚、哺露。
青皮 陈皮 川芎 五灵脂 莪术 白豆蔻 槟榔 芦荟(各半两) 使君子(焙) 虾蟆灰 木香(各三钱)
上为末,猪胆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有热薄荷汤下。
汤氏十全丹 治丁奚、哺露。夫哺露者、因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致令脾胃虚弱,渐不能食,血气减损,肌肉不荣,而柴骨羸露,其脏腑之气不宣,则汲汲苦热,谓之哺露也。宜服麝香进食丸。
槟榔 枳壳(汤浸、去瓤、麸炒用) 青皮(去瓤) 陈皮 三棱(煨) 莪术(煨) 砂仁(炒、各半两) 丁香(二钱五分) 木香(二钱) 香附(一两炒)
上为末,神曲糊丸,黍米大,空心食前下一百丸。
香蔻丸 见第七十九问。
褐丸子 见第四十五问。
消食丸 见第五十九问及第六十问。
鳖甲丸 治小儿无辜疳,腹中毒瓦斯,四肢瘦弱宜服。
鳖甲(醋涂炙、令黄、去裙 ) 黄连 枳壳 夜明沙(微炒、各一两) 诃藜勒(二枚、一生一熟) 麝香(一字) 蝎虎(一枚、雄者、微炙)
上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蒸鸡丸 治小儿疳劳,骨蒸潮热,盗汗瘦弱,腹急面黄,食不生肌肉,日夜啼,多渴少食。
黄连(二两) 鹤虱 芜荑(各半两) 银柴胡 大秦艽 知母 丹参 使君子(去壳、各一两)
上为末,黄雄鸡一只,约斤余,笼之,专以火麻子饲之,至五日后,去毛令净,于背上开孔,去肠肚净拭干,令前药入鸡腹内,以线缝之,取小甑,先以黑豆铺甑底,浓三寸,安鸡在甑中,四旁将黑豆围裹,上以黑豆盖之,自日出蒸至晚,候温冷,取鸡净肉,研和得所,如硬入酒面糊,同药末为丸如小豆大。二岁二十丸,以意加减,米汤下,无时。
如十五岁、以温酒送下,忌食猪肉、黄雌鸡肉。
下虫丸 见第七十九问。
加味经验黄鸡煎丸
柴胡 知母 秦艽(洗净) 川楝肉(炒) 宣黄连(各一两) 胡黄连 芦荟 鹤虱 芜荑 槟榔 丹参 川芎神曲(炒) 麦 (炒) 青皮 五灵脂(各半两) 使君子(一两半) 水银粉(一钱) 麻子(五两) 黑豆(五升)
上根据前修合。
梅肉丸 治小儿诸疳烦渴饮水不休。
龙胆草 淀粉 乌梅肉(炒) 黄连(炒,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温水送下。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卷之一
- 初诞第一问
- 护养法第二问
- 噤风撮口脐风第三问
- 脉法第四问(无方)
- 变蒸第五问
- 五脏所主第六问(无方)
- 五脏病证第七问(无方)
- 肝脏第八问
- 心脏第九问
- 脾脏第十问
- 卷之二
- 肺脏第十一问
- 肾脏第十二问
- 面上证气色总见第十三问(无方)
- 发搐第十四问
- 急惊第十五问
- 慢惊第十六问
- 脾风第十七问
- 急慢脾风下痰轻重第十八问
- 惊痫第十九问
- 惊风第二十问
- 卷之三
- 天钓内钓第二十一问
- 盘肠气第二十二问
- 胎惊风第二十三问
- 胎风遍身软第二十四问
- 项软第二十五问
- 五软第二十六问
- 五硬第二十七问
- 风症风热第二十八问
- 痉第二十九问
- 夜啼客忤惊啼第三十问
- 卷之四
- 胎疾第三十一问
- 解颅第三十二问
- 囟陷、囟填第三十三问
- 目内症第三十四问
- 耳病第三十五问
- 鼻病第三十六问
- 口疮、鹅口、重第三十七问
- 重舌、木舌、弄舌第三十八问
- 齿迟第三十九问(无方)
- 喉痹、腮肿第四十问
- 卷之五
- 语迟第四十一问
- 滞颐第四十二问
- 龟背、龟胸、鹤膝行迟第四十三问
- 腹痛第四十四问
- 腹胀第四十五问
- 腹中有癖第四十六问
- 痞结第四十七问
- 积痛第四十八问
- 积滞第四十九问
- 诸热症第五十问
- 卷之六
- 伤寒正受伤寒夹惊第五十一问
- 小儿伤寒与时气同异第五十二问
- 伤寒表里第五十三问
- 伤寒咳嗽伤风第五十四问
- 百内嗽第五十五问
- 喘急第五十六问
- 潮热第五十七问
- 壮热温壮第五十八问
- 黄疸第五十九问
- 呕证吐乳证第六十问
- 卷之七
- 热吐第六十一问
- 寒冷呕吐哕逆第六十二问
- 霍乱吐泻第六十三问
- 病第六十四问
- 泻利第六十五问
- 冷泻第六十六问
- 热泻第六十七问
- 伤食泻第六十八问
- 惊泻第六十九问
- 诸色痢第七十问
- 卷之八
- 脱肛并痔症第七十一问
- 便血脏毒第七十二问
- 大便不通第七十三问
- 小便不通第七十四问
- 大小便不通第七十五问
- 五淋第七十六问
- 遗尿第七十七问
- 尿白浊第七十八问
- 疳证第七十九问
- 疳伤第八十问
- 卷之九
- 虚羸第八十一问
- 胃气不和虚冷第八十二问
- 食积冷热第八十三问
- 虚实肿胀第八十四问
- 蛔虫第八十五问
- 阴肿疝气第八十六问
- 盗汗骨蒸第八十七问
- 自汗第八十八问
- 渴症第八十九问
- 烦躁第九十问
- 卷之十
- 第九十一问
- 疟证第九十二问
- 痈毒肿疖第九十三问
- 恶核瘰第九十四问
- 发斑第九十五问
- 丹毒赤游肿第九十六问
- 疮癣第九十七问
- 瘭疮第九十八问
- 麻证水痘第九十九问
- 疮疹第一百问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