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诊一周姓少女,住小南门,年约十八九,经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黄,少腹微胀,证似干血劳初起。因嘱其吞服大黄庶虫丸,每服三钱,日三次,尽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复来,意其差矣。越三月,忽一中年妇人扶一女子来请医。顾视此女,面颊以下几瘦不成人,背驼腹胀,两手自按,呻吟不绝。余怪而问之,病已至此,何不早治?妇泣而告曰:此吾女也,三月之前,曾就诊于先生,先生令服丸药,今腹胀加,四肢日削,背骨突出,经仍不行,故再求诊!余闻而骇然,深悔前药之误。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尽心力。第察其情状,皮骨仅存,少腹胀硬,重按痛益甚。此瘀积内结,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虑其元气已伤,恐不胜攻,思先补之。然补能恋邪,尤为不可。于是决以抵当汤予之。
虻虫(一钱) 水蛭(一钱) 大黄(五钱) 桃仁(五十粒)
明日母女复偕来,知女下黑瘀甚多,胀减痛平。惟脉虚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黄耆、当归、潞党、川芎、白芍、陈皮、茺蔚子活血行气,导其瘀积。一剂之后,遂不复来。后六年,值于途,已生子,年四五岁矣。
【按】丸药之效否,与其原料之是否地道,修合之是否如法,储藏之是否妥善,在在有关,故服大黄庶麻虫丸而未效者,不能即谓此丸竟无用也。
目录
- 上卷
- 桂枝汤证
- 桂枝汤证其一
- 桂枝汤证其二
- 桂枝汤证其三
- 桂枝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
- 桂枝汤证其五(附列门人治验)
- 桂枝汤证其六(附列门人治验)
- 麻黄汤证
- 麻黄汤证其一
- 麻黄汤证其二
- 麻黄汤证其三
- 麻黄汤证其四
- 葛根汤证
- 葛根汤证其一
- 葛根汤证其二
- 葛根汤证其三
- 葛根汤证其四(附列再门人治验)
- 白虎汤证
- 白虎汤证其一
- 白虎汤证其二
- 白虎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一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二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其四(附列门人治验)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一(附列门人治验)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三
- 大承气汤证
- 大承气汤证其一
- 大承气汤证其二
- 大承气汤证其三
- 大承气汤证其四
- 大承气汤证其五
- 小承气汤证
- 调胃承气汤证
- 上卷结
- 中卷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一
-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大黄汤证
- 白虎加桂枝汤证
-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小青龙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射干麻黄汤证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证
- 皂荚丸证
- 皂荚丸证其一
- 皂荚丸证其二
- 皂荚丸证其三
- 皂荚丸证其四
- 泽泻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一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二
- 炙甘草汤证
- 炙甘草汤证其一
- 炙甘草汤证其二
- 炙甘草汤证其三
- 小建中汤证
- 小建中汤证其一
- 小建中汤证其二
- 当归建中汤证
- 黄耆建中汤证(附列门人治验)
- 芍药甘草汤证
- 芍药甘草汤证其一
- 芍药甘草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中卷结一
- 大陷胸汤证
- 大陷胸汤证其一
- 大陷胸汤证其二
- 桃核承气汤证
- 桃核承气汤证其一
- 桃核承气汤证其二
- 桃核承气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
- 抵当汤证
- 抵当汤证其一
- 抵当汤证其二
- 抵当汤证其三
- 抵当丸证
- 白头翁汤证
- 猪胆汁导证
- 麻子仁丸证
- 中卷结二
- 下卷
- 神志恍惚
- 肠痈
- 肠痈其一
- 肠痈其二
- 肠痈其三
- 肺痈
- 肺痈其一
- 肺痈其二
- 悬饮
- 悬饮其一
- 悬饮其二
- 奔豚
- 奔豚其一
- 奔豚其二(附列门人治验)
- 历节
- 发背脑疽
- 汗后致虚
- 太阳转阳明
- 太阳转阳明其一
- 太阳转阳明其二
- 太阳转阳明其三
- 太阳转阳明其四
- 暑天阳明病
- 产后阳明病
- 阳明大实
- 阳明战汗
- 阳明呕多
- 阳明津竭
- 阳明鼻衄
- 下卷结
设置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